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浅析

时间:2022-03-01 03:18:30

高校无形资产管理浅析

摘要:无形资产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给学校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宝贵资源。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对无形资产的漠视导致了无形资产的流失,本文就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及针对管理中存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以无形资产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高校无形资产的保护、管理、使用对提升高校的竞争力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无形资产的构成和特征

高校办学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高校无形资产是指学校拥有、不具备实物形态而能为学校提供某种效益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权、发明权等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学校的校名、校徽及代表物;学校的冠名权视同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力。

高校无形资产的特征是拥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有学校的知名度与信誉度;有大批的优质生源;有一支优秀强大的教师队伍;有一位杰出校长影响下形成的良好校风、校园文化等一系列长期以来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产生的形象。无形资产是一所高校在科技水平、研发水平、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上的集中价值体现。

二、无形资产利用

随着国内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无形资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高校无形资产比较集中的地方,更是一项宝贵的经济资源。它体现在:

1.招生就业方面。一所以“育人为本、学术为魂、大师为先、责任为重”的名牌大学,必定会吸引大批学生争考就读,毕业后也必将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欢迎。这样学校在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同时也为自己奠定了下一轮优质生源进入的基础。随着学校知名度的越来越高,经济利益也随之流入。

2.科学研究方面。凭借高校雄厚的科学实验优势、强大的师资队伍、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经过几代人的上下求索,攻克了许多国家重大科技难题,创造了众多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荣获了更多的专利权、著作权、发明权等知识产权,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给学校带来了丰厚的价值回报。

3.校企合作方面。秉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共赢谋合作”的理念,强化与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对接与互动,并积极扩大开放与海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拓展合作空间、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以学校的优质资源与办学精神辐射国内外,推动更深层次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三、目前高校无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保护力度,无形资产随意滥用。高校的校名承载着高校的历史与声誉,是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爱护珍惜。可是现状却令人担忧,一些高校虽然也制定了关于企业使用校名的管理办法,但实际操作上仍有缺少批准程序乱作为的现象,造成学校对外投资方面存在弊病。一方面因缺乏手续及资料、财务无法作“长期投资”处理;另一方面即使学校资金未流出,但校名已被企业所用,法律上隐患已存在,最终校誉受伤的风险也同时存在,更遗憾的是当学校无形资产蒙受损失时,还毫无察觉也不能据理力争,明显缺乏保护意识与保护措施。

2.缺乏规章制度,无形资产轻易流失。高校无形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些高校往往是重有形轻无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制度都一一俱全,而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却无建立制度,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上尚无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缺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构,对无形资产的使用、清查、处置、账务处理均未制定明细管理办法,致使有些无形资产未被发掘;有些无形资产已被新技术替代而淘汰;有些无形资产属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等等,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给学校经济利益带来一定的损失。

3.缺乏规范评估,有损公平公正。在资产评估过程中,需要按科学的程序与方法进行评估,面对当前社会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一旦没有慎重选择公正的中介,将带来不公正的结果,导致无形资产不必要的损失。另外一些以学校名义争取立项的科研成果一旦鉴定,一般都成了参与研究人员自己的成果,学校没有按规范程序进行评估并计价入账,有损公平。

四、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无形资产对高校的发展、促进作用已日益突出,能否保值增值,能否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很大成分取决于有无高质量的无形资产管理,现针对学校普遍现状特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无形资产的保护与使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1]58号文件精神,高校要依法严格管理校名冠名权,面对当前形形侵权校名的现象,学校要拿起法律武器,以商标权、名誉权保护高校校名,维护自己的权益。利用无形资产校名冠名权对外投资的,需经过规范的批准程序,在决策合资经营、合作办学时,既要考虑利益共享,更要考虑风险共担的概率,要多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并邀请有关专家评议,把学校的投入资本做到最优化,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化。一旦投资成立,高校归口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投资确认的核对工作及投资收益的分配工作。

2.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高校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尽快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实施的《无形资产管理办法》,建立学校业务主管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组成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职责范围;健全无形资产清查、报告制度,规范无形资产的增加、使用、处置及账务处理等行为,通过有序管理促进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提高学校无形资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积极促进无形资产的有序开发与利用。要组织和申请法定评估机构对投出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建立无形资产登记管理制度,为无形资产的市场化创造条件,推进高校无形资产的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的步伐,提高无形资产利用效率。

4.加强科研成果的管理及转化。制订科研成果利用的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发明人实行奖励或收益分成。学校要多创造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发明人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鲁教财字[2002]11号《山东省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上一篇:试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下一篇:浅析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