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帝的一天

时间:2022-03-05 02:34:43

御门听政——无论寒暑,门洞里办公

清代的皇帝14岁开始亲政,以皇帝的身份开始处理国家大事了。那么身处紫禁城中的皇帝,一天之中都做些什么,让我们看看他们每天活动的时间表。

寅时(3—5点)起床

清代宫廷的生活起居延续入关前满洲民族的习惯,早睡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今天我们大多数人不同,清代皇帝起床的时间是比较早的。起床之后要梳洗打扮,尤其是辫子要打紧打好。根据之后参加活动的区别,穿用朝服、吉服、便服、行服等不同的冠服,佩戴不同的服饰,有时一天要换几次。穿戴停当,或喝一碗羹汤,如乾隆常常喝银耳燕窝汤,然后上朝办公。(图1)

卯时(5—7点)御门听政、引见官员

御门听政,清代早期地点在太和门,厅堂宽阔,气势庄严。但与顺治、康熙居住的乾清宫距离都比较远,皇帝来往费时不便,康熙时改在乾清门,一直延续下来,称为乾清门听政。乾清门听政开始的时辰,初为卯时,一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即早5点至7点,卯正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早晨6点钟。对于居住在紫禁城之外的大臣们来说,从家里出来,或骑马,或坐轿,到午门外集合等候宣召,再步行至乾清门,家住得近的也得两个多小时,路远一点的,三个多小时也很正常。这样怕是夜里两三点钟就得起床了。夏天还好说一点儿,冬天实在是受罪,特别是年岁大的老臣们,确实是受不了。(图2)

康熙是位颇能体谅下属的皇帝,看到大臣们的确辛苦,下了一道很人性化的谕旨:

“朕御朝太早,各官于四五鼓趋赴朝会,殊为劳瘁,自后,每日御朝听政,春夏以辰初刻,秋冬以辰正刻。”

皇帝发了话,春夏两季,上朝时间推迟一个小时,辰初,即7点来到即可。秋冬时节,更推迟两个小时,辰正,即8点正式上班就行了。

在敞开的门洞里听政,条件真是有点儿艰苦,夏天还好说,不过天气炎热一点儿,虽然是长裤长褂外罩袍服,个个都是缅甸的奈温(耐温)将军,好在上朝时间较早,也还不难忍受。到了冬天,滴水成冰,寒风凛冽,虽然御座后边拉起一道布幔,前面放上两个炭火盆,也不过聊胜于无,该冷还是冷。为避免皇帝批字的墨汁冻住,内务府特别制作了一方暖研,砚台下边是一个景泰蓝的铁盒,注入开水给砚台加温,避免墨汁结冰,拉不开笔。(图3)

天寒地冻,君臣议事,最好是直来直去,长话短说,速办速决。康熙十二年的一个冬天早上,20岁的康熙皇帝在乾清门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一位叫苏立泰的郎中,奉派去治理河道的总督王光裕处,调查了解情况回来,向皇帝汇报,说“我奉旨向河道总督王光裕传达皇上谕旨,王光裕奏报说,我不过一个小小官员,承蒙皇上特别恩典,选拔我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不料刚说到这里,康熙就打断了他的话,斥责这位郎中,说“你说的这些都是套话,不必再说了。把你看到的河道治理情形如实报告。”苏立泰不再罗嗦,把他视察河工绘制的画图进呈皇上阅看,并报告河工治理的情况。

御门听政,始自顺治,成型规范于康熙,虽然一直延续到道光朝,但逐渐疲惫,到了咸丰时,常常托辞身体不适,不再临朝,乾清门也就不见了皇帝的身影。

热锅、热菜、冷拼、汤,皇帝的正餐吃什么

卯正(6点)早膳

听政时间推后,皇帝可以吃过早饭再上朝了。与我们现今一天三顿饭不同,清代皇帝每天是两顿正餐,上午6点早餐,下午两点晚餐。两餐之间相隔太久,中午加一餐茶水、小点心。晚饭后至睡觉前,也有茶点可用。如此,清宫的饭食实际上是分四次进食,多餐少食,按现在养生健身的标准来看,还是挺科学的。

