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见 第32期

时间:2022-03-01 12:40:10

埃斯瓦·普拉萨德:渐进式改革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政府早就认识到,为了改善经济增长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必须改革金融业。为什么之前它没有采取更有力的行动呢?因为现行体制运行良好(对某些实体来说确实如此)。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廉价资金,而这些国企正是受到政界庇护的关键部门。银行还通过空壳公司向手握重权的省级官员提供资金,使他们能为自己青睐的投资项目筹措资金。但这种融资的代价是,中国家庭部门庞大的银行存款所得到的回报率在剔除通胀因素后非常之低,甚至为负数。

这一切都需要改革来解决,但最好的意图也会产生反效果。在一个存有诸多政策问题的经济体中,解决一两个问题可能会招致意想不到的后果。2008年,中国政府要求银行抑制信贷增长,避免不良贷款扩大—这是很明智的举措。但银行向疲弱国企发放的大量贷款尚未得到偿还,停止向它们放贷会使这些贷款立刻变成不良贷款。于是,银行继续向国企放贷,并关闭了向私人部门放贷的大门。这样做虽然满足了政府对于抑制信贷增长的要求,却背离了政府的初衷。

最近的举措表明,中国政府汲取了教训。它在人民币未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在原则上)提高了汇率的灵活性,放松了对存款利率的限制,拓宽了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鼓励某些非正式金融企业成为正式银行体系的一部分。这些举措均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举例来说,让非正式金融类企业有机会加入正式银行体系可谓一举多得。这既把它们置于银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之下,又降低了它们对金融稳定构成的威胁。而且,这些企业还使现有的银行面临更多的公开竞争。

利率自由化的必要性在中国国内外均得到广泛认同。放开存款利率和不再设置固定的存贷息差,将为储户带来更高的回报,并鼓励银行提高放贷效率。大型银行对此抵制强烈,因为这会损害它们的利润。因此,中国政府抓住近期降息的时机巧妙地迈出了一小步:它放开了银行的存款利率,使其上限略高于基准利率,理由是这样做会使降息更容易获得储户的接受。

采取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分拆大型银行或实现利率自由化会招致强烈反弹和共同抵制,可能彻底堵死改革的道路。

有人可能会提出一个强有力的论点,即考虑到本国经济日益复杂、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应该采取更为大胆的方式进行改革。

这一战略或将逐步推动中国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但这是否足以帮助中国克服其面临的诸多困难,仍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8月8日)

点评:危中有机、危中求机,这才是中国发展的逻辑。当看到问题的同时,在经济放缓之际,不要忘记“弹性”和“创造性”是中国经济的另一维度。

托马斯·弗里德曼:让天然气革命改变美国

在美国,我们正置身于一场天然气革命,无论是就经济、环境,还是就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言,它都有望改变游戏规则—如果我们把握得当的话。

借助地震成像、水平钻孔和水力压裂(hydraulicfractruing或fracking)方面的技术突破,封存于美国各地页岩中的巨大天然气储量,正使我们得以取代脏得多的煤炭,转而将更清洁的天然气用作美国最大的发电来源。同时,天然气也可能很快成为汽车、卡车和船舶的驱动能源。这将帮助我们比预期更快地削减碳排放,并增强美国的能源安全。而且,倘若天然气价格保持低位,可能推动迁至海外的制造业重返美国。但是,正如能源与气候问题专家哈尔·哈维(HalHarvey)所说,对于这份天然气大礼,有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我们将用它过渡到清洁能源的未来,还是用它来推迟清洁能源未来的到来?”

这就是为什么5月29日英国《卫报》(TheGuardian)援引国际能源署(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Birol)的话称,“天然气的黄金年代不一定是气候的黄金年代”—如果天然气到头来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话。IEA总干事玛丽娅·范德胡芬(MariavanderHoeven)督促各国政府“在未来多年里”继续采用补贴和监管的方式,鼓励对风能、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保持它们的竞争力。

而且,尽管天然气比煤炭清洁,但是开采天然气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我们必须把握得当。比方说,碳排放方面的优势,可能会由于未燃烧天然气从井口和管道泄漏而丧失,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而甲烷是一种极其强效的温室气体,比二氧化碳更厉害。大型石油企业能够轻松坚持高钻探标准,但是许多水力压裂是由个体钻探业者进行的,他们做不到坚持高标准。确保水力压裂在环境上达标的标准并不昂贵,但大型钻探企业希望确保小企业也必须遵守规则,使大家都有同样的成本基准。

但是,我们也应当正确把握经济规律。要想在明年1月达成预算协议,就需要更多的税收。何不开征碳税?它不仅能筹措足够的款项来削减赤字,还能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并且保证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相比仍有竞争力。那将确保这场天然气革命改变美国,而不仅仅是美国的电网。

(《纽约时报》2012年8月8日)

点评:当新技术使美国成为能源中心,世界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必将发生系列变化,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而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美国是否又一次走在世界的前面?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奥运从来不经济 下一篇:回购就是与虎谋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