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和代际特征

时间:2022-03-02 04:23:03

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和代际特征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具有价值追求的自我性、时代进取性、发展变化性、双重边缘性等特征。本文概括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演变过程,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代际差别,并具体对其特征进行了逐一阐述。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内涵 代际差别 特征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称谓,并且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

农民工内部因代际变化而产生的新群体,目前学术界存在着多种表述,如“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第二代农民工”、“青年农民工”、“新型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新农民工”等概念。这些概念彼此之间交叉重叠又有区别,因此有必要作一些梳理,厘清“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内涵。

最早产生的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这一概念,由学者王春光于2001年通过调研提出,即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长和受教育于80年代,于90年代初外出务工的农村流动人口。此后,这一概念被学者广泛使用并逐渐演化为新生代农民工,但他们在界定这一概念时却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还不是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而是介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代表人有彭静、周文英(2006)、许传新(2007)。我们认为这不符合王春光教授的本意,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在王春光教授调研中表明,已存在一些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将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从农村流动人口中甄别出来。如“年代与年龄特性:20世纪80年代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现在平均年龄已经达到30.86岁,而90年代外出的农村流动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2.99岁;教育特征:新生代比第一代接受了更多的学校教育;务农经历与务农时间:新生代比第一代曾务农的人数要少。外出动机:新生代的外出动机发生很大的变化,已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经济型转到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或者生活型”。这些足以说明新生代农民工不是介于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过渡性的农村流动人口,而是已具有明显群体性特征的新一代农民工。这一观点在刘俊彦的《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蔡禾教授主持的课题《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阶段性成果《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性探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等文献资料中都得以印证。

“第二代农民工”是由刘传江、徐建玲等人从人口学和经济学视角提出。“第二代农民工,是相对于改革开放后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从农业和农村中流出并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第一代农民工而言的,具体指的是1980年以后出生、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

针对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称谓的状况。本课题研究人员主张用“新生代农民工”来统称农民工新群体,并且把它放在新世纪大背景下理解,赋予它新的内涵。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不能简单等同于“第二代农民工”。作为特定时期的特殊称谓,应包括“第二代农民工”和“第三代农民工”在内。

现在距离2001年王春光教授的调研已过去十年。这期间,农民工群体的规模、年龄结构又有所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其中,16―30岁的61.6%。据此推算,2009年外出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8900万左右,如果将8445万就地转移农民工中的新生代群体考虑进来,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这说明,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不仅有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还有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如果以每隔10年作为一代来计算,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算是“第二代农民工”,9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算是“第三代农民工”。那么在21世纪初期,第三代农民工正在加入新生代农民工的队列。“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三代农民工”在外出就业动机、劳动权益的诉求、职业角色的认同、对务工城市的心态等方面共同点更多,与第一代农民工则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课题研究人员认为应该把“第二代农民工”和“第三代农民工”统括在“新生代农民工”范围之内,借此达到区分新、老农民工的目的。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既有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又有农村新生代农民工。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已返乡务农,但仍有一部分人留在城市继续打工,他们的子女自小跟随父母一起外出,在城市上学,长大后在城市务工,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出生、成长于城市,但户籍仍然是农村户籍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与在农村出生,长大后才去城市务工的农村新生代农民工,一起构成“新生代农民工”。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复杂的,既有在农村出生、长大的,也有在城市出生、长大的。用“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不能准确清晰地反映农民工新群体的来源,而采用“新生代农民工”概念则能准确清晰地反映农民工新群体的来源。

总之,“新生代农民工”应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30岁以下,于20世纪90年代起外出务工,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包括第二代农民工(80后)和第三代农民工(90后)在内的新时期青年农民工,既有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又有农村新生代农民工。

二、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代际差别

1、文化素质的差异

尽管新生代农民工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相对老一代农民工,他们的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在新生代外出农民工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例,30岁以下各年龄组均在26%以上;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达到31.1%,高出农民工总体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

2、外出就业目的与状况的差异

老一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属于经济型动机,而新生代农民工外出的主要动机是见世面、谋发展。有调查显示,关于外出就业动机的,选择“干农业收入太少”的,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占42.2%,选择“年轻人该出来闯一闯”、“想外出打工增长见识”、“想出来学技术”的,80后的农民工中分别高达到50.5%、31.9%、26.2%。因此,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职业时,出现由繁重的体力劳动岗位向相对较轻松的行业扩展的现象。国家统计局2009年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比2004年农民工在这两行业的比重30.30%、21.7%分别上升了8.8和3.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建筑业的比重由2004年的22.9%下降为2009年的17.3%,下降了5.6个百分点。

3、文娱活动方式的差异

老一代农民工文娱活动方式较传统,大多为打麻将、打牌、看电视、与老乡、工友聊天以打发时间。对比而言,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娱乐休闲、新潮色彩更浓厚,逛街、逛公园、看电影、唱卡拉OK较多。尤其是他们对网络的喜好远远超过老一代农民工,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2006年的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中选择上网作为文娱活动方式的比例达到49.6%,而老一代农民工却只有10.7%。新生代农民工中网民比例差不多是老一代农民工的5倍。

4、利益诉求的差异

老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为的是更好地养家糊口,他们只要能按时足额领到劳动报酬就满足,视就业保障、社会保障、受教育或培训、利益表达、职业健康等其他权益为“身外之物”。而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外出务工没有来自家庭太多的经济压力,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就业环境,因此,在就业选择时他们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对权益的诉求也向更高层次发展:希望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希望获得基本的尊严与社会保障以及子女受教育的机会。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1、价值追求的自我性

市场经济环境的耳闻目染,催生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意识;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有条件寻求自身的发展;文化素质的提高,推动了他们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定位。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于老一代农民工,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丰富的个性,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事物进行认识和选择,更强调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根据社会的、市场的需求,动态地进行自我设计,积极追求个人价值。

2、时代进取性

新生代农民工处在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现代传媒与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他们时时刻刻感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形成多元价值观与开放式思维,成为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者;公民意识初步觉醒,富有“挑战”和“叛逆”精神;他们对于未来的工作、生活怀有美好的憧憬,倾向于融入城市,成为“新城市人”;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依靠自身实力,谋求自我的生存和发展。

3、发展变化性

新生代农民工年纪轻,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中,因此外出就业观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极易受外界其他因素影响;他们绝大多数未婚,即将面临着结婚、生子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也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3―5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社会阅历浅显,职业生涯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也存在较大的变数。

4、双重边缘性

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由农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从谋生手段来看,靠务工为生,看重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的对等,关注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工人特征;但是他们的制度身份仍旧是农民,作为农民的后代,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一部分农民的特质。他们离开了农村,却又被城市所拒绝。他们时时承受一种城乡落差的压迫和张力,游走在城乡的边缘,成了悬空的一代。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批准号09xks00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2] 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5).

[3] 王兴周: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性探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4]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5] 刘俊彦: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上一篇: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下一篇:论新时期策划人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