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释疰夏

时间:2022-03-08 12:53:50

中医释疰夏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年四季更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万物演化。只有顺应其变化才能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防患于未然。夏季是万物生长繁茂的季节,具有阳气壮盛,天地气蒸的特征,也是阴阳之气转换之时。古人认为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的特点,最易引发“阳泄于外,湿蕴于内”的疾病,疰夏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疰夏是中医特有的病名,又称苦夏。一天天热起来,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60岁出头的李阿姨,夜夜睡不着,一沾枕头就出虚汗,发起脾气全楼不安宁;“吃肉大王”小沈,怀疑自己得了肝炎,不然怎么一闻到排骨的味道就恶心;刘家小毛头从白白胖胖变成黄黄瘦瘦,每天二三分的热度,愁煞一家人……说也奇怪,这几样拍片验血都查不出的毛病,一到秋天,不药而愈,第二年照样给你颜色看。

中医认为,疰夏多因长期体虚者感受暑热之气所致。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体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难免不适。症状大多为不规则的低热缠绵、汗多身重、胃纳不馨、口甜口腻、精神萎靡、恶心呕吐、形体消瘦、大便溏薄和小便短赤、舌苔厚腻或黄腻或白腻等。疰夏以芒种、夏至、小暑为高峰期,立秋后症状才渐渐减退。

食疗法,吃出无忧夏日

民间常说“夏至馄饨免疰夏”,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暑湿困脾,脾胃功能失调,不仅影响食欲,对营养吸收、肌体调节也很不利。这个时候,口味清淡、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的面食自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食疗作用。当然,它并不是消暑食谱上的唯一选择。

荷叶冬瓜汤:嫩荷叶1张,鲜冬瓜500克(洗净切块),煮汤,加盐,服饮。用于疰夏口渴,嗜卧倦怠患者。

鲫鱼参椒汤:活鲫鱼1条(去内脏,洗净),党参3克,胡椒5~7克,桔皮6克,生姜10克。塞入鱼腹内,加盐,文火煮汤,服食。用于疰夏脾阳不振,面色少华,大便溏薄患者。

酸梅汤:乌梅(水泡发)、糖适量,共熬,冷却服饮。用于疰夏口渴,纳呆恶心患者。

绿豆粥:绿豆25克(洗净,温水浸泡2小时),大米适量,煮至豆烂汤稠。夏日经常服食,用于暑热烦渴,纳呆肢困乏力患者。

莲子山药糊:莲子(去皮心)5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共研粉末,每次30克加水调糊状,文火煮熟,加白糖,每日2次。用于疰夏心烦食少,腹泻患者。

鹌鹑煲粥:鹌鹑1只,去毛、去内脏,洗净切块,大米适量,燕粥,服食。用于疰夏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患者。

适量多食新鲜蔬果是总则,它们都可以清暑健脾,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体质。

最易疰夏者6个月~3岁婴幼儿

小儿,尤其是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更容易疰夏。这主要因为孩子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及汗液排泄功能较成人差。细心的家庭护理可使小儿疰夏得到改善。

饮食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如鸡蛋、牛奶。必须强调的是,少吃冷饮。孩子的食物,开胃和好看也很重要。不妨将颜色鲜艳的柳橙、苹果、芒果等水果入菜。

居室要通风凉爽。阳光直射的窗户,可挂一竹帘或质地稍厚的窗帘,以减少太阳辐射。清晨和傍晚可适当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

烈日当空,不要带小孩外出,晨晚间凉爽时可带小儿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每日洗2次温水澡,水温应比体温低2℃~3℃,每次20~30分钟,以促进热量的散发。

补充水分和盐分,鼓励孩子多喝些温的淡盐开水及清凉饮料,如绿豆汤、银耳汤、绿豆百合汤、莲子汤、金银花露、杭白菊茶等。

热毛病,莫冷治

望闻问切“疰夏,不就是热出来的毛病吗?我就来个热病冷治”。许多人出现了疰夏症状后,往往抱着这样的想法,冰绿豆汤当茶

上一篇:研读《素问》\《红楼》领悟恬愉情志 下一篇:夏天注意养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