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的重构

时间:2022-03-13 08:29:42

新时期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程的重构

摘 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传统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该学科在课程设置方面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某些方面甚至阻碍了学科教学的发展。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入手,探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结构的重构,对我国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课程;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251-02

随着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范式,在根本路径上仍旧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思路上,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改进,但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相比,仍显得日益滞后和不适应。尤其是诸如马列文论等课程,不少高校的教学仍延续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而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等非传统文科学科门类,仍未真正受到重视,在高校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边缘的位置。与内容上的滞后相比,教学手段虽略显进步,但从根本上说并未改变灌输式、讲义式的教学模式。高校中文专业教学中的这些弊病,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培养的整体质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时代性相背离,给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社会实践带来诸多难题。改变这些落后教学模式的基本导向即是按照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订制中文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在制定新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进行彻底改革,重新构建适应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的培养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重构的过程中,一个不能忽略的方面是某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并无太多直接的市场需求,但这些学科或是实践发展的重要指导,或涉及民族精神、国学传统的发扬光大,同样需要得到发展,也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从以上两个方面出发,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总体构想与目标即传统国学与现代精神相结合,大众与小众并重,使之能系统传授给学生包括东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学,以及部分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从而建立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备科学精神与民主意识,能够适应多种需求,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文艺学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中,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内的文学类课程又长期占据高校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而语言学、文艺学以及古典文献学、文章学等学科,在本科教学中长期得不到重视。从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看,选择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作为学士论文选题的学生比例往往能够达到全部应届毕业生的80%,甚至90%以上,而以文艺学、语言学为选题的学生数量则少得多。而历年来以古典文献学为选题的学生数量极少。河南大学文学院从2005年以来,仅有两人选择这一方向作为选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显然与培养单位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对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差异存在紧密联系。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缺陷,为此,我们必须对中文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

第一,真正做到打通文史哲,把传统国学的精髓更为系统、全面地教授给学生。在高校教学中,文史哲三个专业通常分属文学院、哲学系、历史系三个不同的院系,在教学上也是各司其职,三个专业所学各有侧重,并无深入到联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过于狭窄,一直集中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这样几门课程上。选修课则集中表现为对专业课的延伸和深化,如《红楼梦》研究、庄子研究、《史记》研究、李白研究、杜甫研究、鲁迅研究等等。但国学不等同于文学,不等于中国历史,也不等于传统哲学,国学至少是三者的融合。因此,中文专业要传授好国学,必须赋予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国古代历史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合理地位。而在今天的课程体系中,并没有系统学习这两个重要学科的结构模块。即便有先秦诸子著作这样的哲学选文,《史记》这样的经典史学著作,但中文专业所讲授的内容更侧重于其文学成就,其中简单地叙述一些与之有紧密关系的历史与哲学片段。学生无法形成系统、完整的哲学与历史认知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会出现偏离。而学生的素质仅仅停留在对文学现象的了解、对文学家的认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上,远远没有把这些文学现象同传统学术结合起来,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往往缺乏历史文化感,缺乏学术精神。而所谓的文史哲兼通,国学精神的传承在这种课程模式下根本无法实现。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今天,国学的传播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需求,而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正是传承与发扬国学传统的最佳场所。为了做到这一点,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开设系统的中国哲学、学术思想史、经学史、文化史、宗教思想等课程。这些哲学与历史相结合的课程,会让学生对传统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构建更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不再是语言、文学、哲学等互相孤立的知识碎片。

第二,将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与社会较为紧迫的需求结合起来,使希望在毕业后进入社会进行实际工作的毕业生获得更多实用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而在旧有学科体系未发生大的变化之前,中文专业可以利用传统优势,增设一些课程,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这里,一个根本的原则是加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课程。比如为了适应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迅速发展,可以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如申论写作的教学,应该成为今后中文专业文章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而且这门课程可以从中文专业起步,扩展到几乎所有的学科。同时,从这里出发,我们可以开拓更多与公务员考试以及未来社会需求相关的本科教学课程。近年来,不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应用文写作、秘书写作、演讲学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即有较强的社会针对性。这些有益的实践,理应纳入中文专业课程重构的范畴中。

第三,关于一些小众课程的开设。所谓小众,仅仅是指社会需求量较小的专业,或者由于并非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直接需求而带来的受众量过少。中国语言文学专科课程中的古典文献学就是这样一门课程。多年来,古典文献学课程在全国高校的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地位,大部分高校均未开设此课。近些年来,随着全国高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学术研究、古籍整理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古典文献学逐渐得到了学术界与高等教育界的重视,各高校中文、历史等专业纷纷开设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推动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然而,古典文献学课程的地位依然尴尬,在不少高校中,或者由于缺乏师资力量而由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学科的非专业教师代课,或者难以真正开设此课。有些开设此课的高校,长期以来一直把这一学科定位为选修课。在此种情况下,不少高校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并不好。而社会上对此专业的人才需求虽不很多,但也存在一定的缺口,尤其是在传统国学得到大力发扬的今天,古籍整理事业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专业的古籍整理人才,则一直较为紧缺。因此,发展较为系统古典文献学本科教学,应该成为中文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设置上来看,一般高校中,古典文献学的课程较为单一,仅有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它缺乏开拓学科范围、延展教学深度的辅选修课,难以构成完整的课程板块。因此,需要选择较有价值的内容,开发一批具有实际社会功用的选修课,如古籍整理研究、藏书史研究、古籍版本鉴定、校勘学研究等等。从而促进高校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的发展,适应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

上一篇:教苑新语 第6期 下一篇:信息时代,如何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