萧国亮:要约束政府行政开支

时间:2022-03-14 03:14:05

萧国亮:要约束政府行政开支

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公,不仅仅是国有企业、垄断企业与一般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中国最大的收入分配不公,是政府财政收入在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中占有比例过大的问题。近七八年来,中国的财政收入每年大致以30%的速度在增长,国有企业收入增长大致是百分之十几,而老百姓收入的增长低于10%。

要解决收入不公问题,首先应该减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太低,税率太高,根本没有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企业的税种也太多,税率过高,很多是重复征税,除了交税外,还要交很多“费”。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财政收支体制的改革,改革的目标就是减缓财政收入的增速。

国家财政收入不应该上升那么快。有些人说,财政收入增长快,是因为财政支出太大。实际上,政府财政不应该支出那么多,除了公共产品外,其他项目应该由社会资金来投资,而不是由政府来投资。况且,政府财政支出的大头,往往是行政经费开支和“三公”支出,浪费惊人。所以,要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就要解决政府、企业和老百姓之间收入不平衡问题,尤其要限制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增长了以后,老百姓应该得到更多的实惠,这就是“民生”。我们现在是倒过来了,政府得到的最多,老百姓得到的最少。有一种说法,政府的钱多了,就可以保民生。

但是,按照经济学原理,自己的钱由自己来花是最经济的,也是最有效率的。这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自己挣的钱由父母帮着花,肯定会出现浪费,因为父母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同样的道理,老百姓的钱应该由老百姓自己花,不用政府帮着花,政府觉得哪些贫困人口需要帮助,就直接给这些人发钱就行了,不必搞得太复杂,那样,政府也很累。

只有财政收入分配问题解决好了,才能去谈其他问题,比如国有企业问题。国有企业原来叫做全民所有制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应该是归全民所有的,不应该是国家所有。国家只是全民雇来的经营者。所以,国有企业应该让每个老百姓都有股份,国有企业赚的钱大部分应该分给老百姓,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全民所有制。

在中国,仅仅讲经济学是不够的,还要讲政治经济学。我们现在的经济问题,到最后就是政治问题,所以,要尽快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萧国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上一篇:陈春花:管理不是管人,是管事 下一篇:高铁,何时真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