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有效生成,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时间:2022-03-02 04:53:59

关注课堂有效生成,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摘 要: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对于如何处理课堂中意外生成,构建有效课堂,做了详细地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错误;意外

一、淡化预设,促进生成

新课程来了,教学理念变了。由于各人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对新的教学理念做出的解说和诠释也不同。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时时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中按部就班地展开,在引领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内容的时候,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学生质疑摆在教师面前,面对这些“意外”,我们不应该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当好一个促进者和引导者,积极有效地进行调控,促进更精彩的生成,使书本知识更深化。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时,小芳有一堆画片,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她还剩下25张,小芳原来有多少张画片?很多同学是从倒推的角度去思维,有个学生利用画图的策略去解决。我先肯定了这个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真是好样的!接着以学生即兴生成的这个问题为生长点,用这种方法来促进倒推的理解。抛弃原先预设的方案,是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这一资源促进对题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体验思考的快乐,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对话中,教学内容已超越文本而生成更为深刻的内涵了。

二、善待错误,引导生成

三、巧用意外,放大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课中所有的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作出不知不觉的变动。”这应该是教师面对“意外”生成的认识和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如,笔者在学生熟练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情况下,安排一个口算比赛,有位同学频频获胜,学生对他的计算速度感到惊讶,这位同学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观察得数的个位数比加数少1,我追问:少的1跑哪去了?这样,学生从“凑十法”中悟出了“9加几”的特殊规律。面对课堂出现的这个“意外想法”,我们要及时捕捉和利用其中所蕴涵的有价值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并去做及时灵活的应变处理,这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

课堂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的场所,在课堂中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常常会提出很多超越文本看似“刁钻”和“另类”问题,但这些问题却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而可以开发成难得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善于思考。作为教师,要运用我们的教学智慧,敏锐地捕捉精彩瞬间,把这些“节外生枝”转化成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生成”的花朵得到绽放,以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M].北京:教育研究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上一篇:让低年级孩子快乐地识字 下一篇: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