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低压合环转电的创新与应用

时间:2022-03-13 03:48:24

配网低压合环转电的创新与应用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停电、甚至是短时停电都十分敏感,但0.4kV低压配网对于用户接入、缺陷处理、设备定检、事故处理以及上级电网检修需要等操作,经常使用先停电后倒电的方法,造成频繁停电,严重地影响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本文简要介绍配网0.4kV低压系统合环转电工作在厦门电业局湖里供电分局创新举措和应用情况。

1、实施背景

在社会文明高速发达的今天,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连续、安全用电需求升高,部分重要客户(如高层建筑、精密工厂、银行、证公司等)对不间断供电有更迫切的需求,对停电、甚至是短时停电都十分敏感。而停电造成的社会影响早已被供电企业高度重视,0.4kV低压配网对于用户接入、缺陷处理、设备定检、维护、事故处理以及上级电网检修需要等操作,经常使用先停电后倒电的方法,造成停电次数较多,时间较长,严重地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也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供电企业自身也因停电减少了售电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因辖区用户的频繁停电而造成的投诉事件,也损害了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

“停电”倒负荷主要是基于对上级系统安全和稳定方面的考虑, 这样做当然是安全和稳定的, 但它的代价是被倒线路上的所有负荷要短时停电, 这既损失了负荷电量又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 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甚至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220kV、110kV等高压系统,甚至是10kV中压系统早已开展合环转电来避免短时间停电,但在0.4kV低压系统仍是一块空白,这既有安全角度的考量,更重要的是,管理理念的滞后和制度的缺失。如何从理念创新角度解决低压停转电的安全桎梏,从制度规范角度确保运行人员的安全、可靠操作,成为摆在生产管理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内涵和做法

3.1目标和内涵

为了从技术创新角度解决低压停转电的安全桎梏,从制度规范角度确保运行人员的安全、可靠操作,通过可行性分析和制度创新管控,实现0.4kV低压线路先合环再断开相应断路器的低压合环转电,为此,从设计、新装、停电操作等各个环节修订管理制度,为开展配网0.4kV低压系统合环转电工作做好先决条件。项目的实施对减小停电范围,减少停电次数,降低用户投诉,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客户满意度都十分有好处。为了尽量的减少用户的停电次数和时间,低压合环转电操作将成为电力系统运行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国网系统内都极具有广泛推广和应用价值。

3.2现状分析

3.2.1对停转电流程进行观察、分析,绘制原有停转电操作流程图,从而对具体停转电操作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原有流程增值和非增值的部分,力求流程改善。

图1 原有低压停转电流程图

从图1可以看出,原有停转电操作流程繁琐,操作量大,且操作环节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和投诉风险,缺乏完善可靠的流程拉动机制。

3.2.2概况描述

(1)辖区电气设备种类繁多,操作方式多种多样,操作人员的熟练度不够。

(2)停转电倒闸操作环节多,衔接不紧密,完成操作的时间取决于员工的技能水平。

(3)操作班人力资源紧张,面临人员少,任务重的艰难处境,操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工作效率降低。

(4)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运行管理模式。

(5)管理系统:培训和业绩奖励制度存在不足之处,对电气操作人员的培训有限,却没有对业绩指标项和运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进行细分,对业绩突出者的激励不足。

图2 影响停转电操作时间的鱼骨图

3.3低压合环转电可行性

3.3.1低压合环转电的优缺点分析

低压转电方式

合环转电

优点 1.消除短时停电,增供电量;

2.精简、优化低压转电流程;

3.满足部分重要用户对不间断供电的要求;

4.消除用户因频繁停电引起的投诉,提升用户满意度;

5.操作简单,易推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缺点 1.低压合环穿越电流过大时,易造成合环点(低压母联开关)跳闸;

2.国网系统在0.4kV低压系统合环操作领域的相关制度规范一片空白,尚无经验可循;

可见开展低压合环转电项目利大于弊,我们可以通过完善0.4kV低压系统合环操作领域的相关制度,来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3.2摸底辖区现有具备低压合环转电条件的设备情况

图6 普查辖区站房设备情况

通过普查站房设备情况,可见湖里辖区绝大多数的站房设备满足低压合环转电基本条件(变压器额定电压比相同、联结组别相同、两台变压器分接头调整的档位一致,变压器阻抗电压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两台变压器容量比不大于3:1,转电后变压器不发生过载等),因此,辖区具备开展低压合环转电项目的先决条件。

3.4项目的改进措施

3.4.1低压合环转电流程改善

通过对原有0.4kV低压转电流程进行观察,寻找原有流程增值和非增值的部分,并创新性的提出低压合环转电的管理理念,改变原有管理模式,在系统中协调信息和拉动流程。

图3 低压合环转电流程图

3.4.2建立设备相关台帐

我们通过完善设备参数台帐,建立配网公用变变压器容量、变压器联结组别、实际运行档位、联络开关台帐,联络点相位测量记录,建立公用配变合环点电子和书面台帐,以便于运行设备基础数据的管理。

3.4.3低压合环转电注意事项

1、实施配网公用变压器400V系统合环转电进行低压运行方式调整,实现低压不停电转电,应严格遵守配电变压器并列条件,同时应测算转电后运行中变压器不发生过载。

2、进行400V系统合环转电应严格遵守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联结组别不同变压器严禁低压侧并列运行。

