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时间:2022-03-03 07:56:22

主动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而非被动的、呆板的、因循守旧的,学生的学习应该充满主动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调动学生一切非智力因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主动学习 初中数学 教学境界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个人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很多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由于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每次课的学习目的,即课堂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其次要向学生解释本堂课学习内容的价值,即现在所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实践有何联系,对学生今后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教师还应该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达到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唤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开发学生主体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注意课堂节奏层次的调控和因材施教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问题设置认识了解新知识,再让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就会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也要有较高的艺术性,要分层次、分种类。一类是基本练习即巩固新知识的题目,类型与例题类似,直接运用本节的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正确解答;二类是中型题目,这种题目新旧知识结合,较基本练习难一点,练习前可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对下游学生要“扶”一下;三类是综合练习,这种练习灵活性和技巧性较大,考查知识点多,覆盖知识面广,要提前设计好分散题目难点的变式练习,降低题目难度,对中下游学生采取“扶”和“拉”的方法,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果子,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达到“课进行,趣更浓”的效果。课堂上老师还要故意在学生易误处设“陷阱”,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给学生更多的探索时间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改往日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自主性的学习活动。抓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和好动的天性,利用学生动手实验,物化了那些抽象、概括的数学概念、定理,学生通过自己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来做实验,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学习自然就更认真了。课堂的气氛活跃了起来,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索也就随之而来,这就改变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张课桌一支笔的模式,它把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这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真正成了学习活动中的主人,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操作。他们同时也是知识经验的传播者,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加以解决:通过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充实了研究特殊三角形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主体意识,提高了探索能力。

四、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艺术性

在教学中,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较高的艺术性,要分层次、分种类。一类是基本练习即巩固新知识的题目,类型与例题类似,直接运用本节的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正确解答;二类是并新旧知识练习,这种题目新旧知识结合,较基本练习难一点,练习前可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对潜能生要“扶”一下;三类是探究练习,这种练习灵活性和技巧性较大,考查知识点多,覆盖知识面广,要提前设计好分散题目难点的变式练习,降低题目难度,对中等生、潜能生采取“扶”和“拉”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提供学生学习成果反馈的间隙,使饱尝到成功喜悦的学生,更进一步向高层次提高,也为失败的学生创造一个成功机会。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果子,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达到“课进行,趣更浓”的效果。课堂上老师要故意在学生容易错的地方设下“陷阱”,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让学生有“个性”

教学本身就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个性差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气质的学生因人施教,对“兴奋型”学生可采用“以忙制动”、“以动制动”等方法。根据他们反应快,愿意表达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让他们操作、演示.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拉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算理,分析算式;让机灵沉着又稳重内向的“安静型”学生说一说别人讲得对不对,并加以补充等等。这样围绕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气质差异因人施教,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使他们的长处得到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有其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帮助他们建立兴趣小组,利用数学园地开辟“请你攻擂”、“一题多解”等栏目,推荐不同解法,展现独特见解,定期组织讲座、竞赛等活动;既要根据学生个性差异的相似性进行分组活动,又要留有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构成了数学学习的整体,保障了学生的潜能、特长有施展的空间。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祖国培养合格人才。

上一篇:优化初中语文情景化教学 下一篇:让物理课堂充满探究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