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微创业策略研究

时间:2022-03-03 12:37:51

“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微创业策略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推进,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及广泛运用,微创业越来越被社会公众认同。本文将对高职在校生微创业的项目选择研究基础上,得出高职大学生微创业的策略,为高职创业教育提供指向,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等提供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互联网+高职大学生微创业策略

一、概念界定

(一)微创业

本研究界定为:包括业主本人在内,雇员人数5人或以下,启动资金5000元以下的成本或零成本、闲置资金,利用业余时间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活动,或利用微平台、网络平台进行新项目开发与实践的创业活动。

(二)微商创业

微商,是在网络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网络商业模式,也是一种微电商的表现形式,主要以微信、微博、微商城、微店等一些自媒体微载体,以移动互联网微基础,从而展开服务营销等商业活动,获取一定的利益。也就是说,微商不仅仅以微信微平台,还可以通过微博、QQ、博客等自媒体进行。微商创业就是个体或者企业利用这些平台而经营的一种形式。

(三)“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是创新 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新业务模式。“互联网+”业模式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网售创业、微商创业、加盟知名网站、网上专业微服务。“互联网+创业”模式灵活,与传统的创业模式相比,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支持,且依托网络为平台,比较适合在校大学生创业。

二、微创业项目模式选择

(一)“互联网+”创业

互联网+”创业模式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即网上开店,也就是网售创业;二是以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为主要经营工具的“微商”创业,这两类创业基本上是零成本,门槛低,风险低,见效快,是目前很多在校大学生的首选;三是在淘宝、阿里巴巴、当当、亚马逊等知名网站,加盟经营,利用这些加盟网站的货源和销售渠道,进行商业营销;四是网上专业微服,在校大学生利用专业优势,比如网站设计、网络平台构建、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系统软件开发等方式创业,这种模式比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兼职创业

在校大学生兼职创业途径很多,如摆地摊、促销、校园等,这些工作看似低端、辛苦、但往往是最好的实践路径。

(三)工作室创业

“书法、漫画设计工作室”,录音工作室、形象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服装设计工作室等在高职院校逐步涌现。这种以依托学校专业优势或自身专业特长的工作室创业模式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阵地。

(四)加盟创业

连锁加盟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运作模式,是指主导企业把自己开发的产品、服务的营销系统(包括商标、商号和经营技术等方面),以营业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店的规定取悦的经销权或营业权。这是一种很受在校大学生欢迎的创业模式。

(五)服务创业

现代服务业大致可界定微“不生产商品和货物的产业“,大体相当于第三产业。如教育培训、餐饮服务等。

(六)创意创业

哲理告诉我们,一个点子就可以成就一项事业。这种凭借创业、点子或想法创业的方式就是“创意创业”也叫“概念创业”。一般创业方向有产品设计、广告设计、系统软件开发等。

三、高职大学生微创业策略

(一)对提高创业创新能力的政策支持

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政府整体性支持划。首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方向应做出明确的定位,有政策性文件,比如云创业平台下的科技型企业的目标是开发出全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其次,从政策上加强互联网创业的优惠力度,给出项目创业的优惠条件,特别是享受政府资助和专项资金的权利,提高其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第三,建立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体系是全国性的或省级,便于统计结果的全面性,调查研究也有代表性。

(二)融资贷款政策支持

要重点解决在校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必须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机制,采用多种方式,努力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支撑体系,进一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从微创业成功发展的经验上看,政府必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政策扶持来解决在校大学生、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有针对性的建立一套解决在校大学生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必须加强信用体系和担保体制建设,从制度上逐步建立起银行、企业担保机构相配套的信用管理体系;其次建立融资担保体系;第三,设立财政专项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三)财税政策支持。财税方面的优惠,对大学生微创业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将大学生微创业及小微企业财税优惠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大学生创业享受优惠提供权威的法律依据。其次,要实行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否则大学生享受的优惠就会变成“空中楼阁”。

(四)法律保障与政策弥补

任何创业都需要特定的法律依据做保障,尤其是在校大学生,“一有三无”的特征很明显、很突出,没有法律保障,创业就又能失去准绳。首先,针对当前国家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尤其是微创业还未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政府可以依据当地的特色去弥补:比如平衡创业资本流向问题。其次,政府应尽早出台大学生创业促进法,激励创业,合理分配产业布局。

总之,微创业是一种新兴创业模式,起步晚,发展快,单靠在校大学生自身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政府有关政策、资金的扶持,需要学校的引导教育、家庭的支持、学生的自身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志刚.高职在校生微创业研究.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2]张可.大学生创业政策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互联网+”时代高职大学生微创业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6ZXJYB010)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货物所有权转移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下对农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