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孔子的仕逸观

时间:2022-03-05 07:04:23

内容摘要:在《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对仕与隐的言论。本文试以《论语》为主要依据,对孔子的仕隐观进行分析,认为决定其仕隐的中心在于“道”。在思想上,孔子懂得在乱世中最好的生存方式是“隐”;而在行动上,孔子仍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心怀天下,坚守道义。

关键词:《论语》;孔子;出仕;隐逸

《论语》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时,并不乏进取之辞。孔子虽“贫且贱”,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之末,但他自认肩负着拯世救民的重任,“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自信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然而,这种自信却是因世无用己者而发,此本身即有一丝悲剧意味。并且在孔子这些积极入世言辞的另一面,似又潜藏着“隐逸”的念头。

《论语》中多次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与隐者相遇之事,如《微子》中的“楚狂接舆”篇,记载了接舆狂歌笑孔子之事。朱子释此篇道,“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接舆以比孔子,而讥其不能隐为德衰也。来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隐去。”面对楚狂接舆的揶揄,孔子的反应是“下,欲与之言”,虽然因接舆避开而未果,但可以看出孔子对隐者怀着尊重。又如《微子》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篇,尽管“丈人”讥刺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子路的态度却是拱手而立以示敬意,孔子对“丈人”的评价则为“隐者也”,并让子路返回见他。乍看之下,孔子对“隐者”似有趋向之意,每次总表现出想与之交谈的愿望。

此外,在《论语》中也记载了孔子许多“隐逸”之辞,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述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似与楚狂之歌一致,在无“道”的乱世,确应“隐”。然而,孔子口中的“隐者”却始终拒绝与孔子进行直接交流,原因何在?

“楚狂接舆”、“丈人”等都可谓道家代表,他们自认是“真正的隐者”,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聪明人,他们懂得乱世中的生存道理,在世道崩坏的现实之下,用隐逸避世来表达对时代、社会的反抗和批判。然而,这种消极的态度却极易致自身价值的丧失,由“避世”变为“弃世”。林语堂说,“消极避世在中国具有明显的‘活命价值’。……消极避世并非一种崇高的道德,而是一种在没有法律保护下的不可忽视的处世态度。它是自卫的一种方式,我们培育这种品质,正如乌龟培育自己的甲壳一样”。他们放弃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也容易滑向纵容自我的危险境地;丧失了面对艰难时世的勇气,也就丢弃了人的高贵品质。

孔子一定程度上赞同着“隐逸”,当说“乘桴浮于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时候,与那些“隐者”多少有些惺惺相惜,而“隐者”也主动对孔子作出善意的奉劝。然而,每当孔子想要与他们交谈时,他们却躲得远远的,孔子之义借子路得以传达,“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孔子并非愚蠢,非不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一聪明之道。面对“隐者”的苛责,他明确地说出:身处乱世却不隐,在于实践自己对世界所担的道义;因为我们早就知道,我们所倡的道义在当世行不通,所以,出仕更不是为了求取富贵闻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这既是他为自己的辩解,也是对那些看似高明实则缺乏责任感的“隐者”表示出一定的批评。“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虽然“丈人”对待子路甚倨,但子路甚恭,丈人于是留他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并让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朱子解“则于长幼之节,固知其不可废矣,故因其所明以晓之。”长幼之节尚不可废,由此推之,君臣之义更不可不顾,如“丈人”一般隐去,虽欲洁其身,却忽视了人之大伦。

“隐者”如此聪慧,大概早已看出孔子“下车欲言”、“使子路反”的用意,正如朱子言“孔子使子路反见之,盖欲告之以君臣之义。而丈人意子路必将复来,故先去之以灭其迹,亦接舆之意也”。虽然《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许多的“隐逸”念头,但“隐者”的拒绝正证明他们与孔子在“仕与隐”上仍存在分歧。所以,除对“隐者”的“隐逸”提出评论外,孔子也有着一套与之不同的“隐逸”观。

《论语》中有一则孔子对“逸民”评价: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而死,孔子认为他们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逸民;少连事今不可考,柳下惠则三仕三黜,人劝其去,他却执着“直道而事人”,孔子认为他们“降志辱身”,但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经过思虑,亦值得称赞;虞忠、胰逸避世隐居,“独善其身,合乎道之情。放言自废,合乎道之权”。而对于自己,孔子却说“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与他们都不相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这并非孔子毫无原则,孟子的解释恰当不过,“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称孔子为“圣之时”,即善于审时度势的圣人。这种不苛责强求,不固守一端的态度也符合孔子追求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无过无不及,一切尽恰到好处。

