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怎样不衰弱

时间:2022-03-03 03:05:30

神经怎样不衰弱

神经衰弱到底是什么病?

神经衰弱是神经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神经衰弱约占内科门诊人数的10%,占神经精神科发病人数的40%。有关资料表明,神经衰弱多起病于青壮年时期,其发病率在15~59岁人口中为12.58%,在各类神经官能症中占56.7%,城乡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神经衰弱的表现多种多样,常见表现为:睡眠障碍(入睡困难、中间易醒、早醒、睡眠不实、昼夜不眠)、头昏、头痛、心跳过快、烦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精神疲劳、多汗、四肢发冷或发热、食欲不振、腹胀等等。这些表现均属自己的主观感觉,去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任何阳性体征,也就是说人体各个脏器没有病变,医学上讲不属于器质性病变。医学上将患者的这种主诉与客观检查不相符的现象,称之为功能性疾病。凡有上述表现的患者,临床上常诊断为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护理

由于精神负担过重、不注意劳逸结合、脑力劳动过度疲劳,可发生神经衰弱。本病多见于脑力劳动者,主要症状是脑力与体力容易疲劳,工作与学习效率减退,常伴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烦恼、头昏脑胀等表现。

护理要点

患者应端正对疾病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必要的顾虑。

努力查明与发病有关的心理因素,并加以解决。

注意劳逸结合、用脑卫生和睡眠卫生。

参加体力劳动和从事体育锻炼。

药物的对症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神经衰弱患者的治疗

患者应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应查明发病原因并加以解决;

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

患者应参加体育锻炼和劳动;

患者应及时治疗。

为什么神经衰弱多在青年人中初发?

青年人由于欲望强,生活经验少,生理心理发育旺盛和不稳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产生心理冲突而难以缓冲和解决。加之青年人正处于由家庭到社会的过渡阶段,要独立适应不稳定的环境,很可能会遇到一些精神上的刺激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个体锻炼得不够坚强,先天素质又有某些弱点或缺陷,更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冲突,引起情绪障碍而导致神经衰弱的发生。

(责编:立明)

上一篇:跟“痘痘”斗斗 下一篇:优质营养宝库(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