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创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2-03-04 05:00:23

中职语文创建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

【摘要】语文课教学在中职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增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创建高效开放的中职语文课堂,使学生不但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还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 高效课堂 综合素质

中职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基础,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以及“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立足教材,渲染气氛

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中的佳作美文,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善于抓住课文中的每一个真善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运用文本,创设活动情境,体味人物的形象美。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兴趣得到诱导和培养。

比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

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面露喜色,气氛活跃。情感得到了升华。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谊,还可以让人如沐春风,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增强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使语文的课堂教学不呆板,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设计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精心安排的导入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迅速进人角色,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形成良好的心理动态,为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作引线,成为教学的先导。以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教师在上课开始用极短的时间,既出示了学习目标,又激发了学习兴趣,有时还设置了思维的荒漠,诱发了好奇心及求知欲。语文课导语设计必须吻合课文意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注意力。

如教学《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一课时,教师说:“常言说,听其言,观其行,这是了解人的方法。其实了解人不光要听言现行,还要猜出他心里的想法。想不想用这种方法去了解‘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啊?”一个问题统领了全课,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气氛浓烈,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

三、以生为主,教师引导

蕴含丰富人文性的语文课同时也是一门工具课,需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从另一方面来说,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认识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想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一个“训练”过程中去,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训”指教师的教导、指导; “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训练有利于技能的掌握。教师需积极示范,引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

语文课堂上,教师一要让学生好好读书;二要设计并组织好阅读操作步骤,领着学生去实践,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到训练过程中。对于难度不大的课文,可采用学生自读、思考、质疑、讨论,老师只作重点指导的教法。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记忆。对于中职生而言,在设计相关训练时,需要把握难易度,更要讲究问题设置的层次性,以便尽可能让绝大数同学体验到成功与收获的快乐。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四、学会小结,体会哲理

学生每学完一篇文章,免不了有些感慨、启示和收获。老师每教一篇课文,不是为了让他们了解一个故事情节或者写作目的就行了,而是让他们能够从一个放事拓展到更多的故

事、更多的社会现象、更多的人生哲理等等。

比如陆蠡的《囚绿记》一文,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写作特色,更是从琐碎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本文讲授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感受以及所受到的启发。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了解常春藤的生长特性。也让学生了解到了现实生活当中也有一些人或物的品性和常春藤的个性一样是不可改变的。如果老师此时能够及时把他们的想法进行正确地引导,鼓励他们把想到的东西化作语言编织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或者五彩斑斓的梦想,于是我们便会发现学生有时候能够让我们感悟不少人生的真谛,同时还能够成为我们工作中的良师益友,更能够让我们看到生活中最光彩的一面。

五、开展实践,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我们的教学要摆脱纯粹的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的触角要向课外延伸,要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更能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这一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认同,而且被广泛地运用于具体的教学中。

如我开展了一系列的竞技比赛,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比赛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为了在比赛中大显身手,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复习与运用中来,这样在比一比中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运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结语

总之,中职学校教师要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给相对沉闷的中职语文课堂注入活力,真正创建高效开放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 林国兰,中职语文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11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浅析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