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补益剂对老年血管抑制性晕厥患者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04 04:24:58

中药补益剂对老年血管抑制性晕厥患者疗效观察

【关键词】老年;不明原因晕厥;中药;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314-02

老年患者的晕厥多数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有统计显示[1] 不能确定原因的晕厥约占的38% ~47%,心源性晕厥患者中>60岁者占53.3 %,非心源性晕厥患者中占21.7 %。虽然老年患者晕厥的死亡率并不高,但会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产生较大压力,对治疗和护理措施产生不信任甚至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分析晕厥的相关发病诱因并寻找相对有效的干预对策,不仅可以提高医护水平,还可以对本病症进一步深入研究积累临床经验和资料。本文通过对近年来老年住院患者血管抑制性晕厥的病因分析及应用中药补益剂治疗的效果观察,来探讨此类病症的有效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者,均为2007-10~2011-8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男4例,女11例,年龄61.5~75.3岁,病程1~4年。以冠心病诊断收治7例,以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收治4例,以脑梗死收治2例,以慢性胆囊炎收治1例,以颈椎病脑供血不足收治1例。所有患者均有晕厥发作,发作频率15~47d。患者自诉发作诱因中,情绪波动5例,睡眠不足5例,食欲下降或进食与日常不同食物11例,进行体力活动7例。发病年龄55~60岁8例,60岁~75岁7例。发作前症状均为胃胀或腹痛,继而恶心或腹泻、大便失禁与头晕,全身无力,出汗,晕厥同时同现,发作后症状以大汗淋漓、乏力、头晕、嗜睡为主,无肢体功能障碍、短暂记忆缺失等神经功能障碍,无心律失常发生。

7例晕厥发作后测到血压有短暂下降。所有患者晕厥发作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部及颈椎影像学检查、血液生化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粥样硬化斑块,但均未见严重狭窄,前庭功能检测均未见异常。11例以食欲下降或进食与日常不同食物为主要发病诱因患者行胃肠镜检查,其中浅表性胃炎4例,胃窦部糜烂2例,胃息肉1例,肠息肉3例,胃癌术后残胃炎1例。视力检查8例患者轻度白内障,其他患者视力无异常。所有患者因均为老年故均未做颈动脉窦按摩试验。

所有患者对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服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物,如谷维素等,并对胃肠系统疾病等给予相应处理。所有患者治疗3周后仍有1~2次晕厥发作。诊断为血管抑制性晕厥。

1.2 方法 (1)继续针对患者基础疾病进行相应治疗,护理。(2)中医科汇诊,认为患者主要因年老体弱,久病损伤,本已血气不足,遇失眠、劳逸失度、情志失调,或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致一时气机紊乱,脉络弛缓,清阳不升,脑失血养而致本症。治疗以补气养血,益气固脱为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1次/d,静脉滴注。脾气虚证明显的11例患者给予加用补中益气汤口服治疗。20d为1个疗程。

2 结果

第1个疗程中有3例各发作1次,第2个疗程无1例发作。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所有患者治愈出院。所有患者通过复诊,电话询问方式随访6个月,其中2例于6个月内各发作1次,其余均未发作。

3 讨论

血管抑制性晕厥,也称为血管迷走反射性晕厥或Gower氏综合征,是因周围血管阻力急骤降低,导致短暂而广泛脑缺血,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意识丧失[2]。此病报道以往以年轻女性多见,诱发因素以疼痛、恐惧、情绪紧张、过度疲劳或晕血、晕针等,且发病时症状比较典型,容易诊断和判断预后。近年来临床上老年血管抑制性晕厥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老年血管抑制性晕厥的诊断和治疗的难点在于,老年人常有基础性疾病存在,甚至是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晕厥直接病因是发生一过性的“脑贫血”,但在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在情况下,难以轻易确定是心脏或脑部本身器质性病变,导致心脏排血量降低,血压下降,还是各种诱发因素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周身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导致的脑贫血。另外,此类患者常服用一种或多种可以引起血管反应的药物,因此还必须排除药物引起的可能性。

分析本组病例发病情况,自诉饮食失调为诱因的占到73%,这可能是老年人体质虚弱,加之有基础疾病存在,饮食方面稍有异常即可影响整个身体状况,促使晕厥发生。虽然从晕厥发作前后各系统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基础疾病并没有发作和加重,但因为观察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还不能确定频繁的晕厥与基础疾病是否相互影响及影响的程度。所以作者认为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患者频繁晕厥发作,即使诊断为血管抑制性晕厥也不能认为是单纯的植物神经失调,应当考虑是几种疾病产生的生理损害与相应诱因共同作用导致的病症。因此,对此类患者必须强调整体治疗和护理,仅从一方面或几方面病因或诱因控制病症发作难为达到满意效果。

中医治疗的优势是注重整体调节,实验研究显示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这类的中药补益剂可以明显提高实验动物机体抗损伤及恢复能力[3-4],应用于均具有抗休克,抗心律失常,强心,调节免疫和抗炎等多种调节人体整体机能的作用。用于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可以提高其整体抗生理性损伤能力,这可能是本组患者应用中药补益剂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赵京丹,张萍,张怀勤. 20例不明原因性晕厥住院患者临床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6):41.

[2] 武成斌.血管抑制性晕厥[J].医师进修杂志,1985;3:20-21.

[3] 赵明,谷腾飞,蒋鹏.参麦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中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江苏医药,2012;38(8):892-894.

[4] 万东君,罗晓红,张新宇,等.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龄MODS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55-1256.

上一篇: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进展 下一篇:肝脏外伤21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