清朝皇家兴起于满洲,饮食上带有浓重的关外特色。主持宫廷膳房的厨师大多是清初入关前的汉军旗人,这些人做的饭菜基本上是辽沈一带的汉族风味,加之满族先祖崇尚打猎,所以菜肴中少不了野味,如鹿肉、狍子肉、野鸡、野鸭,家畜肉类以羊肉居多,其次是牛肉,猪肉最少。家禽中鸭子用得最多,其次是鹅、是鸡。另外菜也好,汤也好,几乎都少不了燕窝,此外口蘑、冬笋也不少见,烹调方法以炖为主,食材、菜式并不能算多,甚至有点单调。

以乾隆四十八年正月《膳底档》的记录为例,一月之内,乾隆所用食谱如下:

主食共计47种。大致为:粳米干饭,大小、花样不同的各式馒头、花卷,各种红米、白米、靡子、枣面面糕,荷叶饼,鸭子口蘑馅、鸡肉馅、羊肉馅、韭菜馅的包子、烧麦、饺子、烫面饺子,拆鸭烂肉、燕窝鸭腰、燕窝八鲜、燕窝鸡丝等各种汤面,小葱猪肉馅火烧、各种点心,饽饽。

菜分三种:

一为热锅,尤其是冬季,热锅必不可少,有47种。其中鸭子占了大半,如:燕窝口蘑火薰白鸭子、红白鸭子炖白菜、糟鸭子糟肉、葱椒鸭子、挂炉鸭子、燕窝莲子鸭子、肉丁酒鸭子、山药鸭羹、红白鸭羹。再有就是肥鸡烩大丸子、肥冠肉、肥鸡火熏白菜头、肥鸡油煸白菜、炒鸡丝大炒肉、炒鸡丝肉丝海带丝、酸辣羊肠羊肚、葱椒肘子、酒炖羊肉豆腐丸子及杂脍等等各种热锅。(图4)

二为热菜,59种。除了炖就是炒,多半也少不了燕窝、鸭子,如:燕窝白鸭丝、燕窝冬笋白鸭丝、燕窝口蘑白鸭子、燕窝鸭腰锅烧鸭子、燕窝冬笋锅烧鸡、燕窝口蘑肥鸡、燕窝火熏肥鸡,鹿筋拆肥鸡、肥鸡拆肘子、鹿筋酒炖羊肉,还有烧狗肉、炒木樨肉、万年青酒炖肉、鸭子东坡肉、酒炖东坡蹄、鸭丁炒豆腐、鸭丝炒菠菜、鸡蛋鸡丝炒菠菜、什锦拆鸭子肉丝水笋丝、炸紫盖、扒烂肘子、摊鸡蛋、小葱摊鸡蛋、醋溜鸭腰、大杂烩及羊肉片、羊肉丝、羊肚丝等等。

三为冷拼,计26种。如蒸肥鸡鹿尾攒盘、蒸肥鸡烧猪肉攒盘、蒸肥鸡炸羊羔攒盘、清蒸鸭子鹿尾野猪肉攒盘、清蒸鸭子羊肉卷攒盘、蒸韭菜挂炉鸭子攒盘、烧狍肉攒盘、百果鸭子攒盘、苏造肉攒盘、苏造鸭子肘子肋条攒盘、五香鸡丝冬笋挂炉鸭丝咸肉丝醋烹绿豆芽攒盘、咸肉、野鸡爪、银葵花盒小菜、银碟小菜等等。

汤有7种,鸡丝燕窝汤、燕窝三鲜汤、燕窝红白鸭汤、豆腐汤、羊肠羊肚汤等。

47种主食,47种热锅,59种热菜,26种汤,是乾隆一个月饭菜样式的总量,每天换着样吃。皇帝用膳每顿多时十几个、二十几个菜,少时不过6个热菜,一两个汤,一两样主食。

上一篇:美国各州档案馆的电子公共服务:分析与借鉴 下一篇:油田档案编研工作方法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