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CT诊断

时间:2022-03-11 06:02:38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CT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0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CT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情况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以钝性创伤为主,车祸伤20例,坠落伤6例,钝性击伤4例,均以实质性脏器损伤为主,其中脾损伤18例,肾挫伤7例,肝损伤2例,复合伤3例,其中伴外伤性膈疝1例,腹腔积血22例,5例行增强扫描,腹腔穿刺抽出积血12例。结论:CT扫描有利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实质脏器损伤及出血的及时诊断,有利临床治疗。

【关键词】急性损伤;闭合性;腹部;螺旋CT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1-0039-02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识码:A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是常发生的急症,及时了解急诊病人内脏损伤情况有利抢救病人生命,CT检查快速、准确,不仅了解损伤范围、程度,而且对制定救治方案可提供重要信息。笔者对30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病人CT和手术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男22例、女8例,年龄15~65岁,平均龄40岁,车祸伤20例、坠落伤6例、钝性击伤4例,时间分别在2小时内18例、3~8小时8例、9~24小时4例。腹部主要体征:腹部疼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肾区扣击痛。肉眼血尿3例,休克症状5例,腹腔穿刺抽出积血12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PK1200CT机和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扫描条件为120 KV-200MA,0.75~0.5/S。层距10mm、层厚10 mm。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欧苏80~100 ml,肘静脉团注法2 ml/S。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脾脏损伤18例、肾挫伤7例、肝脏损伤2例、复合伤3例,其中伴外伤性膈疝1例,腹腔积血22例。5例作增强扫描。

2.1 脾脏损伤CT表现:脾脏破裂时脾实质密度不均匀呈裂隙状、星芒状或片状低密度影,有时脾实质密度不均匀呈混杂密度影。脾包膜下或脾实质外缘见低密度血肿区,CT值一般20~35 HU,有时见脾包膜外及腹腔间隙积血时,脾周毛糙呈高密度影,对于脾损伤慢性少量出血者,CT表现缺乏特征性很容易造成误诊,对可疑病例用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脾损伤裂口,脾实质呈裂隙状低密度区,脾实质周围的少量出血血肿不强化呈低密度改变。

2.2 肾挫伤CT表现:肾挫伤可表现为肾实质增大、密度不均,肾包膜下积血时表现为肾周半月形、葱皮样,高或低密度影,肾包膜下大量积血,肾实质移位,肾前、后筋膜增厚,积血呈高或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肾实质明显增强,肾实质密度不连续,有裂隙状低密度条状影,肾周包膜下积血呈低密度更清晰。

2.3 肝损伤CT表现:肝脏破裂表现为肝脏内呈裂隙状,星芒状或片状低密度影,边界不清,肝包膜下血肿是确诊肝损伤的重要指征,包膜下血肿表现为包膜下沿肝实质外缘形成新月形、梭形、条块状低密度血肿,增强扫描表现为肝破裂处和血肿不增强,即使是高密度的血肿由于不增强,它比增强的正常肝组织密度也是相对较低的。

3.4 复合伤CT表现:复合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脏器的损伤,本组肝、脾复合伤1例,脾、肾复合伤2例,其中1例伴左侧外伤性膈疝,胃及部分横结肠疝入左胸腔,左膈上升,左侧胸腔见胃泡影。复合伤由于创伤较重,常累及邻近的腹腔间隙或腹膜后间隙,可见腹膜后间隙和腹腔间隙内有低密度积血区。

3 讨论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主要是腹部受外力钝性撞击伤或坠伤,最易受损的是腹腔内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等[1]。这些实质性脏器都有包膜,由于受伤的程度不同,脏器的损伤有轻、有重,对于轻的实质性脏器损伤CT表现不明显,脏器密度无明显改变,而实质性脏器小的撕裂伤造成出血,仅发现实质性脏器包膜下血肿。因此,实质性脏器包膜下积血是脏器损伤的早期CT表现,虽然没有实质脏器的密度改变,也应作出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由于正常脾脏的密度较高的脾破裂过程造成出血、渗出、水肿的混合性改变,除疑为血块或活动性出血,脾损伤的CT表现大部分为脾实质密度不均匀低密度影[2,3],CT值在30 HU以上,脾周半月形低密度影是脾损伤引起腹腔积血的主要CT征象。脾裂伤的包膜下血肿的“哨兵血块征”对CT早期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4]。

肝损伤本组仅有2例。但肝损伤较脾、肾损伤临床表现重而且预后较差,并且死亡率相对要高于其他实质性脏器,也是因为肝撕裂伤除出血外,伴合并胆汁性腹膜炎和继发感染是主要危险因素。肝损伤主要表现肝实质有裂隙状低密度影,肝包膜下有低密度弧形积血影。

肾损伤的CT表现能准确的显示肾周围血肿,尿外渗及肾实质密度不均。根据CT影像,把肾实质损伤分为轻、中、重3度。轻度损伤表现为肾实质损伤,肾内血肿和包膜下血肿;中度损伤表现为较大的包膜下血肿,较小的肾撕裂伤及较少的肾周血肿;重度损伤包括多处撕裂伤,粉碎肾,巨大的肾周血肿,肾蒂损伤。本组根据上述分类法分轻度损伤3例、中度损伤3例、重度损伤1例。

增强扫描意义:对于脏器损伤不明确时,可采用增强扫描方法帮助确诊,增强扫描可观察到脏器损伤的明确部位及范围,对于小的撕裂伤可避免因等密度而漏诊[5]。

CT检查和腹腔穿刺对比分析,腹腔穿刺是临床常用的腹部外伤判断腹腔脏器损伤的方法,对出血多或大量出血能及时确诊,而对轻度损伤,出血量少时往往呈假阴性[6]。本组30例经临床穿刺仅12例有阳性发现,而另外18例没有抽到血呈阴性,经CT检查发现有脏器损伤、积血,所以对于腹穿阴性者也要做CT进一步检查。分析其原因主要有:(1)出血早期因出血量少,穿刺不易抽得;(2)积血在肝周、脾周未渗透到腹腔;(3)包膜下血肿腹腔内无游离积血。由此可见,相对无损伤的CT检查,能清楚地显示每个脏器受损情况,并能根据CT影像更直观显示受损脏器及相邻脏器的情况,结合临床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以利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仇 涛,林建余,王培勇.腹部脏器损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8.1(1):119.

[2] 陈小波,陆 强,姜兆侯,等. 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5):32.

[3] 王晋祖,蔡 愉.脾肾钝挫伤的CT诊断(附18例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5,14(5):317.

[4] 叶林生.闭合性腹部外伤的CT诊断价值(附85例分析)[J].中国影像学杂志,2004,12(1)47.

[5] 侯登华,郭玉林,陈志强,等.螺旋CT增强及延时扫描在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4):340.

[6] 朱水波,殷桂林,张殿堂,等.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急诊[J].临床外科杂志,2005,6:342.

收稿日期:2007-08-23

上一篇:长托宁对新生儿胸部手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副鼻窦炎的CT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