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安龙湖·MOCO国际屋顶花园的景观施工

时间:2022-03-12 12:21:52

浅析西安龙湖·MOCO国际屋顶花园的景观施工

摘 要:屋顶花园由于环境条件特殊,是极为特殊、极具挑战的一类园林绿地,往往设计上佳之作,一旦进行施工,就会发现处处存在问题,即设计无法落地。该文对西安龙湖・MOCO国际屋顶花园这一成功案例其施工技术做浅析研究,期望能对后续同类项目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屋顶花园 施工 龙湖 MOCO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a)-0045-02

1 MOCO屋顶花园概况

项目位于西安市城西大兴新区的核心区域,西、北二环路黄金交接带以内,明城墙玉祥门向北一公里处红庙坡十字西南角,可谓交通八达、区位优越。MOCO国际由两个镜像对称的L型高层塔楼环抱三层裙楼共同构成商住两用建筑群,该案屋顶花园便位于裙楼楼顶之上,其东、西、南三面被塔楼所围合,而北侧为20公分厚度的女儿墙结合屋顶设备的安置[1]。

屋顶花园总面积为6 733 m2,其用地比例情况为:软景面积2 181 m2、硬景面积3 315 m2、绿化率32%。

2 施工难题与解决

毋庸置疑,在施工周期与施工难度上,屋顶绿化与其他绿地类型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该案的施工特色处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组织排水

屋面排水包含了地表水与渗透水这两个方面的组织处理。

渗透水为降雨及冰雪融水到达屋面绿地后在土壤中垂直下渗的地下径流。该案渗透水组织排水采用滤水板排水系统,渗透水通过土壤由滤水层通过盲沟导入天沟。具体作法为:首先,在屋面顶部的楼板防水保温层与二次防水保护层之上做建筑找坡层;然后,安装用于阻隔细粒培植土以免流失的滤水层――成品滤水板,以及用以排除地下水的地下排水渠道――盲沟;覆盖回填土;最后,渗透水经由场地北侧排水天沟进入建筑立管雨水管而排下,汇入地面市政排水管网系统。

地表水包括绿地与硬铺之上的地表径流。该案地表水的组织排水采用河马井系统,针对不同表面的径流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绿地的部分进行堆形找坡,硬铺的部分则采用面层找坡,将两类地表水经由具一定坡度的表面自流汇聚到汇水区。汇水区多设计在硬铺与绿化交界处,地表径流经此处所设置的雨水收集口进入主管网河马井系统,进而汇入排水天沟。

该案的排水系统在两方面突破了以往的地区常规做法,材料运用上选择了更为简洁便利的河马井与滤水板。河马井是成品的塑料检查井,施工快、易安装、承重轻,同样处于西北地区,重庆已经大为推广,而西安地区现今还普遍停留在砖砌井的应用现状上。滤水层的处理亦突破已有惯例,在碎石应用较为广泛的情形下,率先使用滤水板,滤水板为扣件安装,材质轻便、易于运输、易于安装、省工出色,该案上千平方的屋顶仅用一天时间即铺装完成。

另外,在硬铺面层找坡的处理上,屋面标高限制条件较多,其逻辑推敲要求细致严谨:第一,由于屋面层与塔楼四层商铺相接,确定商铺出入口为标高起始点,门口与屋面接平;第二,架空层的基础标高定死;第三,人防楼梯口与电梯口的标高定死;第四,排水坡度以2%为主。经工程师现场考查并结合施工图纸的反复斟酌,将施工方案由原设计中商铺与两处架空层之间的单项坡变更为双向V形坡,并在坡底增加截水沟。该项技术调整既确保了排水畅通,又防止了地表径流向商铺倒灌的发生。

该案投入使用至今,尚未出现积水、反水的现象,在组织排水问题的处理上值得肯定与借鉴。

2.2 材料转运

屋顶景观施工需要使用包括土方(回填土、种植土)、砖材、石材、混凝土、乔木、灌木、草坪、花草等在内的诸多景观材料。屋面作业最大难题则是材料转运困难,一是将材料由地面运至屋面困难;二是屋面之上的材料调运困难。

