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地理公开课中的“过分”和“失色”

时间:2022-03-11 08:33:29

试谈地理公开课中的“过分”和“失色”

摘要:本文侧重对当前地理公开课的现状、公开课的反思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并提出“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求几个‘一’”的公开课教学建议。

关键词:地理公开课;同题异构;过分;失色

一、问题的提出

1.公开课的作用

笔者认为,公开课首先是一种展示:是教师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和理念以及对教材教法的理解。其次公开课也是示范,在展示同时也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样的课堂应该传递给听课教师一个信息――什么样的课堂是目前最“流行”的课堂,什么样的方式是目前最“in”的模式;第三公开课或示范课还是研讨平台:上课教师提供一节课,大家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各抒己见,设想自己会如何预设,会达到何种效果。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研讨这节课中的亮点或是改进之处。

2.地理公开课的现状

笔者一直在反思公开课的利弊。很多教育同行对所谓公开课或示范课变成“走秀”也在口诛笔伐。近期笔者有幸听了3节跨省、跨市的同课异构课程,其中某些场景引起笔者注意,可以说是目前地理公开课的共性。

场景一:3节课内容都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课异构,分别由来自广东、江苏无锡、江苏常州的教师执教。

场景二:3节课都“上”得很精彩,可以用“多和高”形容:师生互动多、学生主体地位高;教师掌控力强、预设完成度高;联系生活实际多、学生参与度高;视频图片多、学生情绪兴致高。

场景三:3节课有2节课导入都用“旅游”的方式:一位教师先讲述自己假期的旅游经历,再鼓励学生描述自己去过的地方,然后以分享教师经历的形式,通过5站的经历学习每个地方的地形、地貌,并带领学生探究成因;另外一位教师运用谷歌地球,询问学生如果去旅游,想去什么地方?教师觉得西部最美,扮演导游,带领学生游览中国西部的大好河山!

场景四:在3节课中,不管是常规的PPT课件,还是谷歌地图软件,课堂45分钟时间内,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图片、视频量很大,初步估计学生看图片和视频的时间大概占15~20分钟。

场景五:3节课中教师都设计了合作环节:第一位教师让学生讨论;第二位和第三位教师在课堂上预留时间给学生讨论,没有分组,只是前后和左右进行讨论。从场面看讨论很热烈。

可以说,以上5个场景,是目前绝大部分地理公开课或示范课中经常出现的,很多地理教师在评课议课时也会提到这些情景。

二、对地理公开课的反思

一节地理公开课就像一部贺岁大片一样摆在听课教师面前,执教教师就像编剧和导演,首先他们要明确自己准备给观众呈现一部什么样的影片,是喜剧片还是灾难片?如果是喜剧片,就意味着学生是兴高采烈、情绪高涨的;如果是灾难片,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不积极、不主动,课后也没有思考的动力。另外,执教者还要注意,地理课堂中如何处理各要素的地位和关系:一部电影中不会出现配角抢主角的戏。那么,有没有反思过现在的地理公开课是否也出现这样“主次不分、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现象?笔者认为,目前地理公开课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分”和“失色”。

1.“过分”之处

(1)过分强调生活体验: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改革中“不再单纯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应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1]。很多地理教师正是看到这样的描述,仿佛有了“尚方宝剑”,在地理课堂中贯穿“生活中的地理”的行动日益坚决,甚至在课后评课过程中也把是否“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节地理公开课优劣的主要衡量指标。毋庸置疑,新课程精神是想改变原先地理课堂中教师一味照本宣科、脱离实际的状况,强调改变学生学习生活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况,其目的是通过这样的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需反思,“尚方宝剑”也是一柄“双刃剑”,运用不合理可能会带来负面效果。笔者认为地理公开课,应做到“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从社会回到课本”,这才是最好的结局。过分强调生活,要警惕是否喧宾夺主,是否会使学生沉溺于生活而回不到课堂上?以上述列举的三节同题异构地理公开课为例,3节课上生活场景大量呈现,尤其是学生最熟悉的旅游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似乎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可以说,执教者大都做到“由课本走向生活”,但从“生活”升华到“社会”层面的少,而再回到“课本”的就更少。