此外,孔子亦在《里仁》篇说道“君子之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除审时度势外,最重要的是,所作的选择必须符合道义。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无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的罪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所以,决定孔子“仕”与“隐”的关键还在于是否符合“道”,是否坚持“道”,这也是孔子的“隐逸”与佛道根本区别之处。

《论语》中还记载孔子与“隐者”遇而表其心志之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一行去叶反蔡途中,子路向长沮问渡口,长沮却说,孔子早就知道渡口在那儿了。长沮之言,可看成对孔子的嘲讽,亦可看成对孔子的劝告。具体说来,“津”可有三解,第一,现实中,到达蔡国的渡口;第二,孔子的救世之道,即恢复“周礼”;第三,乱世中最明智的处世之选,“隐”。因为长沮知道,孔子如此聪明,自然明白就算找到渡口到蔡,他的主张也不会被接受,更不可能改变乱世,所以对他提出劝告,缄口不语渡口在何处。桀溺则更是直接劝子路,与其跟着孔子避人,不如跟着我们避世,实则仍是对孔子之言。

孔子的反应是“怃然”,“犹怅然,惜其不喻己意也”,为他们不了解自己而失望,并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不能与鸟往,若再不与人交往还能和什么交往呢?天下若已平治,我就不需要改变它,“正为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耳”。虽身处乱世,但孔子自认只有他才能改变一切,只有恢复“周礼”才能重新回到“中庸”,而“周礼”之一丝微薄的脉息系于其身,如果此时他撤身离去,是“道”所不允许的。所以,尽管孔子多次强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更重要的仕隐标准则为是否符合“道”。

而针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等这一类的言论,除表明孔子是个思想上的聪明人外,还可看出,孔子是多么希望“邦有道”而反复提及。如同恨铁不成钢,总是说要去国离乡,却始终心怀天下未能释怀。或如他真的这样做了,则一定不会成为一代“圣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晓鹏.论孔子的避世思想[J].河北大学学报,1996(3):71-78

[5]王晓凡.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看孔子的出世与遁世[J].工作思考,2009(6):209-210.

[6]熊燕华.《论语》中的孔子和隐者[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2):129-130.

谢静,苏州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内容摘要:在《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子对仕与隐的言论。本文试以《论语》为主要依据,对孔子的仕隐观进行分析,认为决定其仕隐的中心在于“道”。在思想上,孔子懂得在乱世中最好的生存方式是“隐”;而在行动上,孔子仍是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心怀天下,坚守道义。

关键词:《论语》;孔子;出仕;隐逸

《论语》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时,并不乏进取之辞。孔子虽“贫且贱”,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之末,但他自认肩负着拯世救民的重任,“文王既殁,文不在兹乎”、“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自信着“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然而,这种自信却是因世无用己者而发,此本身即有一丝悲剧意味。并且在孔子这些积极入世言辞的另一面,似又潜藏着“隐逸”的念头。

《论语》中多次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与隐者相遇之事,如《微子》中的“楚狂接舆”篇,记载了接舆狂歌笑孔子之事。朱子释此篇道,“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接舆以比孔子,而讥其不能隐为德衰也。来者可追,言及今尚可隐去。”面对楚狂接舆的揶揄,孔子的反应是“下,欲与之言”,虽然因接舆避开而未果,但可以看出孔子对隐者怀着尊重。又如《微子》中“子路从而后,遇丈人”篇,尽管“丈人”讥刺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子路的态度却是拱手而立以示敬意,孔子对“丈人”的评价则为“隐者也”,并让子路返回见他。乍看之下,孔子对“隐者”似有趋向之意,每次总表现出想与之交谈的愿望。

此外,在《论语》中也记载了孔子许多“隐逸”之辞,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述而》);“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似与楚狂之歌一致,在无“道”的乱世,确应“隐”。然而,孔子口中的“隐者”却始终拒绝与孔子进行直接交流,原因何在?

“楚狂接舆”、“丈人”等都可谓道家代表,他们自认是“真正的隐者”,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聪明人,他们懂得乱世中的生存道理,在世道崩坏的现实之下,用隐逸避世来表达对时代、社会的反抗和批判。然而,这种消极的态度却极易致自身价值的丧失,由“避世”变为“弃世”。林语堂说,“消极避世在中国具有明显的‘活命价值’。……消极避世并非一种崇高的道德,而是一种在没有法律保护下的不可忽视的处世态度。它是自卫的一种方式,我们培育这种品质,正如乌龟培育自己的甲壳一样”。他们放弃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义,也容易滑向纵容自我的危险境地;丧失了面对艰难时世的勇气,也就丢弃了人的高贵品质。

