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熟悉”遮住了“新闻眼”

时间:2022-08-04 02:03:14

别让“熟悉”遮住了“新闻眼”

2010年11月,大众日报记者部组织有关记者站开展了一次异地采访活动。威海是此次异地采访活动的目的地之一,笔者有幸陪同东营、德州、莱芜三个记者站的四位老师在威海进行了采访。这是笔者自2000年进人大众日报以来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异地采访活动,能近距离向各位老师学习,备感激动和兴奋。

待到各位老师采写的稿子陆续见报,仔细拜读之后,钦佩之余,也很惭愧。魏东站长作为此次采访团的领队,曾在不同的场合谦虚地说:“我们对威海的情况不熟悉,来了之后要靠你们了。”但实际情况是,对威海不熟悉的采访团,反而写出了高水平、高质量的稿子。 如果不能在“熟悉的地方”挖出新闻,不能说是一个称职的记者。对一名驻站记者来说,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熟悉”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利还是弊?

“熟悉”,影响了观察与思考

朱殿封老师执笔的《威海的“蓝都”之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初冬时节,记者满怀好奇,探访这座城市的美丽。汽车沿滨海大道前行,一侧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洋溢着现代气息;另一侧临海,是花木扶疏、雕塑点缀的‘幸福长廊’。”一个“好奇”,所有的景物在他眼里都有了新意,落在笔下,就成了优美的文章。朱老师所说的那段路,笔者走了成百上千趟,在笔者眼里,就是一段平常的路,再也没有了美景,也不会与威海的“蓝色休闲之都”这个主题联系起来,这样能说明问题、恰到好处的一个点就给漏掉了。

驻站记者做久了,这种状态似乎难以避免。笔者反复琢磨,只有先“陌生化”,也许才能避免这个弊端。在采写一篇稿件之前,先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印象和记忆“清零”,不带任何框框、套套,完全以一个陌生人、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待采访对象。只有这样,采访对象才能引起自己的兴趣,也才能引发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

“熟悉”,影响了概括与提炼

集纳式通讯是我们在采写新闻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体裁,是把各自独立又有一定联系的人物或事件编结成一篇,表现同一主题。它要求在同一主题的统帅下,选取若干人物或若干单位的新闻事实,阐明某一新鲜、深刻的道理。在这种通讯写作中,准确地概括与提炼不同采访对象的特点,抓住不同采访对象的亮点,是最为关键的。

于向阳老师执笔的《转调之道有道道》,分别从“华东数控的高端之道――日本总工德国专家加入研发团队”、“威高集团的做大之道――‘小钢丝’模式成就百亿企业”、“新北洋的做专之道――两项专利令日美打印机‘老大’高看一眼”三个方面阐述了威海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经验做法。可以说三个企业抓出了三个特点,概括提炼出了它们与众不同的最亮点,既不重复,又抓得非常准。

说实话,这三家企业是威海的“门面企业”,我都采访过,而且都去过不止一次。对这三家企业的情况应该说都比较“熟悉”。正是因为这种“熟悉”,对企业的方方面面都知道一些,似乎拿出哪个方面来都能写,反而使得提炼主题的“干扰因素”增多。

其实,我这种所谓的“熟悉”,还远远不够,没有达到“洞悉”的程度。于向阳老师回去之后,又向我要了威海全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全市的工业企业发展情况、所采访三个企业的相关资料,相信他的这种概括和提炼,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洞悉”之后的结果。

“熟悉”,影响了采访的深入与细致

张宇鸿老师采访的细致深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登名企的“转调经”》由她执笔,在文登采访的过程中,张老师几乎是笔不离手,在餐桌上还在问、在记。其间看了三个企业,离开每个企业时都特别留下采访对象的电话,临走再嘱咐一句:“我再有不明白的地方,回去给你打电话。”等稿子出来,我才明白,这种深入和细致,为以后稿子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稿出来以后,张宇鸿老师曾把稿子发给我,很客气地说:“你对文登的情况熟悉,看看稿子里面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我仔细读了一遍,无论是人名、名称、数据、专业术语,还是标点符号,整篇稿子挑不出一丁点毛病。要知道,对于济南来的同志,文登方言非常难懂,做到这点真是难能可贵。

再对照自己,仗着自己对情况的“熟悉”,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深入细致地采访过了。很多情况都是走马观花,拿份材料就走。其实,在深入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生动鲜活的语言,任凭我们如何想象都是说不出来的。“七分采,三分写”,只有放下“熟悉”的架子,扑下身子,深入扎实采访,才能写出立得住、叫得响的精品佳作――这是我从张宇鸿老师身上学到的最重要一课。

上一篇:地方台新闻采访中同期声的运用 下一篇:引而不发,跃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