(2)过分强调情感渲染:新课程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分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改变课程原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状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1]。专家也列举能传递正能量的情感词汇:体会、欣赏、称赞、乐于、敢于、愿意、理解、品味等。

但是一节课过分突出“感情戏”会带来负面效果:首先过分强调情感、渲染情感,可能会变成煽情;其次过分强调一类情感可能会忽视真实的情感。纵观有的地理公开课,教师面带春风,整节课保持微笑,生怕一个皱眉就会打击学生感情。学生也是笑逐颜开,这样的地理课堂,学生和教师传达出来的情感基调都是一个模式――开心、乐观、爽快、喜悦等。笔者列举的3节公开课亦如此,应反思:难道情感只有这一类?地理课堂难道没有辨别、尊重、领悟、失落这样的感受?

(3)过分强调兴趣激发:为适应新课程理念,很多地理教师提出“有趣的地理课堂”理念。强调地理课堂要“有趣、好玩”。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地理学习方式。这样的出发点符合新课程理念,笔者所列举的3节公开课均能体现这一点,不管是旅游方式还是谷歌地球软件,都极大调动在场所有人的兴趣,让人觉得地理课有趣、好玩。

但是过分强调趣味,是否会失去地理课堂的凝重和大气?需反思地理课堂靠什么吸引学生,在笔者列举的课堂中,当讲到西安时,教师出示西安回民街的小吃,不怀疑教师用意是吸引学生兴趣,但是这样是否过分?

(4)过分强调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合作,强调学生的互动。这也使很多地理公开课所谓的“小组合作”遍地开花。以上述笔者列举的3节课为例,每节课都穿插有小组合作,即所谓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这样的合作学习更多具有临时性、随机性、盲目性、随意性等特点。大多是教师临时决定合作,学生随意分组,讨论时部分学生很茫然、被边缘化,讨论合作的深度和方向太随意。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教师刻意强调的结果,不是源于学生自发、自愿,“看上去很美”,其实是走过场。

2.“失色”之处

在这样的“过分”之后,必然会带来对应的“失色”。作为一位旁观者,需反思一节课中的知识处于什么地位。上述的情感、生活、有趣、合作以及知识、逻辑、书本这些事物,哪些是学生当前需要,哪些是学生今后需要的?哪些是现在不学习,今后可能就没机会学习的?哪些是现在不讲,今后学生一样可以体会的?哪些是需要学生自己在今后人生中去体会、体验、发现,而不是现在教师带给他的?对比现在的地理公开课,可能忽略了以下细节。

(1)忽略知识呈现:笔者列举的3节课,都教学“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笔者认为其中知识点很多,有些不是靠简单的游戏、表面的热闹、绚丽的图片可以弥补。笔者统计了3位教师没有提及的知识点有: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外力能量的来源、板块构造、板块的运动、风化的实质、三类岩石的特征、岩石圈物质循环、褶皱断层的概念及判别、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等。需反思忽略这些知识点,这节地理公开课的目标还剩下什么?上课的教师和参与的学生想完成什么?仅仅是旅游的乐趣、合作的热烈、参与的积极性?这些知识点留到何时何地解决?课后还是课前?

(2)忽略难点攻克:每节地理课,都会有知识和理解上的难点。从整个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看,如必修1的地球运动知识是难点;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看,选修模块的城市规划和海洋地理可能是难点。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笔者认为褶皱中的背斜、向斜的形成及典型地貌是难点;板块构造地貌是难点。但是在3节公开课中,教师避开的多,涉及的少,出现了对知识处理“欺软怕硬”的局面。

(3)忽略逻辑推理: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顾的学科,在很多方面体现出理科逻辑推理之美。如经典的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地球倾斜自转―黄赤交角出现―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分二至和四季出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又如,热力环流部分: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强弱和地表性质差异―下垫面冷热不均―气体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出现―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成;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部分中,也有经典的逻辑推理内容:背斜成谷―岩层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尤其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里面都是逻辑推理关系。而纵观3节公开课,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地质地貌的表象上。

