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的故事性与艺术性

时间:2022-03-13 02:07:05

浅析纪录片的故事性与艺术性

摘 要:目前很多纪录片盲目追求形式,却忽略了故事本身。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的技巧和结构方式不仅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的过程,更是创作者通过素材的挑选和组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的过程。

关键词:纪录片;结构;故事 ;叙事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76-01

我们都有耐着性子观看那些毫无重点、泛泛而谈纪录片的体验。他们开头或许很吸引人,但接下来似乎就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开始。故事从现在时态开始,但突然又陷入对背景故事的叙述而难以自拔,或者对情景或角色没有很好的发掘,导致观众对影片的结果已经不再关心。

目前很多纪录片盲目追求形式,却忽略了故事本身。在纪录片创作中不可能存在没有结构的电影,即使在实验影片中,也会有某种东西将映像连接在一起。

一、建构一部纪录片的元素

建构一部影片的材料包括:镜头、场景、段落,在某种情况下还包括幕。

镜头,是指画面中一条拍摄的单独完整的镜头。它可以是特写镜头,广角镜头,摇镜头或是俯仰镜头。单个的镜头能传达出大量的故事信息:视点、时间、心情、性格、节奏和主题。一个镜头也可能包含有“反转”,是指情节上的一个逆转,有时也被描述为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场景,是指在一个单独的地点拍摄的一组连接的镜头。你可能拍摄了一组在法院大楼里的场景,或者是一组船上的场景。场景通常不止是一个地点的快照,而是所有情节的一个子集。要想做到令人满意,场景必须给人完整的感觉。

段落,是指许多镜头和场景的集合,他们合起来讲述了一个比较连贯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是你的大故事中的一部分。故事专家罗伯特麦基说:“理想情况下每个场景都会制造一个过渡或反转,至少是很小的一个,每个段落会产生‘适度’的变化,每一幕又会产生一个‘主要’的变化。”

幕,是由一系列段落构成,它引导故事发展到一个大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直接从故事中涌现出来的一个高潮时刻,由它引出来接下来的一幕中的一系列段落。每一幕都在整个故事中起着一定作用,它的张力和动力都应该不断加强。

二、《美国女儿越南妈妈》中“幕”的解析

下面我们来主要分析一下幕式结构的一些特性。

获得2003年奥斯卡提名的影片《美国女儿越南妈妈》片长大约78分钟。这部影片的剪辑工作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最终版本为三幕式戏剧化结构的纪录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一幕

这一幕的长度大概是整个故事的四分之一。这一幕将介绍故事的角色和问题,或者冲突。在这个片头中我们可以看到引发事件,越南战乱的原因,2000多名美亚混血儿被带到美国等待领养,自此母女分离。还可以看到主角和他的对立面(女儿和母亲)以及对她们之间将要发生冲突的一种暗示。之后,巴布的母亲将他带到孤儿院,告诉她“必须永远不要忘记”,这时影片中第一个转折点,这也为这个历史问题及这一政策在美国意味着什么提供了动机。

第二幕

第二幕是电影中最长的一部分,大概占故事的一半。影片的主要场景在第一幕中已经被设定好了,主要冲突也在之前介绍过了。在第二幕中,随着复杂情况的出现以及出人意料的纠葛和反向事情的发生,问题还在升级,故事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巴布开始担心,她现在是个十足的美国人,不知道亲人们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在影片中,导演展现了她是多么不适宜她的家乡越南。大约24分钟时,巴布和导演一起见到了巴布的母亲以及家庭成员。但见过面的巴布开始想美国的家了,她无法接受越南的贫困和机会的匮乏。

第三幕

第三幕的长度通常略短于故事长度的四分之一。随着这一幕的拉开,张力要比第二幕结尾处更大,也就是需要在最后的时刻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一幕,巴布的兄弟们让她把母亲带到美国,然后每月再寄些钱到越南家庭,巴布生气了,发怒了,甚至拒绝生母的安慰。最后她离开了越南,并告诉导演说,我真希望从未有过这样的旅行。第三幕是在巴布离开越南的时候,也就是影片75分钟的时候结束的。从某方面来说,这两个女人之间比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更加疏远,因为她们已经不希望再次团聚了。在片尾的最后,巴布总结了她对越南家庭的感情“我想我和他们的门已经关上了,但仅仅是关着,没有上锁。”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结尾模棱两可,它是对影片开头故事一个很好地解决。

虽然你只能讲述一个主要的故事,但你可以在这个故事中贯穿两条甚至三条故事线。一部影片里有“A”故事,“B”故事和“C”故事。“A”故事承载着主要的故事情节,是整部片子的核心,但其他的故事也应该有各自的情感高峰或低谷。最重要的是,这些故事之间应该彼此相通,这就意味着这些故事在某些点上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内在的整体,并推动着故事主线向前发展。三幕式结构并不意味着拿来一部影片,将其划分为三部分,并将每一部分称之为一幕。只有在将故事开始之前预先构思整个故事的时候才考虑到幕。

作者简介:

景 强(1991-),山西太原人,西安外事学院201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研究方向:影视编导艺术。

上一篇:武昌平湖门地区戏曲演出的音乐社会学审视 下一篇:浅谈戏剧中的记者与社会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