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研究

时间:2022-03-13 10:40:01

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研究

摘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现代城市面临特色危机和特色趋同问题。本文从城市的整体空间构架入手,立足于总体城市设计层面,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的特色塑造。重点阐释了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概念、要素构成、建构原则、塑造方法和塑造的意义。城市整体空间构架是从整体的角度去保护特色,去挖掘特色,有效指导下几个层面特色的形成和完善。

关键词:城市特色;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特色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因其独特的人文历史,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彼此之间的差别,形成了每个城市独有的空间特色。以往对于空间特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城市的局部,比如城市的建筑、历史街道、城市色彩等的特点上,可以说只是对城市的客观事物做了个简单的局部判断而已。本文从城市的整体空间构架入手,立足于总体城市设计层面,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的特色塑造。

1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

1.1城市空间特色

所谓特色,从一般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所具有的突出的或独有的性质、特征。城市特色是表达城市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是城市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之后的整体特性。城市特色是个庞大的系统,是由城市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构成的整体特色,为了研究城市特色,包罗万象无从入手,所以我们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城市特色,即城市的空间特色,那么应该是明确的限定在自然要素中的有形要素,人文要素中的物化要素。

1.2城市整体空间构架

“构架”是一种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由梁或屋架和柱联接而成的结构”。在《辞海》中的解释:“即人们对一个结构内在元素及元素间关系的一种主观映射的产物。”

空间构架则是指城市空间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反映了城市空间的某种状态和特征。“城市整体空间构架”则是针对城市总体空间而言,构成整体空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具体解释为运用“架、核、轴、群、界面”的符号语言代替城市空间中的具体空间内容,根据某种法则所组成的城市特色符号,并准确反映和把握了城市整体空间的整体特征和发展潜力。

1.3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

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则反映在总体城市设计层面,构成整体空间构架的各要素经过自然环境及历史发展的文化积淀,结合城市功能发展的需要,经过形式艺术处理而造就的生动效果,是城市整体的逻辑和秩序,是构筑城市整体格局特色的基础和最有表现力的内容。许多富有魅力和特色的城市在整体空间构架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如华盛顿的几何构图、北京旧城的轴线对称、巴西利亚的几何对称和宏大的气势。

2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要素构成

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构成要素十分广泛,但若按这些内容的形态特征来划分,可将它们归纳为五种元素:“架”、“核”、“轴”、“群”、“界面”。这五种元素各有自身的特点、性质和形态特征,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变,相互演化和变异,均从属于不同的内容、意义和形态特征。

2.1架

“架”指的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骨架,包括道路网格和绿化网格。架是构成城市形态的基本骨架,骨架的形态变化左右着城市形态的内部秩序和外部发展;因此,从“架”入手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特色是从城市空间的构架层面来分析城市。

2.2核

“核”指的是城市市民心理的中心,在功能上具有“起源地”和“策源地”的作用。它可以是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也可以是以政治、行政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中心,还可以是历史文化和宗教活动为核心的传统商业中心。“核”不仅在城市功能上居于中心地位,而且在城市形象塑造上具有代表性,在城市精神构架中也具有象征意义,因而“核”的研究是城市空间构架中心切入点的研究。

2.3轴

“轴”指的是城市的形式轴和伸展轴。其中,形式轴主要是自上而下的人工组织,它决定了城市的内部结构秩序;而伸展轴主要是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它构成了城市不同阶段形态演化特征,因而,对“轴”的研究其实是对城市生长秩序的研究。

2.4群

“群”指的是城市的各种活动所占的区域空间用地的集合,具有不同功能内涵和结构模式的用地按照某种关系组合形成了整个城市,它们是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从“群”入手研究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就是考察城市一定地段内的空间环境组织模式。

2.5界面

“界面”指的是城市空间与实体的交接面。主要是指由城市界面和城市外部的自然环境界面所组成城市空间的三维特征,竖向界面的高度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空间围合感。

3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特色建构原则

4.1协调性原则

城市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当中,任何一中类型的城市整体空间构架只能适应于一定的城市发展阶段,在城市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城市整体空间构架也会相应调整,与之协调,超前或滞后均会引起城市建设的的不经济。

4.2生态性原则

城市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域空间里扩展,气候条件、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工程地质、水文水系等自然都影响着城市形态。城市的发育生长也是在一定自然环境和地域空间里扩展的结果,利用自然、融入自然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形成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特色的重要因素。

4.3适应性原则

由于城市的开放性,物质、能量、信息、资金、人流等要素的流动呈现出不可预测性,城市形态的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建构适应空间生长和适应结构生长的城市整体空间构架在城市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判断城市形态合理的重要标准。

4.4经济性原则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学逐渐成为中国城市重要的价值取向之一,反映在合理的空间构架上,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优化和集约化,使城市的增长趋向于投入最小的地区,并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节地、节能、节水的节约型城市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体现和城市经济性的重要方面。

4建立正确挖掘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特色的方法

4.1自然地理是构架形成的载体

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物质承载,地理环境的差异往往是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关键,利用自然、融入自然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形成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青岛绿树红瓦蓝天碧海的城市风貌,苏州的河道与道路形成的双棋盘格局,南京的“襟江抱湖、虎踞龙盘”的城市形态,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利用了城市山、国会山、首都山构成的三角形的城市布局,镇江的三山和潮州的三山等,都是利用自然条件塑造城市特色的典范。

4.2历史演变是构架生长的继承和延续

城市空间发展演化是一个传承与异化不断叠加积累的过程。城市整体空间构架通过传承积累、新旧交织和异化更替呈现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和连续过程,分析空间构架的历史演变,不是指特定时空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梳理,而是以时间发展为研究维度,讨论城市空间的前后关联,从空间演化的表象中发掘其共性,找出空间构架特色的深层次的历史文化特征。

4.2社会结构是构架发展的内在动力

城市的政治政策、经济技术、社会文化是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深层结构,是城市空间构架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城市整体空间构架是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于空间上的投影,它直观的、综合地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历史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赵士修.城市特色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1998,22(4):55.

汪坚强,吴强,朱冀宇.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城市特色初探―以蓬莱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J].城市规划,2004,67(5):56-76.

马武定.论城市特色[J].城市规划,1990,67(8):99-104.

张继刚,蔡辉.城市特色的剖析与维育[J].规划师,2000,67(5):56-76.

段进.城市整体空间构架的符号构成与认认知―以南京市市民调查为例[J].规划师,2002,26(3):56-59.

王建国.城市传统空间轴线研究[J].建筑学报,2003,65(12):67-86.

上一篇:MapMatrix与EPT结合制作正摄影像的流程 下一篇:实事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