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员工绩效管理对策

时间:2022-03-02 02:01:04

当前员工绩效管理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创造经济和财富增长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是知识员工,知识员工不同于传统的劳动者,因为他拥有最有价值的资产——知识。知识员工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往往能帮助企业在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中赢得优势。但是大多数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之普通员工差。一些按传统管理方式的管理者总是试图说服他们,但是如果不能取得他们的认可,也只好请他们“走人”,而他们果真会头也不回地推门就走。更可怕的是,他们可不是回家,而是去竞争对手的公司上班,或是自己创业跟老东家打擂台。在企业同样如此,对于知识员工的绩效管理日益显得重要。那么,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做好知识员工的绩效管理呢?本文就着手于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

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价值增值的源泉,企业的生产工具、技术及流程的掌管开始转移到了知识型员工的手中,因而,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心。知识型员工能不能被有效管理,关键在于了解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和工作特点,结合他们的内在需求采取富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知识型员工有以下特性:

1.1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通过开展创造性工作来充分展现个人才智。

1.2 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远远大于物质激励。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让他们取得成就便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金钱和晋升等传统激励手段已退居次要地位。

1.3 劳动具有创造性和自主性。与体力劳动者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不同,知识型员工从事的大多为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在宽松的、高度自主的环境中工作,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不愿意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那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到物化条件的约束。

1.4 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与传统的体力劳动者不同,知识型员工尊重知识,崇拜真理,信奉科学,不愿意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会趋炎附势,惧怕权势或权威。相反,他们会因执著于知识的探索和真理的追求而蔑视任何权威。由于知识型员工掌握着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对上级、同级和下属产生影响,因此,传统组织层级中的职位权威对他们往往不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和约束力。

1.5 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知识型员工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的环境中从事创造性的知识性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甚至工作场所也与传统的固定生产车间、办公室环境迥然不同,灵感和创意可能发生在任意的、工作外的时间和场合。可见,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是很难实施监控的,传统的操作规程对他们毫无意义。

1.6 工作选择的高流动性。知识型员工由于占有特殊的生产要素即隐含于他们头脑中的知识,他们有能力接受新工作、新任务的挑战,拥有远远高于传统工人的职业选择权。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会很容易地转向其他企业,寻求新的职业机会。他们更多地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组织的承诺。在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方式、个性特质、思维模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果企业对他们委以重任,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如果对他们管理不善而流失,将对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管理和激励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

2、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使员工的个人努力和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知识员工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源,对于这个群体的绩效管理尤其重要。良好的绩效管理是企业持续成长、持久经营的重要条件。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现阶段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尤其是知识员工的绩效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困难和问题。

2.1 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挑战。面对国际企业对我国市场的猛烈冲击,我国企业需要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整合战略资源,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为此,需要改变以前绩效管理中的短期化倾向,注重长期化指标的构建。

2.2 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对绩效管理提出挑战。目前许多企业组织结构已出现了扁平化改革的趋向,表现在管理跨度加大、管理链缩短,决策权下放,许多企业出现了跨部门的团队组织,如何对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和管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2.3 企业文化转型对绩效管理的挑战。企业要在员工中建立起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积极创新的开拓意识、稳健经营的风险意识等新的文化内涵,就必须在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中体现出这种主流价值观。为此,需要重视对员工价值链的评价,对业务流程进行实时评价分析和控制,正确引导员工行为。为了应对以上挑战,企业需要改变过去单用财务指标评价绩效的方法,重新审视自己的绩效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环境,对于知识员工,要充分考虑到着个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的绩效管理。

3、企业知识员工绩效管理对策研究

3.1 充分了解知识员工的特点。知识员工具有强烈的个性。知识型员工不仅富于才智,精通专业,而且大多个性突出,具有极富个人风格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在对待激励方式的态度上,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比重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能力特征上看,知识员工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从工作性质上看,知识员工具有很高的工作自主性。知识型员工更为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其自身在工作时常常会体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及成果看,主要表现为知识创造过程的无形性。工作没有确定的流程和步骤,对其业绩的考核很难量化,对其管理的“度”难以把握。首先是劳动过程很难监控,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依靠大脑而非肌肉,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而且可能发生在每时每刻和任何场所。其次是劳动成果难以衡量,在知识型企业,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的结晶,这给衡量个人的绩效带来了困难,因为分割难以进行。

