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中无实物表演的特点探寻

时间:2022-02-28 10:44:42

小品中无实物表演的特点探寻

摘 要:小品中的无实物表演,顾名思义是在小品表演过程中,演员在假定的情景里,运用表情、动作等各种方式体现某个事物或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多年活跃在舞台上,尽管近些年出现得相对较少,却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类别。小品中无实物表演的过程中,无论是思维逻辑的展示、形体动作的变化还是情境的融入、人物的塑造,演员都要求在道具或少量语言的辅助下,采取相对夸张的表现手法,发挥出自身深厚的表演功底,通过表现力、想象力构成表演成功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表演衬托;小品舞台;小品演员;

中图分类号: G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10-01

用道具作为无实物表演衬托,用少量语言和声音进行表演修饰。小品是一个短时间内拥有开端、发展、高潮的节目形式,为了能达到一定效果并保证情节的完整性,演出过程中,就需要用道具为演员要表现的“实物”构建环境,特殊情况下,少量的语言和声音也会在构建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衬托和修饰方式从无实物表演小品走上舞台的那时起,就一直被使用,如王景瑜的哑剧小品《吃鸡》,道具中有桌子、盘子、锤子等构造出“实物”鸡的环境,而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胡椒面》《吃面条》等作品中更是把无实物表演运用到了极致,从放胡椒面的瓶到饭碗筷子,道具和语言不仅仅为衬托,更是贯穿小品脉络的“主角”。所以,道具、语言和声音在小品的无实物表演中充当着重要因素,在编排过程中,需要编剧和导演进行全面考虑,并将其协调统一。

无实物表演是小品舞台实现现实生活无法达到的状态的有效手段。一个小品作品中,有了量身定做的夸张设计,才会让剧情丰富起来、主题鲜明起来,演员通过运用丰富的表情语言、肢体语言等独特的夸张铺垫,饰演的形象就会突出性格特点,整个情节也会将观众的注意力完全吸引。无实物表演作为小品中常用的手法,通常被视作“夸张”的基本要素,许许多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状态都会通过演员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如王景瑜表演小品吃鸡的过程中,把肉筋一头钉在桌子上,另一头被拽着围着桌子四周转了一圈,过程中通过使劲的面部表情和用力的身体动作达到夸张状态,把现实生活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在无实物表演中演绎的淋漓尽致,让观众捧腹大笑;陈佩斯在表演吃面条的过程中,通过无实物表演方式用筷子盛面、举起饭碗大口吃,用实物道具无法实现的一碗接一碗甚至吃到撑的状态,让观众在忍俊不禁中通过表演感觉到了面条的存在,小品情节也随着主人公吃的一碗碗并不存在的面条而提升。由此可见,在小品编导中,导演不必拘泥于剧本中的要求,而是可以大胆的发挥创造力,用无实物表演方式展现出道具无法构建的情境,做到有形与无形结合,让作品更有可看性。

小品中无实物表演归根结底考验的是小品演员的表演功底。无实物表演是表演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说明它是一个演员表演起步的基础。由于没有实物,表演者就需要在生活中多观察,在深入生产一线时多学习多研究,通过细致的、精确的、自然的执行无实物动作,让表演天衣无缝,让观众拍手叫绝。很多演员喜欢到人民群众中,观察劳动场景,培养自身动作性想象的习惯,比方说我们海岛的演员,经常要到基层体验渔民生产劳动,观察劳动细节,因为大家经常要在小品舞台上表演捕鱼、摇橹等海上劳动场景,而这些情境就需要采用无实物表演的方式。到了舞台上,小品演员的无实物表演就需要把每一个表情和动作做到真实细腻、自然和谐,用准确的舞台行动把自己限定在假定范围中,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运用好舞台的空间感。只有演员通过深厚表演功底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一部小品作品才能真正成为经典之作。

上一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下一篇:基于盲数理论的风险耦合度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