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3-08 04:24:40

浅议数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认真挖掘教材,用有趣味性的导语,使用多媒体和小道具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数学;多媒体;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某事物的一种不自觉的喜爱,好像这些事物本身具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使人们不由自主想去接近和探索。数学是一门相对枯燥的学科,它不像语文有优美动人的文字,有振奋人心的故事情节;它也不像美术课,有鲜艳的色彩和栩栩如生的图案,数学更多的是数字和一些抽象的概念、符号、图形和公式等。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用什么教学方法来激发点燃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在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喜好的同时,要认真研习教材,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有趣味性的数学导语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通常都有一个好的导入。好的导语起到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从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感兴趣,教师讲课也更有动力和激情,良好的互动氛围会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对新鲜事物通常都存有好奇心,同时对一些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也很感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喜好,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甚至变魔术等形式多样的充满趣味的导入方式。只要教师的导入与所学内容有着必然的关联性,教师尽可使出浑身解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零的认识”这一节时,教材上给出的是四幅图――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这个故事趣味性也很强,但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按课本内容读一遍的话,显得很死板。如果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做游戏来体会学习,导入学习内容,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会很高,而且印象也会很深刻。

二、多媒体和小道具的使用

在数学课堂上,教学道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道具的使用使抽象的数字和符号变得生动、形象、有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教学中。一些精彩的教学实例通过多媒体被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枯燥单调的数学课堂带来了一丝亮丽,也迎合了小学生对新型学习模式的好奇心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教学道具不仅包括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包括传统教学中常用到的圆规、尺子、三角板、挂图,甚至可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图案等。比如,我在教“认识图形”时,带了放过饼干的小长方体纸盒、孩子们常玩的魔方、乒乓球等,通过具体的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长方形、正方体和球的特点,同时也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多加注意,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教学道具弥补了数学语言表达有限的欠缺,使教学更加丰富和生动,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三、活用教材

教材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范本,是实现课程标准具体要求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只有灵活运用教材,适当引入校本教育内容,结合班级及学生情况,补充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才能真正用好教材,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不能把教材变成禁锢教学的手段,一字不落地照抄照搬。

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一节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可喜可贺。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教师选择了画句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再次提示重点,走出课堂。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不容否认。当然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行成于思毁于随。”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能让学生带着问号走出课堂,无疑会启发学生思考,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这样的课堂就像一支美妙的曲子,余音绕梁;又像一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久久回味。一节课能给人艺术享受,孩子们会不由得喜欢上数学老师,喜欢上数学课堂。学校开展的数学公开课,假如这节课结束时,老师没有总结,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紧扣教材又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不仅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课堂正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对于一个数学老师来说,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参与课堂的人都能全身心投入,找到成功的喜悦,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堂课如果只有一种节奏,平铺直叙,语言贫乏,听来就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别说是学生听了犯困,就是老师听了也会昏昏入睡。所以一节数学课,老师多一点精巧的构思,多一点幽默,多一点笑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激情,多一点动感,相信没有学生不喜欢你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5).

[2]杨维刚.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C],2007.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刚柔并济,成就优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