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院调解的认识

时间:2022-03-11 05:15:12

对法院调解的认识

摘 要: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对调解协议任意反悔权。民事诉讼中的民事调解反悔权是调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调解协议的"命运",它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调解的成败。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司法实践中,民事调解呈现"双高"现象,民事调解中的反悔权弊端日益凸显。立法上不完善,当事人滥用反悔权,现行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任意反悔权正阻碍着调解这项优良司法传统作用的发挥,调解制度遇到了瓶颈,民事调解中的反悔权亟需规范。

关键词:民事调解,反悔权 附延缓调节协议

一、我国民事调解反悔权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法院一直采取调解和判决的双轨运行的方法处理民事纠纷,尤其是调解制度,一度被西方誉为"东方经验之谈"而加以学习和借鉴,而且目前这种制度也必不可少(1)。反悔权,作为民事调解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反悔权制度受到了来自理论和实践的严峻考验,对我国民事调解反悔权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为反悔权寻找未来之路已刻不容缓。

(一)民事诉讼法有关调解协议生效的规定不合理。

《民法通则》第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该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三款和第九十一条的规定,调解程序的启动和调剂协议的生效是都取决于当事人的合意的(2),当事人签收调解书是调解协议的生效要件之一,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在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并不具有当然的拘束力,在调解书送达当事人签收之前,调解协议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只有当当事人签收了调解书,调解协议的效力才得以确定,当事人任何一方可以不受到任何条件的限制(3)、,无需任何理由的进行反悔,都将使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荡然无存。

调解协议,虽然与一般的民事契约有些不同,但建立在当事人合意基础上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示,在本质上仍是一种契据,既然是契约,对双方就有约束力(4)。仍需遵循契约的一般原理。民事诉讼规定当事人任意反悔权,允许自己自己的行为,违背了现代契约的精神--"允诺禁反言"。

(二)民事诉讼法关于反悔权的条件未给予界定。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调解未达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这一规定便是当事人获得反悔权的法律依据,的确给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给予了充分的自由,但却没有明确规定反悔的条件,形成法律真空,使得当事人随意反悔有机可趁--即使达成了调解协议又何妨,只要调解协议还未送达经当事人签收,任何一方均可无任何理由的反悔或不履行协议(5),使其丧失对自己的制约。

二、我国民事调解反悔权制度的构建

现行民事调解反悔权制度尽管存在诸多弊端,但不能因反悔权现有的缺点就因噎废食,全盘否定该制度,其价值仍然存在,它所面临的不应是被全盘否定而应是改革与完善的命运。我们不主张现行民诉法所规定的任意反悔,也不支持取消民事调解反悔权(6)的建议,而是应该在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基础上重新构建我国民事调解反悔权制度。

(一)取消民事诉讼法上"解协议经签收调解书生效"的规定

调解协议,虽然是在诉讼程序这种特定场合形成,但不可因此否认其契约的本质属性,调解协议何时生效、以何种方式生效应该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尊重契约的原理,而不应该是在立法上以法律的形式对其生效做出强制性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九十一条赋予当事人任意反悔权,规定调解协议的生效要件的这种规定应该取消,将其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衔接起来;并统一民事诉讼法与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调解协议的生效规制,将对调解协议的反悔权交由当事人意思自治,从而避免法律的授权影响调解协议的功能。

(二)取消民事诉讼法上"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即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

判决书,作为公权力的象征,代表的是审判权,其效力是不容当事人决定的;然而,调解也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诉讼活动,与判决同为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作为法院法律文书的调解书,其既判力理应同判决书一样,又岂能完全交由当事人而虽其决定呢?因此,必须取消民事诉讼法"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既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

(三)立法上确认附延缓条件的调解协议,将反悔权交由当事人决定

对于调解(和解)本身可否附条件,学者颇有争执。在此,我必须附带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调解(和解)本身可否附条件跟调解(和解)达成的内容可否附条件是两个问题。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协议可否附条件,《民事诉讼法》未作出规定。

1.设立附延缓条件的调解协议的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律行为在符合条件时生效。"《民通意见》第七十六条规定:"附期限的民事律行为,在所附期限到来时生效或解除。"《合同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若干问题哦的规定》也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可以附条件。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的解决民事纠纷的调解协议是对其实体权利的处分,在民事实体法的视野下,属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上的契约,依法理,可附条件。

2.设立附延缓条件的调解协议的实践基础

附条件的调解协议,在法律上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已经被法院大量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下面的数据则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效果。"在3个基层法院抽取100本调解卷宗,运用了附调解协议的的案件有27件。从执行效果来看,27件案件中有19件案件的当事人完全自觉履行了调解协议,有5件案件的当事人却因履行困能或履行不能没能履行但另达成了和解协议,真正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仅有3件,仅占11%,而一般的调解协议进入执行程序的达30%左右。"(8)

结语

在民事诉讼中,调解制度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东方明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民事调解反悔权制度立法上的不完善,使这颗明珠渐失风采。 因此,对民事调解反悔权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完善之策需要每一个法律工作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棚莱孝雄著.王亚新译:《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2]杜智慧,王银燕:《加强民事案件调解工作的思考》,载《法制与社会》2010年18期

[3] 刘祥涛∶《论民事诉讼中的调解》.载《山东大学》2008年第05期

[4]陈杨,沈小平:《调解案件履行率降低的成因及对策》.载《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7期.

[5] 陈力∶《民事调解高反悔率及其解释》.载《法律适用》2010年第07期

[6]刘显鹏:《和谐社会下法院调解之发展探析》.载《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第03期

[7]陈计男主编:《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2005年版

[8] 樊安红∶《关于基层法院民事调解的调查、分析和思考》.载《四川大学》2004.年第02期

作者简介:刘映,湘潭大学法学院刑事诉讼法专业2011级研究生。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措施 下一篇:探讨挖掘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