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项目的规划探讨

时间:2022-02-28 02:23:26

数据中心项目的规划探讨

【摘要】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周期包括规划、设计、实施、运维和评估。其中,前期项目规划是项目进行的开篇,它的科学决策直接影响着项目是否顺利推进。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研究了针对数据中心项目规划的四个阶段,论述了各阶段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通过实施这些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流程,项目建设者可以科学的对项目进行规划,切实推进项目的开展。

【关键词】数据中心;项目规划;项目要素

1.引言

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数据中心IDC机房的建设项目正在迅猛的发展之中。一方面,电信巨头们正在筹划在全国部署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另一方面,广电运营商也不甘示弱,决心拥有自己的基于视频业务的数据中心。而数据中心行业在技术、标准和监管方面也有了许多新的成果,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网络技术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对于数据中心的投资者和建设者来说,尽管市场中已经有了很多的成熟案例可供选择,但是这些案例更多的是从经济和技术角度提出不同的具体解决方案,很少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思考如何高效的推进项目的建设。经常发生的是,数据中心项目的管理者往往苦恼于繁琐、难懂的技术细节和指标,而恰恰缺乏他们真正需要用于决策的信息。特别是当数据中心进入建设阶段后,任何前期设计上的微小变化都会带来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影响,尤其是某些前期设计中考虑不周全的细节,往往会引发工程的实质性的延迟或返工。

数据中心项目的前期规划工作就是站在项目建设者的角度,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结合数据中心项目的特征,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于具体的项目推进中。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了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建设一个数据中心。这种阶段化的规划方法清晰地指出了需要进行的步骤和流程,以及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2.数据中心规划工作的概念

图1所示为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了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调试、运行、维护和评估的全过程。

图1 数据中心建设周期

如图1所示,作为项目的起点,规划工作奠定了项目建设的基础。项目规划工作的实质就是将关于项目的一切构想,方案和数据用逻辑流程来实现,将最初的项目构想转换成一系列的具体要求和细节,用规划来控制数据中心项目的成本和质量。

数据中心的项目规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流程和任务。这套分阶段方法论的核心观点是:

1)建立项目的系统概念:在讨论技术要求、设计细节、甚至是一长串用户需求清单之前,我们应该先建立一个系统的概念。这样可以避免一旦工程开始,由于大方向的错误导致工程的返工或推迟,造成时间和投资的浪费。所以,在规划之初,最关键的工作并不是急于进行具体设计和设备采购,而是确定计划建设的数据中心的最重要的基本架构,即系统的概念。系统的概念涉及到数据中心的性能,投资,规模,位置和工程排期,这些都需要项目管理者反复斟酌和权衡。而这样做的意义就在于集中精力于最重要的系统架构,而不是具体的细节设计。

2)确定项目的核心要素:系统概念的建立需要一些特定的项目相关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包括项目的级别、容量、扩容空间、效率、密度和预算。前期的规划工作应着眼于使项目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建立这些要素的共识,这就确保了项目的决策者专注于最重要的决策,而不是纠结于细节的讨论。

3.数据中心规划方法

在数据中心的规划工作中,我们采用四个阶段来完成这项工作,分别是:确定项目要素、构建系统框架、平衡需求和限制、提出实施要求(见图2)。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特定的任务,达到明确的目的。当完成所有四个阶段的工作后,也就完成了整个项目的规划工作,也为接下来的项目进入具体设计和建设工作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

图2 数据中心规划流程简图

3.1 确定项目要素

在这个起始阶段,需要确定下列项目要素:级别、容量、扩容空间、效率、密度以及预算。这六个关键要素基本可以阐明整个项目的框架,也可以作为下一步具体设计工作、建设工作的依据。

这些参数的定义如下:

1)级别:在现有的主流评价体系中,新建数据中心要达到的目标等级;

2)容量: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可支持的最大IT负载;

3)扩容空间:今后扩容的可能性;

4)效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系统能源效率目标;

5)密度:IT机柜预期消耗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

6)预算:计划在该项目的资金投入。

上述的六个要素是一个数据中心项目最重要的核心元素,掌握了这六点也就知道了项目的基本特征。按照这样的关键点对项目进行分析,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最宝贵的时间应用到最重要的决策上去。

相应的,我们可以将这个阶段分为两个任务:

1)召集项目的管理层进行项目规划专题会议(例如:财务主管、 IT主管、基建主管等)。而会议的主题将集中在充分解释项目规划的意义和过程,特别是针对六个关键的项目要素进行逐一说明。同时,与各个工程项目组或团队进行确认,是否有专人参与到项目规划的这一进程,并开始准备在未来的联席会议上具体商定这六个项目要素的内容。这样做,就能够确保每个项目组的每名成员都能够提前了解项目的最重要的内容,并提前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思考。

