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

时间:2022-02-28 02:43:29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防治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是维生素D缺乏的极端表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在基层却存在着另一种趋势,即对于补充维生素D及钙的盲从。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判定和评价维生素D和钙的水平及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做到合理补充。

血钙水平的稳定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甲状旁腺素和维生素D通过对肾脏、骨骼和肠道的作用调节血钙维持于稳定状态。甲状旁腺素可刺激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和骨骼中钙的释放,同时也刺激肾脏羟化25-羟维生素D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从而维持血钙稳态导致低血钙最常见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和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表现①早期:多见于

各期的血生化和x线改变,见表1。

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控制活动期,预防畸形。措施:①维生素D口服,剂量为2000~4000 IU/日,1个月后改为400 IU/日;②大剂量突击疗法,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突击治疗,维生素D 20万~30万IU/次肌注,3个月后改为400 IU/日口服治疗;1个月后应随访,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3个月后复查x线。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旦婴幼儿有充足的日光照射和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可以治疗佝偻病,故我们应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

日光照射每日应坚持让婴幼儿户外活动2小时,有研究显示,婴儿脸部每周至少有2小时暴露在阳光下,上肢和下肢至少30分钟即可维持婴儿血25-(OH)维生素D浓度在正常范围低值。

维生素D补充剂

哺乳期婴儿需直接服用维生素D有研究显示,人乳维生素D含量很低,若维生素D缺乏的乳母所分泌的乳汁中维生素D含量则更少,所以哺乳期婴儿应直接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以维持25-(0H)D的正常浓度。

根据配方奶品种及摄入量计算维生素D的摄入量我国各种婴儿配方奶强化维生素D浓度大概为28,666 IU/L。因此对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每天维生素D的摄人量需根据配方奶品种及摄人量来计算,维生素D摄入

年长儿维生素D的补充户外活动多,饮食多样化,不必常规补充维生素D。但对于生长速度快、日光暴露少、不饮奶的儿童和青少年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

维生素D制剂的选择在日光暴露不足、摄入维生素D不能满足儿童所需推荐量时,需选择人工合成维生素D制剂,该类制剂多为A、D复合制剂。选用原则:AD制剂中维生素A与维生素D之比为3:1,因为维生素A推荐预防剂量为1200~2000IU/日。

补钙对于母乳喂养儿,因母乳中含钙量高,且钙、磷比例为2:1,是肠道钙吸收的最佳比值,因此母乳中钙完全能满足≤6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的钙需求。

配方奶喂养儿,虽然钙磷比不及母乳,但含钙量更高,只要奶量每日>700ml,也基本能满足相应年龄段钙的需求。

年长儿因饮食多样化,只要能坚持饮奶、平衡膳食,均不需常规补钙。

注意鉴别维生素D中毒因维生素D过量后,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且与佝偻病早期症状有重叠:如烦躁不安、多汗等,故补充维生素D时应注意鉴别。

我们知道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与维生素D和钙的营养密切相关,故只要我们能及时、合理地给予补充,注意充足的日光照射、饮食的平衡,本病是可以预防的。

上一篇:吴半淞湿温治验 下一篇:首诊医院应合理履行转诊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