孔子一定程度上赞同着“隐逸”,当说“乘桴浮于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时候,与那些“隐者”多少有些惺惺相惜,而“隐者”也主动对孔子作出善意的奉劝。然而,每当孔子想要与他们交谈时,他们却躲得远远的,孔子之义借子路得以传达,“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孔子并非愚蠢,非不懂“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一聪明之道。面对“隐者”的苛责,他明确地说出:身处乱世却不隐,在于实践自己对世界所担的道义;因为我们早就知道,我们所倡的道义在当世行不通,所以,出仕更不是为了求取富贵闻达,“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这既是他为自己的辩解,也是对那些看似高明实则缺乏责任感的“隐者”表示出一定的批评。“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虽然“丈人”对待子路甚倨,但子路甚恭,丈人于是留他住宿,杀鸡做饭给他吃,并让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朱子解“则于长幼之节,固知其不可废矣,故因其所明以晓之。”长幼之节尚不可废,由此推之,君臣之义更不可不顾,如“丈人”一般隐去,虽欲洁其身,却忽视了人之大伦。

“隐者”如此聪慧,大概早已看出孔子“下车欲言”、“使子路反”的用意,正如朱子言“孔子使子路反见之,盖欲告之以君臣之义。而丈人意子路必将复来,故先去之以灭其迹,亦接舆之意也”。虽然《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许多的“隐逸”念头,但“隐者”的拒绝正证明他们与孔子在“仕与隐”上仍存在分歧。所以,除对“隐者”的“隐逸”提出评论外,孔子也有着一套与之不同的“隐逸”观。

《论语》中有一则孔子对“逸民”评价: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而死,孔子认为他们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逸民;少连事今不可考,柳下惠则三仕三黜,人劝其去,他却执着“直道而事人”,孔子认为他们“降志辱身”,但言语合乎法度、行为经过思虑,亦值得称赞;虞忠、胰逸避世隐居,“独善其身,合乎道之情。放言自废,合乎道之权”。而对于自己,孔子却说“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与他们都不相同,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这并非孔子毫无原则,孟子的解释恰当不过,“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称孔子为“圣之时”,即善于审时度势的圣人。这种不苛责强求,不固守一端的态度也符合孔子追求的“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无过无不及,一切尽恰到好处。

此外,孔子亦在《里仁》篇说道“君子之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除审时度势外,最重要的是,所作的选择必须符合道义。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无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的罪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所以,决定孔子“仕”与“隐”的关键还在于是否符合“道”,是否坚持“道”,这也是孔子的“隐逸”与佛道根本区别之处。

《论语》中还记载孔子与“隐者”遇而表其心志之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耨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一行去叶反蔡途中,子路向长沮问渡口,长沮却说,孔子早就知道渡口在那儿了。长沮之言,可看成对孔子的嘲讽,亦可看成对孔子的劝告。具体说来,“津”可有三解,第一,现实中,到达蔡国的渡口;第二,孔子的救世之道,即恢复“周礼”;第三,乱世中最明智的处世之选,“隐”。因为长沮知道,孔子如此聪明,自然明白就算找到渡口到蔡,他的主张也不会被接受,更不可能改变乱世,所以对他提出劝告,缄口不语渡口在何处。桀溺则更是直接劝子路,与其跟着孔子避人,不如跟着我们避世,实则仍是对孔子之言。

孔子的反应是“怃然”,“犹怅然,惜其不喻己意也”,为他们不了解自己而失望,并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不能与鸟往,若再不与人交往还能和什么交往呢?天下若已平治,我就不需要改变它,“正为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耳”。虽身处乱世,但孔子自认只有他才能改变一切,只有恢复“周礼”才能重新回到“中庸”,而“周礼”之一丝微薄的脉息系于其身,如果此时他撤身离去,是“道”所不允许的。所以,尽管孔子多次强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但更重要的仕隐标准则为是否符合“道”。

而针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等这一类的言论,除表明孔子是个思想上的聪明人外,还可看出,孔子是多么希望“邦有道”而反复提及。如同恨铁不成钢,总是说要去国离乡,却始终心怀天下未能释怀。或如他真的这样做了,则一定不会成为一代“圣人”。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朱晓鹏.论孔子的避世思想[J].河北大学学报,1996(3):71-78

[5]王晓凡.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看孔子的出世与遁世[J].工作思考,2009(6):209-210.

[6]熊燕华.《论语》中的孔子和隐者[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4(2):129-130.

谢静,苏州大学文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存入我的阅览室

上一篇:终结与延续:《上海的早晨》的“时间” 下一篇:浅析广西壮族地区鬼节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