后者由于屋顶无法采用机械作业,基本依靠人力搬运。至于前者,材料由地面到屋面的转运问题,则主要依靠搭建在双L形塔楼之间架空位置上的龙门架来解决。通过龙门架对地面材料进行起吊,将其便捷地传送至屋面,龙门架可谓为材料转运的重要枢纽与通道――转运“生命线”。另外,混凝土依靠甭管运输,注意避免使用标号过低的混凝土,容易造成甭管堵塞,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兼顾人工自拌混凝土的操作;植物则通过吊车起吊结合人工搬运完成运输工序。

工程师尽量考虑并采纳简易方式,既要减少转运量,又要保证施工后的实际效果。例如,该案中河马井、成品滤水板等新型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为施工带来操作安置、转移运输上的极大便利,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除此之外,施工材料转运还非常容易造成一项问题,就是重型材料对屋面二次防水层以及屋面层已铺就的滤水板的压破性损坏。如何避免此项问题?该案在屋面绿化施工前,塔楼四层相对于裙楼屋面存在1 m左右的高差,整个场地需采用全面覆土的方式来消除这部分高差。覆土过程则由人工抬土至屋顶,以东、西、南三面商铺门口处为起始,由商铺室内向室外屋面用载土小推车倾倒堆土,堆土过程是在每一处覆土完成之后再逐步向前推进,小推车的操作面始终保持在与商铺室内标高大致的高程上。在全部屋面的覆土工序完成后,进行材料转运,这样屋面土层就阻隔并化解了材料运输对防水层与滤水板造成的接触性破坏,进而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2.3 植物栽植

软景施工的困难在于几个方面。

第一,植物生长保障。屋顶生态条件无法给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土壤水肥不足、蓄水保温性能差,昼夜温差大,风速高、湿度低,再加上东、西、南三面被塔楼所围合,直射屋面的阳光有限,植物生长的各方面营养供给被极具压缩。因此,苗木选择上多选熟货、本地苗,优先备选耐瘠薄、耐旱、耐寒品种,如,该案的国槐、山杏、红叶李、石榴、女贞、五角枫等,慎重的植物品种甄选是软景呈现理想效果的首要保障。后期养护上,浇水时间段为am:6:30~9:00、pm:6:00~9:00,建议每年施肥一次,落叶埋在土中,以增强土壤肥力。

第二,种植点的确定。屋面设备众多,且土壤下管网、暖沟、盲沟纵横、透气孔排布密集,前期设计与后期施工在植物布点上存在出入。为打造理想的软景空间,保证效果落地,需要准确定位种植。工程师结合现场实际,将植物栽植点落定到景观管网套图上加以调整协调,进而完成植物景观的点位调整。

第三,绿化覆土不足。部分绿化位于建筑抬高板上,覆土不足:观光电梯周围绿地仅覆土20公分;西南至东北的斜向景观路与“心怡湾”平台之间的三角形绿地覆土40公分;屋面北部区域覆土80公分,但有烟道贯穿。具体解决办法:20公分厚土壤绿化,别无选择只能种植草坪地被;40公分厚度土壤绿化,则以灌木为主,无乔木栽植,这也导致了花树中轴无法延伸这一软景整体效果处理上的遗憾;烟道贯穿土壤的绿化,采用见缝插针般的点式种植。

第四,软景细节调控。种植池位于建筑抬高层上,无覆土,经调整种植池南移,同时保持5个种植池同一直线,木平台位置种植池与台阶形成凸凹咬齿,效果更佳。另外,虽然覆土不足,尽量增加绿化,避免硬碰。如采光井南侧与木铺装硬碰,效果粗糙,调整增加绿化边带,同时绿化中暗埋排水管,利于排水;木铺装面积过大,形式无变化,与风井硬碰,效果粗糙,调整后增加绿化边带。

第五,确保安全稳定。屋面全面覆土,为避免植物根系对硬铺垫层、管网沟渠等地下材料或设备的破坏,在绿化土和硬铺土之间设置砖砌体,将两部分土壤彻底分割开,避免后患。

3 结语

该案在施工上成败之关键在于现场工程师扎实的专业技术与敏感度,尤其是后者,在应对屋面绿化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以及潜在的各类问题上发挥出色。因此,屋顶绿化施工可以说是对工程师的技术性、专业性以及商业、景观、土建三方协调能力的严峻考验,而施工阶段的严谨通变是屋顶花园成功的必须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慧.西安龙湖・MOCO国际屋顶花园景观设计[J].北京农业,2015(30):71-72.

上一篇:产后抑郁的三时段护理干预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人才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