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的防范措施探讨

时间:2022-03-14 04:55:24

发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的防范措施探讨

[摘 要]在我国电力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电力企业就需要在不断完善电网建设的基础上,提高对发电厂运行状态的重视程度。发电厂作为整个电网运行的基础,承担着发电任务,其运行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电网供电能力与水平。基于此,本文在阐述发电运行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如何落实发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发电运行 安全管理 事故防范措施 探讨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68-01

前言

发电厂承担着发电的任务,是整个电力系统实现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性前提,因此,为了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就需要针对发电厂运行中所常见的安全故障隐患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与解决,以在强化对发电运行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基础上,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构建与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实来实现发电厂的安全可靠运行。而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如何实现发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开展与落实,并实现事故防范措施的科学制定,亟待解决。

一、当前发电厂运行过程中常见的安全故障问题

对于发电厂而言,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因诸多影响因素的存在而致使安全故障隐患问题频发,进而严重影响到了发电厂的发电能力,并使得整个电网的供电能力随之大打折扣。因此,为了确保发电厂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与事故隐患预防对策的有效落实,则就需要首先明确发电厂运行过程中所常见的安全故障问题,具体为:第一,发电设备受损。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设备自身老化亦或是出现运行故障问题,都会导致运行安全故障问题的发生,进而不仅加大了运行负担,同时也影响到了发电厂综合效益的高效获取;第二,安全事故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要求发电厂要实现相应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手段的完善落实,按照相应的安全标准来制定完善的防护对策,以确保发电设备的标准化运行,但是,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由于这一防护工作落实不到位,致使难以实现对故障安全隐患问题的有效规避与控制;第三,相应工作人员存在失误操作的问题。这一人为因素也是当前引发发电设备故障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相应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失误操作问题由此而产生,进而影响到了发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二、实现发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对策

(一)提升技术管理能力

基于发电厂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要求要针对发电运行来实现技术管理工作的完善落实,并进一步提升技术管理能力,针对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之需来实现相应技术手段的充分落实。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求首先要实现运维监管手段的创新,积极的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其中,实现相应监管平台的搭建,以通过实时动态监管来确保发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其次要针对相应的电气设备进行科学的选择,针对发电设备采购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设备质量标准满足实际要求,以避免因设备自身性能问题而引发安全事故隐患,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运维成本投入,以提高发电厂的综合效益。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并实现制度的贯彻落实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完善制定是约束行为、提升管理效率的根本保障,因此,对于发电厂而言,要想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落实,则就需要在更新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并以相应管理制度的完善构建为基础,以指导管理工作的完善开展。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求要做到:首先,要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完善制定,通过责任机制的搭建来规范生产行为,强化管理力度,明确责任到个人以约束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以在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同时,规范生产行为,确保生产的安全性;最后,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在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并切实为实现安全生产理念的贯彻落实奠定基础。

(三)提升相应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准

实现发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完善落实的核心在于相应人员的行动力量,针对当前发电运行与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偏低的问题,就要求做到:第一,要加大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力度。对于发电运行工作而言,要求相应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水准,所以这就要求发电企业要加大对相应人员的培训力度,实现培训体系的完善构建,确保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来提升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准。第二,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为了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强化相应人员对参与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到工资绩效体系中。第三,对于发电运行工作人员自身而言,需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要进行深入分析,以不断积累经验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准。第四,重视安全教育讲座工作的落实,以确保相应运维管理人员能够在实际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安全保护意识,以实现安全作业。

三、科学落实发电运行安全事故防范措施的有效途径

(一)实现安全管理模式的搭建

在实际落实防范安全事故隐患措施的过程中,强化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实现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构建是确保防范措施实现完善落实的有效保障。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建立安全责任制的同时,做好相应的验收考核工作,以切实提高运行人员的执行能力,确保各运行环节都能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为了提高运行人员处理电气事故的能力,就需要在强化对设备巡视的基础上,实现维护工作的科学合理落实,并提高发电运行技术水平,为确保实现对发电事故安全隐患的有效规避奠定基础。

(二)实现应急管理对策体系的搭建

基于发电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很多事故问题的发生都具有着一定的突发性,所以在落实防范措施的过程中,需要以应急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为基础,针对常见故障问题来实现相应应急管理措施的完善制定,为及时实现对故障隐患问题的控制与规避奠定基础。对于相应的运行人员而言,则就需要具备处理应急突发故障的能力,所以需要以相应的作业演习训练为基础,不断提升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并提升其安全作业意识,确保相应的人员能够在实际遇到突况时,按部就班且紧急有序的落实相应的解决对策。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并实现相应数据库的搭建,进而通过故障预防警报系统来第一时间落实防范措施,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确保发电设备能够处于安全且可靠的运行状态之中。

(三)强化对发电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的重视程度

这就要求首先要在设备进场之前,实现对设备技术水平的严格把关,确保设备质量与规格能够满足发电运行之需,以避免因设备本身质量问题而埋下故障隐患。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实现良好运行环境的构架,为设备实现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设备维护维修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完善设备运维检修规章制度的构建来强化对发电运行事故的预防力度,明确落实相应检修工作岗位职责,并且做好相应规章异常记录,为相应维修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

总结

综上,对于发电运行系统而言,要想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以提升整体电网的供电能力与水准,则就需要强化对发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影响发电运行安全的主要因素,从规章制度、管理模式、人员以及设备几方面入手,实现相应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措施的完善制定与贯彻落实,以确保实现对发电设备故障隐患问题的有效规避与控制,确保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飞,王伟.浅谈发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的防范[J].河南科技,2014,20:177.

[2] 张云华.基于信息技术的火电厂发电运行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

[3] 孔建华.浅谈火力发电运行班组安全管理[A].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1:4.

上一篇:汽车底盘异响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下一篇: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监测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