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优势分析

时间:2022-03-13 09:39:41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优势分析

近年来,广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们都在探索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途径和手段。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实质是在网络环境下建构学习环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更大优势。

一、信息技术手段带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整合

由于信息技术是学生较为有兴趣的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内容整合时有针对性地选取那些有利于信息技术手段展现的内容,并通过学科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变成信息流在师生中传播。当信息技术变成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手段,使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学相互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业必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例如,在讲授“高职生学会在爱中成长”这一内容时,准备一段《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flas作为导入,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讨论主题,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从而更容易在课堂上打开学生的心门,取得比单独讲授更好的效果。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相关教学打开一扇新门。信息技术手段带来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优化必然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和学习效果,带来比传统的心理教学课堂更多的学习优势:除了学校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数字化,使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变成信息流在师生中传播,信息技术就这样成了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先进手段。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料等,学习者可以获得较充分的自由和便利,汲取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充分实现学习的自主性。

二、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心理健康教学方式的改革

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心理健康教学,使得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发生了很大转变。这就要求从事教学的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手段和对教学手段的不断探索和改革。网络通过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获得、掌握和运用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体现了传统教学很少具有的平等性、协作性。以现代技术为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多媒体方式;二是师生互动式。

多媒体方式主要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心理学教育的专门网站、网页,供学生选择学习;以视频、画面等手段呈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案例、心理调节的方法与技巧,呈现他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群体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设计目标、内容和形式,并根据相关反馈信息,获得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利用网络、电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娱乐和休闲中得到教育,获得心理素质的提升。展示式是大面积、高效率普及心理健康常识、解决学生心理共性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师生互动式即教师与学生以网络为中介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心理辅导、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发展的目的,其主要媒介为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和网络论坛等。对学生而言,这种信息化交流过程更方便、更安全。所以乐于选择这种方式获得帮助,将网络的特殊性运用于心理辅导,有事半功倍之效。

其优势在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教学中,改善了以往的师生关系。师生不必直接对话,减轻了学生压力。广泛意义上的网络学习,模糊了师生界限,学生可以利用QQ、BBS或是其他网络资源请教或是提问教师,同样,学生可以解答他人的问题。这样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了学习或是讨论心理健康问题的共同体,网络为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搭建了便捷的解决途径,从而逐步摆脱依赖教师的心理和习惯,学会自我教育,终身受益。

三、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心理健康教学环境的改善

传统的教学环境除了课堂就是图书馆,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资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Internet共同构成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使得教师和学生同时感受到教学环境的改善,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而且,Internet也可以使教师快速、方便、高效地搜索到心理健康教育所需内容,并根据教学需要自主设计、组织加工和整理检索内容,利用熟悉的课件制作工具,制作出鲜活生动的课件,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增强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手段发展了心理健康中的赏识教育

自信心不仅关乎个人成败,更关系个体心理健康。真诚、适当的赏识和激励,能使学生树立自信。而教师通过网络交流对学生的赞赏能减少主观偏见,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赏识激励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常见技术,它的成功运用能解决学生自卑、厌学、恐惧等不良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

现代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有助于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运用过程中,也要注意克服其负面影响(如垃圾信息、黄色信息、伪科学信息等)。

这就要求一方面提高教师选择、使用媒介和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学生鉴别能力、分析能力和抗诱惑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与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信息技术教育,2008(1).

[2]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

[3]陈晓红.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互动”模式[J].天津师范学院学报,2011(5).

本文系2012年苏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SBXLKTYJ13037)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改善办法 下一篇:道桥工程现场实训教学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