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规划设计的植物配置与地域性

时间:2022-03-13 07:17:11

浅析园林规划设计的植物配置与地域性

【摘 要】园林规划设计首先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美观为出发点,贯彻景点立体绿化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好原有地形地貌、山水湖泊,保护好自然遗迹、古树名木。同时,还要从植物配置多样性,特色园林绿化应用等方面综合考虑,让城市园林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环境中。本文对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点、园林规划设计的园林植物的配置以及地域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设计要点;植物配置;地域特征。

一、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点

1、地形地貌规划设计。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首先要丰富植物景观层次。起伏的地形使植物在层次上有变化,有阴面和阳面,有抑扬顿挫之感。其次是增加绿地面积。这对于绿地面积有限的小园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向空中发展有利于栽植高大的植物;向地下延伸挖地造湖,增加绿地面积,丰富景观层次。三是有利于排水。起伏的地形对排水非常有利。

2、整体规划设计。水是生命的象征,从生态的角度,用模拟自然结合现代园林的包装手法,可以使水产生流动跌落的动感,这样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了气温,还从视觉上给人以美感,增加了人与水散发的潮气融于空气中的自然感。

3、园林规划设计必须对古迹、古树名木进行保留。城市的自然遗迹、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象征,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应尽量保留、保护好。尤其是具有生命的大树、古树,由于适应了原有的地下水位规律,如果因建设造成地下水位改变,很可能导致树木的生长不良,所以必须统一规划,尽量不要破坏原有的生态体系。

二、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置

当前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在今后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要遵循原则,结合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使园林景观产生更高的效益。

园林规划设计中正确的树种选择,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是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化量达到最大化。其次是配置高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力求给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

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植物,在自然界中形成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使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以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迷人的芳香,在园林中独立构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具体通过以下搭配形式来表现:(1)孤树。应栽植在开阔空间或视野开阔的高处,表现所在的空间是主景和焦点,体现植物、环境景观的魅力。如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同主人招手迎接四面八方游客,因而知名天下。(2)花坛。花坛作为主景,多设在大门、广场、主要道路交叉处,表现形式为带状花缘和花径。由于花坛的色彩艳丽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3)丛植。按形式美构图,表现树木群体美。植物之间的组合、搭配,在形态上有高低、近远的层次变化,在色彩上有基调、主调、配调之分。群体的疏密错落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不同季节、不同树种所表现的观赏期不同,体现四季分明的景象。要一年四季都有变化,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景色,体现了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景观艺术效果。(4)群植。以树木群体美为主,采用纯植和混合植方法,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独立的景观表现形式,还能与园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雕塑、喷泉等小品组合构景,作为空间的分隔、过渡、融合等,所采用的花墙、花架、漏窗、落地窗等形式都需借助园林植物来装饰和点缀。山石水体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有了植物的装点陪衬,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园林道路除必要的路是用硬质材料铺装外,路旁均以树木花草覆盖,游览小路也以条石或步石铺于草地中,才能达到“草路幽香不动尘”环境效果。曲折的道路若无必要的视线遮挡,只有曲折之趣,而无空间之分、通幽之感。因此说,园林植物通过乔、灌、花、草的有机组合,可形成植物障景、框景、漏景等景观。

三、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性

基于地域性的园林规划设计在园林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园林设计规划中的地域自然特征。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植被,水文条件等自然特征,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了解每一项自然特征,综合分析使用功能、生态保护、艺术价值等,依据地形地貌合理的筑亭建台、堆山理水,加强山、水等天然风景与构建风景的完美融合,达到园艺设计中“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要求,更好的达到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

2、园林设计规划中的地域人文特征。尊重并延续地域的文脉,是现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特征。任何的设计流派,无论风格样式有着怎样的风貌,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技术背景。地域人文特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些地域的园林规划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遗迹是历史留给后人记载和反应人类历史活动的宝贵印记,是人类在地域特征上的宝贵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历史的记载和传承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要对历史遗迹进行合理的利用,但这种利用不能以肆意的修改和抹煞为前提。在杭州西湖西进景区的规划建设中,以纯自然的外部景观创造出朴素脱俗的美景,并在景区中重现了历史上的杨公堤、古上香水道、苏小小墓等,重现的历史遗迹与原园林相得益彰。在后现代主义的众多代表作品中,人文符号这一地域人文特征因素的融入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比较有代表性的设计是西湖上的西泠印社,此处山体较陡、离湖面较近,并不适宜进行建筑,但如果能将此处建成用于篆刻爱好者聚会的山林别墅,园林的整体艺术性、实用性会有很大改观,基于空间比较局促的现实,设计人员别出心裁的化不利为神奇,在山石之中凿出了一个亭舍。庭园的整体布局,像极了雕刻中一枚印章,布局构图又与该处的功用完美融合,庭园的规划布局在开合有度之中疏密错落的安置景点,使得游览路线也变得顿挫起伏。园区的石级、门坊、池、桥、洞等景区元素上的题刻生拙古朴,诚如刻章的刀法。将印章这一人文符号完美的融入园林的设计中,游园犹如在赏印,进园便知金石家的所在,人文符号在景观环境中得到了更好的表达。

结束语

科学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加园林稳定性以及维护城市的健康环境。

参考文献:

[1]章采烈. 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黎洪根. 浅析风景园林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3]凌卫华.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上一篇:对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研究 下一篇:苗圃育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