3、低压并列前应确认各变压器额定电压比相同,两台变压器分接头调整的档位一致,变压器阻抗电压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两台变压器容量比不得大于3:1。

4、进行低压合环转电操作前应先对合环点进行不同变压器电源点低压各相核对相位,保证合环点相位一致,并建立台帐管理。

5、对于10kV侧为不同电源端的两台变压器需采取低压并列方式改变400V侧运行方式时,应先进行变压器10kV侧开关合环操作,再进行变压器400V侧开关合环操作,严禁采取直接通过400V侧开关合环的操作方式进行。

3.4.4 制度规范

将低压合环转电形成公司标准文件发文《湖里供电分局(公司)配网合环转电管理规定》。编制并修订《湖里供电分局(公司)配电线路及其设备运行维护规程》、《湖里供电分局(公司)设备安装及检修(消缺)验收规定》等管理制度,明确在停转电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任务和职责分工和新装设备“三合二”闭锁解除的过程管控,使合环转电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阶段。

图4湖供标【2009】23号 Q/FJDB-222031-2009 《配网合环转电规定》

3.5实施过程

3.5.1低压合环转电工作前期准备

1、 对湖里辖区配网公用变设备,建立变压器容量、变压器联结组别、实际运行档位、联络开关台帐。

2、 对湖里辖区配网具备低压合环转电的联络点,进行相位、相序测量记录。

3.5.2 对具备合环转电站房进行解除低压“三合二”功能,并核对联络点不同电源相位,确保相位正确。

3.5.3 低压合解环操作步骤

1、检修工作前合解环操作

图5 检修工作前低压合解环操作过程

2、检修工作后合解环操作

图6 检修工作后低压合解环操作过程

图7 低压合解环操作过程

4、成果的实施效果

4.1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解决了合环点两个不同电源并列运行必须具备条件等技术难点,通过制度管理保证配网安全运行,明确解决合环点两个不同电源并列运行条件,修订管理规定;组织配网低压合环点两个不同电源相位测量,确认两不同电源变压器容量、阻抗、变压器运行档位一致,解除“三合二”功能,并将排查、测量结论建立台帐;对解除“三合二”功能后的运行安全管理模式通过操作管理规范避免误操作行为发生。配电网不停电转供电的研究为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效率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也为提高电网可靠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措施,并能满足客户对不间断供电的高需求。在驾驭大电网能力的同时也能做好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

4.2通过低压合环转电时间明显降低

在项目实施前后低压转电操作时间由原来的平均47.1分钟降低到平均15.1分钟,大大提高了辖区的供电可靠性,实现了“少停多供”的目标。

4.3阶段效果检验,实现100%不停电转电

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对项目进行抽查检验,验证实施效果。

2010年5月份共低压合环12次,我们结合查看投诉记录在10年5月均没有发生频繁停电及停电通知投诉事件,可见开展低压合环转电对减少低压用户的频繁停电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4.4效益分析

4.4.1社会效益

实施低压合环转电后,可将停电时间缩为最短、停电次数降至最低,这是电力行业优质服务的有力技术支持。湖里配网管辖区域内,90%以上为外商投资企业,连续性保证用电要求高,停电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即使时间再短,对企业的生产影响也很大,也使电力行业优质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因此减少停电时间、次数对社会意义远远大于电力行业自身的售电收入。提高连续性供电可靠性,可满足外资企业用电的严格要求,对改善厦门经济特区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西门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的生活,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种用电设施越来越广泛、精密,即使瞬间的停电也可能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随之而来的则是用户投诉量的加大。因此,低压合环转电管理创新项目的推广与应用,减少对用户的停电,实现了“零”停电投诉的目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维系社会的安定,及人民的安居乐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4.2经济效益

目前湖里配网公用0.4kV低压配网对于缺陷处理、设备定检需要改变运行方式时,通常采用先停电后倒电的方法,造成短时停电次数多,停电时间长,电量损失大,给人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供电企业自身也因停电减少了售电量,造成经济损失。

通过此项目的实施,2009年至2010年10月份期间,湖里分局共进行低压合环转电102次,增供电量97920kW.h。

(1) 直接收益:按当年每度电平均售电单价为:0.75元/kWh,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3440元。

(2) 间接收益:参照2008年厦门市万元GDP电耗为800.83 kw.h,间接经济效益=增供电量(kw.h)×万元GDP电耗=122.27万元。

5、成果的创新点

5.1从无到有

目前低压合环转电操作领域在国内其他单位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文件章程,尚无经验可循。该项目的研究、实施、应用在国网系统内具有领先性、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填补了国内低压合环转电操作领域的一块空白。

5.2从保守到革新

从设计、新设备投运、日常设备检修维护源头就提出解除0.4kV系统低压开关的“三合二”闭锁功能,对原有的设计理念,新设备安装工艺,以及验收规范都是一次创新性的变革,并严格进行制度管理,对低压合环转电工作实施过程管控,确保配网安全运行。

5.3以小见大

该项目是在配电生产一线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典型管理创新项目,其项目立项过程、创新研究过程、项目管控过程都具有典型推广价值,可作为基层管理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模式加以推广。

5.4实现 “电”像空气

该成果使用户感觉不到我们检修、消缺的过程,不再给用电客户造成频繁停电的印象,提升了供电局的社会形象。真正实现了电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的最高境界。

注:文章内的图表及公式请以PDF格式查看

上一篇:模袋砂\模袋混凝土技术在吹填围堰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