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时间:2022-03-12 12:03:09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从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英语阅读能力,采用诱导性教学模式,营造趣味性英语课堂等方面,建议大力推行英语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素质教育

目前,中职英语教师面临着一个普遍问题,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困难,学习目的模糊等。针对中职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职英语教学要走出困境,实现其作为基础理论课的基本功能,就应该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

一、强化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走出为应试而教学英语的误区。中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强调书面练习,而且更要重视口语的训练,明确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端正学习思想,自觉地认识到英语口语的重要性。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习兴趣。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时思想上顾虑重重,情绪紧张,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为此,教师应对其进行适时合理的心理调节,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英语口语学习。教师应做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的知心朋友,同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其次,要关心鼓励每个学生,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过于紧张的焦虑情绪,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而且还会加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同时要适时对学生给予公正的评价。在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时,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评价,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学生说得好要肯定、赞扬,学生说错了要宽容,告诉他没关系。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极大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著名语言学家刘润清教授说过:“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需要大量的阅读,有独立的思维过程和分析总结过程。”可见,阅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首先,阅读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对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中职学生,只有经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在阅读速度、理解率等方面有所进步,才能带动词汇量的扩大。而且语法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互为因果的过程。其次,要加强对社会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碰到能理解句子的词汇,却不明白句子意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话语不可能脱离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因此,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读者需具备该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文化知识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此外,还要改善学生不当的阅读习惯。“逐字阅读”是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的一个不良习惯。由于“逐字阅读”视距过小,导致捕捉信息少而速度慢。阅读时目光移动不应以词为单位,而应以意群为单位,要学会略读以获得文章的大意,学会通过浏览而快速找到文章的细节和大量的信息。不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母语影响过多,没有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总是不自觉地在心里或口头把句子翻译成汉语,才能理解。这样,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实际上是又阅读,又翻译,从而导致工作量增大,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而且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采用诱导主动性教学模式

法国思想家蒙田一直反对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主张减少机械的训练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他在《论儿童的教育》一文中指出:“有些人在他们学生的耳边喋喋不休,学生好像向漏斗里灌输东西似地听他们讲课,而且,学生的任务仅仅在于复述他所学过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从传统的灌输被动式向现代的诱导主动式转变,大力提倡“启发式”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把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逐步养成以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的预习习惯,集中注意力的听课习惯,主动参与的课堂习惯等。

四、积极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氛围

坚持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是维持学生兴趣的关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使用趣味性的教学导入。针对课堂内容,以英语幽默、笑话、故事、游戏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课堂。如学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eat?时,可以假设学生到外国人家做客的作为课堂导入话题。主人问:“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学生也许会说:“No, I’m not thirsty.” 结果,主人会给他到水喝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让学生掌握了重点句型,又了解了中西文化差异,开拓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如在学习超市购物的时,假设组织学生要外出野炊,让学生分组用英语商量决定买什么,并引导学生用征询意见的常用句型。在这样的特定的话题下,很多学生都会在组内踊跃发言。然后让各组推荐一个group leader 在班上陈述所在组决定要买的东西。通过这种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充分机会发表意见,又通过组内的集中归纳,再通过各组的group leader在全班的陈述,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性,又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学会与他人沟通。

(作者单位: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刘润清.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

[4]张秀琴.课程教材改革呼唤教师角色转变[N].光明日报,2002-5-30.

[5]杨雷.英语课文教学模式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1).

[6]马国英.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太原科技,2005,(5).

上一篇:论基于行业规范的景区民宿特色发展 下一篇:河道砂石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