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表达方式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10 07:55:57

情绪表达方式调研报告

[摘 要]文章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研为主,同时辅助访谈。随机抽选了北京11所高校的90后共124人,并在80后上班族密集区随机选择了88人进行问卷调研,筛选出6份不良问卷,剩下206份优质问卷,问卷合格率为97%,然后对收集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情绪体验强烈的群体特征包括经济状况不理想和对现实不满几个方面;情绪排解意愿强的群体的应对方式特点为:情绪体验出现频率与排解意愿呈“U型”关系,有部分人群生活满意度较高,但消极情绪体验较多,样本半数以上的人(53%)选择通过网络和手机APP的方式来排解消极情绪。

[关键词]情绪表达;情绪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情绪体验

[DOI]10.13939/ki.zgsc.2015.41.180

1 调研目的

(1)了解目标群体的情绪表达和分享需求及方式

(2)了解目前市面上情绪相关网站的优劣

2 调研对象及方法

(1)调研对象:90后的高校学生群体和80后上班族

(2)调研方法:调研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以问卷调研为主,同时辅助访谈。随机抽样选取了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地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11所高校的90后高校学生122人;在上、下班高峰期选择沙河、西二旗、知春路等地铁站以及二里庄等“蚁工族”聚集区随机选择了84人进行问卷调研,并对其中的91人进行了随机访谈。然后对收集的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另外,针对情绪的网络分享/宣泄及产品需求与15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以辅助定量分析。

3 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包含问卷和访谈两个部分,问卷内容涉及被访者的生活满意度、情绪表现状态及情绪应对方式。访谈内容主要为:对互联网表达和分享情绪的看法、目前情绪表达空间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未来产品形态的预期和接受/接受度。

情绪表达采用动作表情(手势、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来表明社会地位,转移冲突,抑或企图得到支持的一种反应 [1]。

4 调研结果分析

4.1 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调研问卷分为生活满意度、情绪表现状态及情绪应对方式三个部分,其中第9题为负向计分,即选项与分值相反。问卷各部分分值算法公式如下:

生活满意度得分=(1至5项的总分/5)+第6项分数

情绪表现状态得分=(7至10的总分/4)

情绪应对方式得分=(11至17项的总分/7)

4.2 数据分析结果

4.2.1 情绪体验强烈的群体特征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①经济状况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8,P=0.000

结论:①当经济状况不理想时,则生活满意度较低;②对现实不满,情绪体验较多而且强烈,同时情绪表达和排解意愿较强,具有特定的情绪应对方式。③生活、工作或学习中精力充沛的人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工作或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同时能够找到有效排解消极情绪的方式和方法,而且样本半数以上的人(53%)选择通过网络和手机APP的方式来排解消极情绪。

4.2.2 情绪排解意愿强的群体的应对方式特点

从问卷中筛选出消极情绪排解意愿较强的被试数据(约占样本的58.1%),对这一群体进行描述统计,发现该群体的特征如下:

(1)情绪体验出现频率非常低或非常高。数据结果显示,情绪体验出现频率与排解意愿并非呈线性关系,而是呈“U型”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36,P=0.009

(2)生活满意度较高,但消极情绪体验较多。从统计数据中发现存在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生活总体满意度较高,精力较充沛,也能妥善处理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体验的频率却比较高。从访谈中可以分析出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周期性情绪的影响;二是家庭、婚恋、工作压力等问题困扰而产生消极情绪体验;三是对内心体验的关注和思考。

结论:情绪排解需求强烈的群体的特征:①无论消极情绪体验频率或低或高,他们消极情绪体验都比较强烈;②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群体同样具有排解消极情绪的强烈需求,因为他们的内心更敏感,虽然对生活现状积极接受,但却又不安于现状,他们善于思考和追求新的挑战,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负性情绪体验,如焦虑、恐惧、担忧、孤独等。

国外已有一系列研究表明,善于表达的人很少有抑郁倾向;高情绪表达者比低情绪表达者有更多的欢乐、更少的焦虑和内疚[2]。

5 深度访谈分析结果

5.1 情绪体验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方式

访谈中,女性的情绪体验频次较男性略高(男性情绪体验频次高的占样本的47.5%,而女性为52.5%),这与其他人的研究情况一致,有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乐于表达情绪,这与国内外先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女性积极情绪体验产生原因主要与家庭、娱乐和爱好有关,而消极情绪体验则与工作、生活琐事、生理周期和课题压力(学生群体)有关。男性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主要原因通常与娱乐和交际相关,而消极情绪体验通常与家庭和工作压力相关。

在情绪体验的应对方式上,女性的线上应对方式主要采用电子日记、看视频、听音乐、发图片,而线下则会通过倾诉、逛街购物等方式应对。男性的线上排解方式主要为听音乐、看电子书,线下则是通过运动、聚会娱乐、思考等方式应对。

5.2 对互联网表达和分享情绪的看法

被访者们对于用互联网表达和分享情绪的看法意见不一。

持赞成意见的人认为:情绪也需要一个空间来分享和表达,“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而消极情绪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同时需要别人的关注、安慰和鼓励,如果能有同样经历的人分享解决的方法或者经验就更好了。因此,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一吐为快”,而且最好能将直接发送语音和图片。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①情绪一定涉及相应的人和事件,而目前的微信朋友圈或者QQ里全是熟人,不想让熟悉的人知道。而微博基本上关注的都是名人,普通人发点情绪,基本上无人关注。②无法快速找到一个贴切的图片来表达心情,QQ表情太简单,感觉发了别人也无法体会我的心情,所以没必要发。③认为应该传递正能量,发消极的情绪,担心影响大家的心情;发开心的情绪,担心别人因为比较而嫉妒或者伤感。

5.3 目前情绪表达空间存在的问题

当问到目前情绪表达空间存在的问题时,整理出以下观点:

(1)缺少情绪表达的环境和氛围,分享者失去了分享的动力和意义。

“整天晒幸福,得瑟什么啊?就她最开心。”

(2)缺少情绪表达和分享的空间,无处分享。

“微博里全是同事,一发上去,大家全猜到了,别人会怎么看我呢?”

(3)缺少形象和贴切的情绪表达工具。

“我倒是想表达情绪啊,要找个图片表达我的心情还真是没法找到贴切的,等我找到了,估计这个心情已经不是原来的心情了吧?”

(4)缺少即时表达的有效方法。

“我觉得直接说出当时的情绪,或者骂一句就好了,这也许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吧。”

参考文献:

[1][2]李响.情绪表达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概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9):1036.

[3]郭小艳.情绪表达性性别差异研究进展[J].河西学院学报,2007,23(6):2007:91-93.

上一篇:高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对策 下一篇:谈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