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亟待提高

时间:2022-03-05 06:19:54

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亟待提高

摘 要:教师口头语言的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教师自己的不重视是一个原因,实际上,它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个人形象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呼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口头表达;教学效果

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经常和老师们在一起切磋,经常听一些老师的课。我总有一些感觉:我们老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实在不敢恭维,现状堪忧。

记得还是去年的一个上午,我去听了一节数学公开课。我的专业是语文,我完全是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身份来看待这节课。课上,这位老师的表现让我不得不产生一些想法。我记得他讲的是方程的应用。在复习这一环节的处理上,说了一些在我看来都明显存在错误的话。数学是非常讲究逻辑性的,数学公式的表述是极其严密的。我不知道学生是不是和我一样的感受?事后我也和同行的老师交流了我的看法,他们表示沉默。因为他们也知道,要想找一个很称职的、表达能力强的数学老师很难!

昨天上午,我又听了本组的一位女老师的课。我在课后和校长进行了交流,校长和我有同感:觉得她的课进步很大,后生可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还有一点,我没有说,那就是这位老师的口头表达问题不小。首先,作为一个青年老师,性别、年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充满感情、充满磁性的语言几乎没有,没有激情,所说的基本上是教材、教参上的现成结论,很生硬、很空洞无味,没有自己的东西,对于学生的回答,也是一片肯定的程式化的语言,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新鲜感。要知道,这次她上的是《紫藤萝瀑布》,是很动情的一篇文章,语言的美点应该洋溢出来。其次,口头禅不少,“这个”“那个”“那么”用得太多、太滥,让我想起了以前村干部作报告、开会布置任务时的情景。词汇贫乏,文味干瘪。像这节课开头讲述的季羡林为学生看包的故事,本来很动人,由她讲来听着觉着很难受,没有美感、没有感染力。这也许和我的要求过高、期望值过大有关。

再看看我们平时所接触的老师,我基本上是明白了他们为什么口头表达能力如此。要说油嘴滑舌、插科打诨,他们倒是张口就来,如行云流水。但是,他们的肚子里墨水有多少呢?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之中认真读过几本书、在自己的语言修养上下过深工夫的有几个?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今人说,慧心秀言,全凭教师的功力;厚积薄发,全赖教师的修养。我们当中,有人年纪轻轻就吃老本,上课靠着一本教参,照本宣科。他们没有危机意识,缺少打造自己这个品牌意识,大多是靠“混”过日子,不求上进的不在少数,业务上拿得出手的绝活很少,专业成长很慢,嘴皮子念的尽是“歪门邪道”“旁门左道”,就是不想在自己的内功上着劲。

作为个人,我无权也无力去改变现状,我只是担忧,只是“杞人忧天”,只是痛苦。有时我也在想,假如你们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连说话都文理不通的老师,该是多么的不幸运?对比我所听过的省级、国家级优质课上老师的表现,我真羡慕那些有幸在这些老师手下读书的学生,他们真是幸福!我想他们的每一堂课都会有一种满足感,都会如沐春风、如饮琼浆。学生自己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些老师实在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

中国古代《学记》中对教学语言的艺术标准是: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教师的语言,它能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影响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而知识的信息通过语言输出,学生主要依靠听觉(也可转化为视觉)接受,这些决定了教师口头语言具有重要作用:它虽然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不是灯,却能点亮心灵;不是钥匙,却能开绪记忆,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教师的口头语言和教学效果有着莫大关系,也直接影响教师的个人形象。在课堂上,氛围的营造、传播的内容、受众的特点,这些都有赖于教师对自己口头语言的运用。古人说,锦心绣口,教师出口成章,脱口即秀,一如己出,全仗老师自己对口语的烂熟于心和运用之妙。

问题是明摆着的,可有谁来大声疾呼并提出硬性规定来促使老师们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呢?

我期待着教育主管部门能有一些硬性规定,让我们的老师真正在口头表达上下工夫、动脑筋、见实效;

我期待着我们的老师能自觉,能警醒:你是吃张口饭的,你的门面功夫直接影响你的形象,你的授课效果。这是你的分内之事,题中之意,不要让学生在课后说三道四,不要让学生听你的课觉着是遭罪、是晦气、是倒霉;

我期待着社会能给我们的老师以成长的空间、时间,对于老师的不完美,既要宽容、谅解,也要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更快地成长。

老师们,为了自己这碗饭端的更稳、更好,请自觉地行动起来,为完善自己的形象而努力奋斗吧!

参考文献:

张建兵.中学语文教与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功能.2008(2).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下车中学)

上一篇:巧问出高效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