(4)忽略课本作用:新课程理念强调课本或教材是案例的载体、探究的载体,不再强调课本的地位,而是突出课标的作用。因此就地理学科而言才出现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湘教版等各种版本教材。这也使部分地理教师产生误解:课本可有可无,只要探究原理和规律。纵观上述3节课,教师重新编排教学内容,重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创新的表现。但需反思学完这节课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笔记,有的没有学案和预习材料,有的没有训练和巩固,就等于学生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走。仅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象评判他们的参与、理解、掌握、爱憎情况。这节公开课结束后,除了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各地的风土人情有了“纸面上”的认识,除了有兴趣、很开心之外,他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他们将来有用的知识能留下多少。

课本是地理教师智慧的结晶,忽视地理课本,地理课堂真的会成为“无本之源”。

三、对地理公开课的建议

1.多问几个什么

作为评价者,笔者觉得学生在课上要多问“为什么”,而听课教师要多问几个“什么”。

(1)公开课追求什么境界?笔者认为地理公开课更应追求真实。教师是真实的,课堂也应是真实的,不是N遍回炉,也不是众人智慧的结晶,不能是一个人代表很多人的嘴!课是原生态的真实再现,呈现给大家的是鲜活的、真实的自我,没有欺诈,没有伪装,听课时就可以想象执教者一直以来的形象和作风。

(2)公开课应完成什么目标?观摩一节公开课,应反思哪些是当前要传达给学生的;哪些是将来要靠学生自己探究的,就像教师呈现出自己旅游时的照片,那个地方的美,最好让学生自己去攀登、去感悟,不要做提前剧透的人;哪些是现在不讲,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对学生讲,哪些是现在不说,今后他们还能体会到的,如知识点、考点、难点。

(3)听课教师怎么换位?现在的教师也逐渐明白换位思考,但是怎么换位?与谁换位仍是问题!换位,听课教师最主要不是与教师换位,应该与学生换位!主要不是拿教师上的课与自己比,看看自己能比别人上得多好,自己有什么更出彩的地方,而更重要的是与学生换位,假如你是这个教师的学生,你能理解、感兴趣吗?你的思维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起伏吗?

2.追求几个“一”

一个观点:一节课有45分钟,其间教师要说多少句话?在这些话中,能保证至少有一句话是让学生“于我心有戚戚焉”吗?哪怕是对考试有用,哪怕是对目前有用。一节课至少要让学生对你的一句话,也就是一个观点感到认同,短时间不会遗忘,甚至会影响一生。

一个知识点:只要高考存在一天、考试制度不改变,每节课一定至少让学生掌握一个知识点!有的教师可能觉得少,但是高中三年有多少节课?整个高考能考查多少知识点?花费那么多时间在一轮二轮三轮乃至四轮复习,有的甚至整个高三都在复习,为什么学生仍考不好?一节课一个知识点不多,但是要真正落实却很难!

一个微笑:让学生有一个会心的、或是成功理解体验感受后满足的微笑。哈哈大笑是开心的释放,微微一笑不正是心领神会的默契?这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人为什么会微笑?因为他开心!他一定是喜欢才笑,一定是愉悦才笑!

一个问号:一节课结束,学生一点疑问也没有,恐怕也是一种遗憾!如果下课后,学生追出教室,问你问题或是谈出思路,这说明教师给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冲动!有了思考的冲动和欲望,还有什么可阻挡学生前进的脚步?

一节好的地理公开课,应是冬天里火炉旁的一缕书香;应是夜晚洒落在窗纱上的一丝细雨;应是口渴难耐时的甘霖。留给学生应是面带微笑,眉头轻锁,笔扣案头,心中有豁然开朗前的懵钝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

上一篇:我国的11个国家级新区 下一篇:基于模块化的四版本教材活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