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履行社会责任的抓手

时间:2022-03-11 06:27:17

政府网站履行社会责任的抓手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如何完善网站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公众需求”,成为当前地方政府网站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力图通过对当前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经验和问题的分析,结合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日常运行的实际,找到政府网站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抓手。

深化信息公开 打造透明型政府网

如何公正透明地行使公共权力、建设 “阳光政府”,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问题。政府门户网站的基本功能是确保政府信息公开,深化信息公开,打造透明型政府网。

地方政府网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以及配套制度的建设。其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工作网络体系,建成由省政府、政府组成部门、市州政府三级联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逐步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信息公开工作网络体系,确保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化。其二,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地方政府网应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凡是法律、法规、规章要求,政府及政府机关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只要不属于不予公开的事项,都对外予以公开,做到信息公开的内容真实可信。其三,要加大信息清理和编制工作力度,坚持把基层和群众最关心、反应最强烈以及最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的事项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强化对政府部门行政权力的公开。

作为湖北省政务公开的第一载体,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纵深推进信息公开工作。通过整合全省厅局、地市州政府网站资源,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平台,并不断完善信息采编、审核管理机制,培育出一批作风严谨、业务熟练的通讯员,完善了信息公开的内容保障。2011年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启用了信息公开服务系统,编制了本级政府、部门及下级市州政府的信息公开目录,对重大项目、行政采购、规范性文件、人事任免等各项关键性政务信息进行了公布;2012年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6号文,以专题形式对财政预决算、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招投标信息、安全生产、价格收费、征地和价格征收8项重点民生领域进行了公开,深化了政务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强化网上办事 打造服务型政府网

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面向社会的窗口,定位就是“服务”,强化网上办事,打造“服务型政府网”对于改善民生,加快地方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网上办事的服务内容应该以行政审批事项为骨干,以社会事项为血肉组成。服务的形式应由信息向提供业务办理拓展。服务的框架应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方便公众获取各种服务。要梳理好政府组成部门的网上办事窗口,逐步建立起“外网受理、专网处理、网站反馈”的办事模式。同时,还要提供清晰的服务指南和办理流程,保障网上办事大厅服务窗口数据和内容的支撑,提供申请表格下载、业务咨询和办理指南等,有效推进网上审批业务办理。

今年,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网上办事栏目进行了改版,打破以往按政府部门的分类的单一的表现形式,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按居民、企业的生命轨迹对信息和服务重新分类组合。梳理了40个厅局的1400余条办事指南、服务事项查询系统,内容涵盖了政策法规、动态咨询、服务指南、资料下载等。并按照上述理念,制定分类目录体系,将各种不同类别的信息精准定位在同一主题之下。此外,还整合出教育、社保、医疗、交通、住房、就业、公共事业、企业开办、证件办理、资质认证等10项民生领域公共服务专题。开辟了服务提示牌栏目,每日动态播报全省的民生服务信息,为公众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

加强政民互动 打造民主型政府网

随着微博、社区、论坛等平台的日益广泛,如今,每个网民都是政府权力的监督者和意见的表达者。加强政民互动,建立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民主型政府网已成为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必然需求。

打造民主型政府网,应当以实现科学民主决策、推进民主化进程为目标,采取行之有效互动手段,满足多样化的交流。要围绕网民的建议、咨询、投诉、实时交流等互动需求,发挥省长信箱、公众留言板、互动访谈、网络投票等功能的优势,建立完善的互动体系;要围绕民生热点,加强互动主题策划和互动反馈,及时回复公众的留言,提升互动交流效果;要在做好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的基础上,将政府网站的互动范围拓展延伸,利用微博等新平台,建立起覆盖面更广、更全的互动交流方式。

近年来,湖北省政府门户网不断加强省长信箱、网上诉求、民意征集、公务员监督等互动栏目的运行管理,完善内部分拣转办机制,及时处理和答复网上诉求,做好网上问题网下解决,畅通网络新渠道。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决策部署,策划好在线访谈,进行网上调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围绕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会议,邀请网民参加,并推出网上直播,拉近政府与百姓的距离,助推阳光行政。并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邀请相关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微访谈,促进政府部门与百姓的双向交流,科学有效地助力了民主决策。

发挥舆论引导 打造权威型政府网

如今网络已成为思想文化的放大镜和社会舆论的扩音器。基于互联网建立的政府网站,应当充分发挥其官方性、权威性的特点,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主动捕捉倾向性错误的舆情,有效疏导网络世界对现实社会的负面影响。

2012年6月11日上午,武汉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能见度仅10米左右,同时空气中伴随着刺鼻的气味。一时间,微博网友疯传:武钢锅炉发生爆炸、青山区域的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事情发生后,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记者在第一时间与湖北省安监、消防、环保、气象等部门取得联系,最终确认武汉雾霾天气系周边地区焚烧秸秆所致。随后,湖北省政府门户网政府迅速在网站首页消息:《雾霾天气突袭湖北东部 污染源于秸秆焚烧》进行辟谣,并通过政府网微博转载了这一消息。微博发出后,受到了众多网友的转发,阻止了负面舆情的进一步发酵和恶化。在雾霾发生的第二天,湖北省政府门户网以视频直播的形式,邀请了湖北省气象局的权威专家就雾霾现象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访谈。彻底平息了网络谣言,消除了公众心中的疑虑。

扩宽传播渠道 打造创新型政府网

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是国家“十二五”的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多年的建设经验显示,创新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水平提升的关键。

2012年,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加大创新力度,扩宽传播渠道。在移动终端上推出了政府网APP应用,让广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获取湖北省政府门户网上的动态信息和办事服务,实现了政务信息资源和服务事项从Web网站向Wap网站的扩展。此外,还建立了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英文版,重点打造对外开放、历史文化、商务贸易、学习交流、旅游观光等栏目,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湖北形象和发展前景,对促进全世界了解湖北、认识湖北、关注湖北、投资湖北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启正:《透明政府——和谐社会的保证》,中国网,2005年3月30日

[2] 张向宏:《服务型政府与政府网站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阎思甜、吴双建:《网络热点的流变与舆论引导》,《中国记者》2010年第8期

[4] CSTC:《2012年中国政府网站点评报告》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上一篇:碧水源深陷高管离职怪圈 下一篇:试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和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