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校本选修教材的开发与案例分析

时间:2022-03-13 06:33:55

中职英语校本选修教材的开发与案例分析

摘要:在浙江省在中职学校推行选择性课改的当今,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实现选修课程目标的必然途径。如何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英语选修教材,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联系自身的开发实践与案例分析,希望能给一线教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校本教材;学生需求

G633.41

Abstract: the selective curriculum refor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zhejiang province today,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is the surest way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ourses. How to develop high quality teaching material of school-based English courses in order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students, is a problem worth exploring. Own development practice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hopes to give a glimmer of teachers as a reference.

Keywords: school-based teaching students needs

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

,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

一、开发校本教材的意义

2014年浙江省公布了《浙江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强调学生的选择性是本次新课改的核心,努力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包括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学制选择权,与此同时也赋予学校相应的课程、专业、学制确定权。鼓励学校开发各种选修课,建设多样化的课程体系,既加强必修课程建设,又加强选修课程建设。“自选课程模块”分“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两种,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能低于总时数的50%。因此,要有效实现选修课程目标,校本教材的开发对多样化选修课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校本教材内容的开发

(一) 关注学生需求

我校共设5个大类专业,建筑,计算机,财会、学前教育、旅游等,学生英语水平差异

大,对语言能力的需求也不同,统一的一本国规教材在教学中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选修模块的课程中可设置难易不同的内容来弥补国规教材的整齐划一性。其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是开发教材需关注的重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如果在选修教材开发前,能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才能针对性地开发出学生受欢迎的教学内容。

(二)结合专业建设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发展密切相关。英语学科作为文化学科,如何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要求,尤其是企业对对口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需求,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教材也是我们教师可以考虑的内容。通过选修校本教材的开发,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和专业能力为重点,提升职业素养为着眼点,最终让学生掌握所需要的通用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层次递进。

(三)结合教师自身特长

校本教材的开发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教材的开发也可以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比如有的老师有跨境旅游、有跨境电商的购物经验等不同经历,就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有目的地开发相应的生活性、实用性教强的教材。

三、校本教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教材目标要明确

教材目标是教材编写的灵魂和指南,是教材设计和编写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的确

定需要非常明确,而不能笼统概况甚至含糊其辞。通过教材学习后学生需要达到怎样的语言水平都要具体的目标指引。没有明确的目标,便会想怎么编就怎么编,编到哪里算哪里,其质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明确教材编写的具体目标,并精心策划实现目标的各种途径和措施,是教材设计和编写的一项最基本工作。

(二) 教材设计要有特色

对教材的整体设计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编写教材的体例,组织与安排各环节的内容。比如基于职业场景开发与设计教材,把英语融于具体的职业场景中,转变单纯的知识输入和理论性内容的灌输。还可以结合专业知识,设计校本特色的模块化、项目化体例和内容。

(三) 教材内容要精选

教材内容要充分考虑其实用价值。选编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与实用性课文内容的取向

,练习的内容和方式,情景的设置等都要有利于满足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且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的操作性,学生在学习后有具体、实在的收获。其次内容要丰富而吸引人,题型新颖而又有挑战性。这样,教材才好学,也好教。

四、校本教材开发案例分析

我校作为选择性新课改的试点学校,英语组也开发了相关的校本教材。以下是《中职

实用酒店英语》校本教材案例。

(一)教材开发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开发,旨在培养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酒店服务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对客服务能力,提高学生在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运营场所的日常服务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掌握必备的酒店服务专业英语知识,突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客服务的水平。最终,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酒店相关岗位上运用英语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教材设计基本思路

1.结合我校旅游系特色

本教材的开发以我校旅游系的全真模拟的场景为基础,充分结合该系的运营管理的特色,将酒店服务专业英语融合于实际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中。每章节内容都以该系的实训场所为背景,将专业英语教学和实际的实训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以实训任务为导向

以实际服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实训任务为导向,精心设计场景对话,注重使用英语进行服务的能力培养,充分体现专业实际岗位的具体要求,突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在情境材料的选择上体现知识性、真实性、典型性和趣味性,既重视酒店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注重语言交际技能的培养,强化听说能力的训练。教材中的实践部通过模拟性实训,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增强教材热莸氖导性。

3.以模块分类为内容

本教材分为四大模块,每个模块按照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岗位职责细分为若干个单元(Unit)。第一模块为“前厅服务”(Front Office Services),内容涉及客房预订、入住接待、礼宾、总机服务、商务中心服务和收银等项目。第二模块为“客房服务”(Housekeeping Services),包括迎接客人、清洁客房、楼层服务、洗衣服务、失物招领等内容。第三模块为“餐饮服务”(Food and Beverage Services),内容包括订餐、迎宾、点菜、席间服务、酒水服务和客房送餐等。第四模块为“其他服务”(Other Services),内容包括学生见习、实习可能从事的商场导购、健身房服务和酒吧服务等。

(三)同类教材比较分析

目前酒店英语教材普遍存在内容全而杂的特点,有些取材因过时而缺乏

实用性,看似从简单的日常礼貌用语开始学习,实际却未必符合酒店行业的具体要求。本教材以学生熟悉的本校的教学环境为基础,结合全仿真的实训教学和运营管理,在做中学,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而且,本教材以学生所接受的运用实训任务为导向,从学生的视线和角度去探索和学习专业英语的内容,教材的编写也将邀请学生共同参与。所以,本教材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和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提高学生的运用实践运用能力。

(四)每一节内容编排

教材以模块内容分成5章内容,每章中的每一节内容编排如下:

1. 任务呈现(以学生在实训中碰到的任务为重点,创设情景,进行任务介绍)

2.任务准备(以任务为背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体验出发,通过图片、词汇、问题等不同形式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工作流程的介绍)

3. 情景对话(对话2篇通过实训工作实景,以学生参与为主体,展示地道的专业英语和规范的服务过程。)

4. 任务模拟(布置类似的任务,学生在实训中再熟练运用。如句子选择,填空,句子排序等形式)

5. 任务实践(以一开始的任务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方法如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结合相应的任务让学生本课开始的任务。)

6. 任务拓展(拓展与本任务相关的专业术语和句型和小短文。)

五、反思

1.教师的理念需要不断更新。虽然我们的老师都能积极投入到教材的开发中,但有时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够准确,过于随意。在编写教材内容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从而导致与教材总的目标想脱离甚至违背的现象。

2. 教材开发的过程中,团队的协作尤其重要。老师们不仅要负责好自己的板块内容,更要相互之间沟通、协调。定期召开编写会议是非常必要的,这样随时可避免许多问题,比如编写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内容的重现等。

3. 教材需要在使用中不断改进。教材最终用于教学,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发现许多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问题,随时跟进,其中使用问卷调查询问学生的使用情况是有效途径。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才能真正编写好教材。

校本选修教材的运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利补充。一线教师最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只要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摸索,教师完全可以开发出高质量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 杨松梓.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03)

[2] 马正强. 谈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4(04)

[3] 熊健民,郭兴红.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作者简介:翁燕华(1975.3-),女,浙江慈溪人,本科,汉族,浙江省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中学高级,研究方向:选修课的开发与实践。

上一篇:浅谈英语专业学生在二外法语课程中的视听说训...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