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复习课之我见

时间:2022-03-06 06:24:36

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复习课之我见

摘 要 小学语文复习课应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创新的方式,创造一个“军营”的情景,通过“掌握营中军情、制定训练目标、传授基本招式、掌握实战环节、战后交流总结”等交给学生复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愉快地参与语文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 语文 复习 趣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掌握营中军情

方法一:设计开放题来了解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串连学生知识的零散点。如第六册第一单元词语复习课,设计一个开放题,每位学生挑选这单元中的两三个词语,写到本子上,然后用上这几个词语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写上几句话。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平时零星的知识进行了综合的梳理,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难处及时暴露。这样,复习课就可以在问题中有针对性地展开。

方法二:通过聊天来了解。可让学生先说说看到这单元的课题,想到了什么,想到用什么方法复习等。针对教学内容,教者也可以提问。如在六册第一单元课文复习时,老师问:学了第一单元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春天的。《咏柳》和《春日》都是赞美春天的。师:是的,你们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古诗呢?生:《春晓》、《惠崇春江晚景》……生:这个单元中有许多很优美的句子。师:美在哪?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师:那请你们找出来美美地读读。并用这种修辞说个句子。生:我特别喜欢《荷花》中第二自然段,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了白荷花不同姿态的美……在学生的作答中老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能把握本单元的主题,并积累了单元中的词句,但是同时双基出现了问题。这个过程帮助了老师及时把握问题的症结,抓住了复习的起点,从而更好地进行复习。相对以往的复习课中老师“填鸭式”地注入,这样的课堂更多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制定训练目标

复习课与新授课教学一样,都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要保证一节复习课的效率与质量,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标确实比较难把握,很有可能与新授课的目标等同,或者淹没在茫茫的复习内容之中。制定好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要注意:

(1)指导学生构建“结构化”的双基知识。(2)梳理教材内“知识点”间的联系。(3)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灵活与创新运用的综合能力。(4)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方法、习惯、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养成”。如在四年级上册古诗复习时,就制定了这样的复习目标:①帮助学生复习、积累古诗,提高诵读、理解、借鉴运用古诗的能力。 ②激发学生积累背诵古诗词的兴趣和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古诗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传授基本招式

不仅新授课要预习,复习课也需要预习。复习课通过预习,可以排查出已学知识中的疑点、难点,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为复习奠定基础。复习课的预习对于底子不够扎实的学生尤其重要。可从以下几步入手:

一想。预习时,可对照目录在心里默想。首先想一个单元的知识点,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单元中出现的句式等。再想有没有疑点、盲点。要是在回忆时,能做到心知肚明、条理清晰的,说明对该单元的知识已经掌握,反之就要做好下面的工作。

二看。在进行上个环节时想不起来的,或模糊的,可以打开课本,认真进行阅读,并深入思考。还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翻阅一下,对于疑点、难点,可进行再消化。

三串。预习时认真梳理前后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线,再到面,变成一个知识框架。

四练。选择适当的练习,检测预习的效果,特别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以便教师在课堂上拓展提升时,才能让思维跟上。

4掌握实战环节

4.1知己知彼

教师指定复习内容或者划出复习范围,学生根据课文、平常的作业、课堂记录及相关学习材料,确定复习要点,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列出复习提纲,自主复习,为摆阵做准备。

4.2排兵布阵

学生根据自己的复习所得,尝试编出模拟试题,做好“布阵”和“攻阵”的准备。

4.3两军对垒

学生之间正式展开“攻阵”活动。头一个“阵主”,由学生毛遂自荐上场,根据自己所编的测试题进行“布阵”,由全班同学抢答,或指定同学回答,胜出者作为下一轮的“阵主”,接着“布阵”。而教师则需要维持好课堂秩序,适时调节好课堂气氛,并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错误的提问、测试给予纠正;发现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引导开展讨论;对巧问、妙答者及回答正确、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评价。

5战后交流总结

师生一起总结、归纳这次复习的要点,交流沟通、推广有效的学法,以便确立正确的复习方向。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在这样的语文复习课堂中,由学生完全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学得自主,学得积极,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看看、读读、背背、想想、问问、听听、议议、答答、辩辩、写写,调动多种器官,手脑并用,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效果。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一篇:比喻的异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