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者的头彩

时间:2022-03-06 09:31:54

我198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大众日报社工作,先在大众日报做了8年记者,接着到农村大众报做了11年记者、编辑,然后到城市信报做了两年审稿工作,2007年4月来到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回头来看,我的每一步都是幸运的――在大众日报德州记者站,我跟老同志学会了如何到基层采访;在大众日报编辑部学会了严谨;在农村大众报学会了协调与策划;在城市信报学会了灵活与运筹;在大众日报特派记者组学会了利他与感恩……因而,通讯《“三把尺子”量政绩》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我有理由说:这是一个幸运者的头彩。

《“三把尺子”量政绩》讲述的是18年前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的不凡事迹,中国新闻奖推荐意见中说:

本通讯真实再现了一个“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刊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示范意义。作品通过纵贯18年的生动事例透析“王伯祥热”,向人们昭示:身为党的领导干部,如何使自己的政治作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三把尺子”的检验,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看待政绩、怎样干出政绩、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为党员干部熔铸了一面镜子、竖起了一个金质标杆……记者深入寿光市半个月,沿着王伯祥当年的工作足迹,访农户、下农田、钻大棚、进工厂,采访了近百名当年跟随王伯祥,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农民、镇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县领导等,获得了大量鲜活的素材,收集到数十万字的资料。写作过程中,编辑部领导、同事与作者一起,精心提炼润色,巧施画龙点睛之笔,成此见报稿件。

这篇通讯发表之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我从事新闻工作23年来从未有过的,一段时间内,电话、短信、来信不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五莲县退休干部马先吉老先生给集团领导的来信,信中写道:

……我拿起7月2日的《大众日报》,一看一版头条,刊登的是《“三把尺子”量政绩――寿光入眼中的老县委书记王伯祥》,此文像一块巨磁把我紧紧吸引住了……我强烈感到:文章太教育人了。大标题就是一面旗帜、一把火炬,统帅照亮全篇,5个小标题,如同5颗明星,紧扣主题,亮光闪闪。所述内容,选用典型,鲜明生动,活龙活现,通篇血脉相通。越读心情越激动,越读心灵越震撼,情不自禁热泪盈眶。当读到伯祥书记回到寿光北部的岔河村,四五百人闻讯自发围上来的动人情景,读到国家农业部原部长林乎加,在会战工地窝棚前,握着脚穿胶鞋,满腿泥巴的伯祥书记的手,动情说的那段话:“一个县有这样的县委书记,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我激动得热泪直流,两眼模糊,再也看不下去了……读学通讯和评论,对我触动很大,使我深受启发教育。我信服地看到,作者以满腔的热情,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调,朴实无华的语言,付出很大辛劳,描绘出新时代焦裕禄式的党的好干部――王伯祥的光辉形象。为学习王伯祥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要领,指明了方向。在通讯和评论里,对什么是党性觉悟,什么是群众观念,怎样为党工作、干好党的工作,干出什么样的政绩才能得到党和人民的爱戴和肯定,都做了清楚而明确的回答,对推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引用推荐意见和读者来信并不是通过这个机会来张扬自己什么,只是说明这篇通讯所以能获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并不是我有什么多大本事,而是王伯祥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事迹给我们提供了宣传的机会,又是集团领导的信任给了我去采写的机会,更是大报领导与同事们热心的帮助与无私的支持与指点才有了这篇有影响的作品,因此我深深地感恩与此稿件有关的所有人,包括地方领导和通讯员,那么多的人为树立这个全国重大典型付出了无数的劳动,而最后竟然只以我个人的名字发表,我深感惭愧与不安。因而,我只有时时处处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待人做事,心里才能得到些许安慰,我仅借助一位老朋友的一首诗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态度:

感恩的心,让我们知足。

感恩的心,使我们谦卑。

感恩的心,教会我们同情。

感恩的心,让我们对所拥有的一切不再觉得理所当然。

感恩的心,除去我们心中的浮躁、不满。

感恩的心,让我们看他人的长处胜过看自己的长处。

感恩的心,使我们不再以己之长取笑他人之短。

感恩的心,帮助我们体察他人的需要。

感恩的心,让我们学会珍惜。

……

上一篇:引而不发,跃如也 下一篇:在坚守中创新 在创新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