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难题待解“大广汽”难逾A+H门槛

时间:2022-03-11 03:55:55

公司“无计划将股份于香港联交所除牌。”8月4日,骏威汽车(00203.HK)上述澄清公告。骏威汽车的主要股东是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

上市是广汽集团不得不走的一步棋。数年谋划,至今未能实现。

日前却又传出广汽集团于本年在两地上市后,骏威的股份可能于香港联交所除牌,因为骏威是红筹股,被视为外资企业,不能在大陆证券市场上市。不过骏威表示广汽上市行为不会因其受到影响。

另有消息称,广汽集团有意收购福特汽车的沃尔沃轿车业务(Ford Motor's Volvo passenger car business)。

“空穴来风”背后,“大广汽”的“梦想”催发广汽集团跳上资本舞台;“A+H”上市之后,广汽集团的海外并购也许将上演。

问题的关键在于,广汽集团何时上市?

人事大调整

“集团的上市工作目前正顺利推进,具体的事宜尚不到公开的时候。”广汽集团上市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7月份就有消息称“广汽集团上市事宜已获广州国资委批准”。8月1日,广汽集团的高层变动正式向外公布,业内分析这是其整体上市的重要布局。

8月1日,广州丰田汽车向外宣布,张房有不再担任广州丰田董事长,该职位由广汽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袁仲荣继任。但袁仲荣不再担任广州丰田执行副总经理。原广州丰田副总经理冯兴亚升任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

记者获悉,冯兴亚之前一直都在广州丰田工作,并且一直从事一线销售管理工作。

同一天,广州本田汽车也向外宣布:董事长付守杰不再兼任执行副总经理一职,该职务由广汽集团副总经理、广本董事、副总经理姚一鸣接任。而除了广本董事长这一职务外,付守杰还兼任了广汽股份公司副总裁。

调整之后,广汽股份高管格局逐渐明晰。董事长张房有统领全局,总裁曾庆洪主要负责上市和自主品牌,副总裁袁仲荣则分管广州丰田、日野商用车项目、广丰金融公司以及物流等与日本丰田相关的各项业务,副总裁付守杰则分管广州本田、本田出口基地、广本研发公司以及筹划中的广本发动机项目等与本田相关的业务。

业内认为,广汽旗下两大合资公司同时易帅是既定的调整,与广汽集团实现年内整体上市的大计相关。广汽将合资企业高管调到上市公司的做法,犹如当年上汽上市前人事调整的翻版。对于如此重大的人事调动,广汽集团内部人士仅表示“根据广汽集团的需要”。

这个需要,无疑就是上市。之前,广汽集团总裁曾庆洪就表示:“广汽集团上市的准备情况并没有改变,我们还是想今年上市”。

上市难题

广汽集团大概在2002年就在谋划上市,直到现在也没有定下具体的时间,可见其遭遇到的困难之大。

今年年初,广汽已经选择雷曼兄弟、JP摩根、摩根士丹利担任境外承销商,国内联合保荐人则为中银国际、广发证券和中金公司。按照此前计划的整体上市方案,广汽旗下广州本田、广州丰田、骏威客车以及相关汽车零配件资产将一并打包上市。

“如何理清广汽集团内部以及其与旗下广州本田、广州丰田、骏威客车和相关零部件资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广汽集团与丰田、本田等外资之间的关系是上市的一个大难题。”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分析师张铁军说。

如何说服外资,使合资伙伴放下竞争心态并不容易。既要借着这个合资平台赚钱,又不想看着中方企业强大是外资的矛盾心态。

另一方面,有报道称广汽集团拟通过今年10月底的A股上市以及随后11月的H股上市融资10亿美元,而不是原来所说的20亿美元。虽然曾庆洪表示:“无论股市怎么变动,汽车股的变动并不大,而且汽车股仍然是很好的股票,无论在香港还是在大陆市场,市盈率都在15~20倍之间。”但是A股市场的不景气也是广汽集团上市的一大障碍,投资者信心不足,很难融到大量的资金。

此前曾庆洪就说,广汽集团整体上市不排除采取“A+H”的模式。其实“A+H”模式的好处在于不仅可通过A股募集更多资金,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又可适当规避由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带来的汇率损失。

如果不能在11月份实现上市,广汽集团的上市路也许还要经历曲折,“大广汽”的临门一脚会如何踢出呢?

上一篇:就是不卖热销商品 下一篇:新闻纸再提价 短期因素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