3.2 改善绩效管理组织,适当增设绩效管理岗位。建议企业总行和一级分行的绩效管理推进办公室独立出来,专门从事绩效管理的研究,负责处理绩效管理推进委员会的日常事务;下级应适当增设绩效管理岗位,或适当减少绩效管理人员的其他工作职责,集中精力搞好绩效管理和相关工作。3.3 制定科学的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起点,管理者要对部门(岗位)的工作环境、历年工作完成程度、同城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使管理双方能够充分沟通,科学合理地确定出绩效管理周期内绩效目标、计划进度及其评价标准,然后将绩效计划层层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尽量减少行政命令,使部门(岗位)通过自身努力,最终实现绩效计划;适当增加奖惩指标的加工比例,给部门(岗位)的创新增加动力。

3.4 改善沟通方式,增强沟通效果。上下级之间应通过部门例会、定期汇报、直接面谈和电话沟通等主要绩效沟通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沟通,促使下级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能,纠正绩效行为与目标可能产生的偏离,合理评价员工在考评期内的工作业绩,分析员工绩效不佳的原因,共同确定工作改进的措施;适当简化绩效信息的收集、记录和检查程序,尽量减少部门(员工)的工作量,集中精力搞好中心工作。

3.5 认真对待绩效反馈环节,重视绩效考评结果的复议。考评结束后,考评者应事先制定好反馈计划,收集相关资料,以书面或面谈反馈的形式,就被考评者在考评周期内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绩效考评结果,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向被考评者进行全面反馈,并通过双方的有效沟通,研究绩效改进方案,为制定下一绩效计划提供依据;上级应对被考评者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调查,充分听取管理双方的意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复议的相关工作,以保证考评结果的公正性。

3.6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知识员工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在企业对于知识员工的绩效管理工作中,应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贯穿始终。平衡计分卡的一个重要贡献体现在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作为对企业长期发展有贡献的绩效指标。应建立绩效考评结果运行机制,实现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配置、培训等相关体系的对接,让员工在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内得到成长并分享这种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3.6.1 建立分层考核体系。其目的是对不同级别的分支行、不同性质的岗位实施客观的、准确的绩效评价尺度。可以考虑按照资产负债规模、获利能力、机构人员等因素,将分支行划分成不同的级别;将岗位根据贡献、风险、责任、劳动强度等因素,划分为市场开拓、业务管理、支持保障和辅助等不同类别,为确立有效量化的业绩指标建立基础。

3.6.2 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针对每一个岗位或团队,定出详细的职责目标要求,建立以岗位目标为核心的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和分配新机制。应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围绕岗位职责来设定全年绩效目标,并按季度、月份进行分解。注意所定的目标应符合 SMART 原则,即具体界定,确保被评价的团队或人员事先知道他们的行动目标和评价标准;可测量的,指目标的实现可以用数量、质量、时间、成本等量化指标来衡量,彻底改变考核指标粗放、仅以德、能、勤、绩笼统估计的状况;可达到的,目标既要具有挑战性,又要能够通过努力实现,过低或过高的目标都不具有激励性;相关的,所有的目标必须是有联系的、一致的;规定考核期限和回顾时期,视岗位情况而具体规定是按季度、半年还是年度考核,并做总结回顾,以期改进。

3.6.3 对平衡计分卡的 4 个方面进行权重分配并选取关键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四方面的指标权重应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而有所侧重。如果某行根据自身情况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市场发展战略,那么顾客指标就可占较高比例(例如40%);相反,如果视质量管理战略更为迫切,则可以将内部运作指标定得较高。但不论战略如何调整,单个方面的指标权重之和不宜超过50%,也不宜低于 15%,否则就有悖于平衡计分卡的初衷。

3.6.4 对平衡计分卡的每一个方面选择 5—8 项关键业绩指标加以衡量。根据管理学原理,80%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应当抓住 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在关键业绩指标的选取中,应该结合部门目标和岗位特征,全面分析和判断指标是否是“部门成功关键”或“岗位成功关键”。

相对一般性员工,知识型员工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以上是笔者对企业知识员工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所作的一些浅显的分析,希望能对企业中的实际工作者有所启发。

上一篇:职教推进乡村人力资源开发 下一篇:供电企业人力资源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