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时间:2022-03-02 05:30:04

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一、上课要有针对性,坚持教学与学法的统一

教学的目的是教好学生,教学生学好。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教得好坏是通过学生的学来体现出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凡是备课好的,教课好的,首先是他们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底子,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劳而无益,因而加强针对性,备语文教学之所需、教学生之所需,这是教学最优化艺术的一个方面。

要加强针对性,就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有的教师认为,备教法是理所当然的,备学法就似乎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自然掌握学法,无须教师专门指导。其实不然。常言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学生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亦步亦趋,永远跟着老师学,而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觉习惯,具备自觉能力,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奏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二、备课突出计划性,坚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备课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好一堂好课,要设计好一堂课就必须突出计划性,一堂课整体上如何安排,局部与整体如何协调,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如何统一等都要事先安排好。以免上课时手忙脚乱。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安排好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谓内容是指教材中的具体知识,课堂教学要实现的具体目标;而形式则指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在内容方面,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重点讲,哪些略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弄清教材内容如何剪裁,教学主题如何呈现,课堂练习如何设计,缺漏内容如何补讲;课前要做到教学内容准备充分,课上只把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其余只在学生质疑时再给予解释,这样定会提高教学效果。

三、把握课堂这个重要的环节

首先找准一堂课的切入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要讲艺术,根据不同类型体裁的课文,在深入把握其思想内涵,艺术特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目的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开课的形式新颖,做到在开课的过程中创设激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点拨给学生思维求异的方法,用生动有趣的情境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住学生,使他们的思绪缓缓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学《骑车畅游紫禁城》一课时,开课时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有关紫禁城的知识。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积极,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感悟。课文中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只有在教师层次清晰、条理明了的引导下,反复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重点词语和句子,深入作者情感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才能真正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朗读,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课文描写的场面、人物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会逐渐鲜活起来。在读中既培养了读书能力,也为语言表达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骨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的这段精辟描述,是朗读感悟的实质。最后,围绕课文进行拓展延伸。在语文课上,如果只是进行研读、品位,还是不够的,还要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又能够带领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

四、 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诌”,这些名言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阅读过程是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阅读给人以智慧,给人创造力。著名美术家吴为山说过:“读书的宗旨是使自己进步,恰如聆听大智大贤的教诲。”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加以方法上的指点。在教师指导和推荐下,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阅读就仿佛是一粒火种,只要时机适当,足以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因此,我们要注意鼓励学生。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丰沛的水源。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力争读透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文字,掌握技巧,从而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使鉴赏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修养过程。作为一名学生,能独立阅读非常重要。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家长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学生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经过反复构思,我设想了一套 “天天阅读计划表”。动员家长参与, 适时给学生布置适量的阅读任务。

提高语文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这只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点点实践总结而已,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是我一直深思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我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下一篇:试论语文教学中应如何结合课外阅读与课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