2)组织联席讨论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最终确定数据中心项目的6个关键要素。可以想到的是,这个确立过程也许是个不断反复,不断推敲,不断妥协的过程。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的选择(如项目的级别),都可能会导致另一个要素(如成本)的随之变化。也有可能是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带来所有要素的重新选择。例如,当我们基于今后扩容空间的考虑,选择冗余量较大的电力规模时,那么必然会带来项目投资预算的增加以及项目整体效率的降低。所以,投资者和项目管理者需要充分的在这些关键要素之间做权衡考虑。当然,还可以多方寻求IDC领域专家的帮助,特别是那些拥有丰富项目经验的专家。或者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现有的规划工具进行辅助,加入每个要素的参数来模拟新建数据中心机房的预期效果。这样的工作,可以让项目管理者考虑模拟出的场景,并了解不同的组合方案带来的不同效果。

召开上述的这些会议,最终目标就是让决策者了解到最重要的工作,确定正在筹建的数据中心的预算、容量、扩容空间、效率、密度和等级的关键要素。

3.2 构建系统框架

这个阶段中,我么需要从第一阶段任务中确定下来的基础性工程参数――级别、容量、扩容空间、效率、密度和预算――应用它们来形成数据中心的系统框架。这个阶段的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确立一个包含了项目六要素的参考设计,并最终确定数据中心的建设地点。

所谓参考设计就是一个现成的项目范本,它体现了与本项目相似的项目属性,包括项目等级、功率密度、设备技术、可扩展以及仪器仪表水平等。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现成的IDC工程参考实例,只要按照项目六个关键要素的标准就可以迅速排除其中大部分的案例,我们只需要在几个参考中做个优化选择。当确定了参考设计方案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他方面的细节,例如物流、供应商信誉、客户需求等。

在有的情况下,我们在项目开始前已经明确了建设IDC的地点,或者有了几个备选地点供选择。这时,就需要项目管理者通过已经确定的系统框架来评估建设地点是否符合标准。如果选址建设地点不符合标准,我们需要在建设地点和项目核心要素中做个抉择,要么重新选址,要么更改项目需求以适应现在的建设地点。系统框架的建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阶段,当发现选址地点与设计方案有冲突,这个时候再去做被迫的改变,就意味着返工、延期甚至是额外的投资了。

3.3 统筹考虑用户的需求和项目的局限性

所谓用户的特殊需求和项目的局限性指的是那些不涉及到项目六要素、不涉及建立系统架构和选址工作的需求和规定。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我们已经明确了项目的关键要素,建立起完整的系统框架,选定了建设地点,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在于评估来自用户方面的需求以及项目遇到的困难,这些需求和困难需要符合已建立起的项目的概念和模型。对于不兼容的方面,则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来自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往往会不知不觉中改变原有的系统架构,这样做既有悖于已经确立的(下转第6页)(上接第4页)标准设计思路,又会进一步带来工期和成本的提高。并且,不同的用户会带来不同的需求,很难在一个IDC机房中满足所有的用户需求。

用户的需求和项目的局限性定义如下:

1)用户需求:在充分考虑成本和结果后所作出的要求。当然,这些要求在用户获得了新的市场信息或是有了新想法后通常会做出更改。

2)项目的局限性:指在项目进行中难以克服的,或需要很大代价才能改变的现状、规则、行业定律等。

典型的用户需求例如:

1)我们喜欢架空的电力电缆;

2)我们需要参观者能够看到数据中心的核心设备;

3)我们希望安保摄像头能无死角覆盖整个数据中心;

4)我们更喜欢大尺寸IT机架,以提供更多的布线和检修空间;

5)我们希望不同的IT用户使用不同的机柜,不共享使用同一机柜;

6)我们要在墙上显示数据中心的节能性能指标。

典型的项目的局限性包括:

1)现有建筑结构的现状(即天花板的高度、地面承重的物理特性、房间的几何形状、现有列或墙壁、屋顶安装室外设备的具体要求等);

2)需要遵守的国家政策、法律和行规等。

如果用户确实提出了上述的特殊需求或是项目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条件,这个时候作为项目的管理者就应该思路清晰,迅速的评估这些需求和困难与已建立好的项目框架的兼容性。如果兼容,则可以采纳需求,适应那些限制条件;如果不兼容,则需要调整这些需求,克服限制条件。这个权衡的过程完全依据的是我们已建立的数据中心模型。当然,为了避免日后的返工,最后我们也可以对模型进行小的修正以适应用户的要求。

3.4 提出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

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标准要求:即建设数据中心机房都应遵循的标准要求,一般指数据中心的标准、规范,包括系统的兼容性、安全性、节能指标等。

2)项目要求:即针对本项目的特殊要求,包括项目建设的周期,项目管理人员的构成、项目设备采购的特殊需求等。

有了标准要求和特殊要求,再结合前三个阶段的工作成果,我们可以得到这个数据中心所有的核心概念,提出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并可以非常清晰地指导下一步的设计工作。

典型的项目实施的具体要求包括:①设备列表;②机房平面图;③供电方式;④冷却方式;⑤设备安装说明;⑥项目进度时间表等。

4.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的规划工作是项目建设的起始点,是项目管理和项目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好的项目规划能够建立完整的项目框架,形成系统概念,确立最重要的项目要素。项目的投资者和管理者能够通过项目规划的流程了解到他们最关心的核心信息,从而在项目的起步阶段做出战略性的决策。

本文从项目规划的视角探讨了针对建设数据中心项目所需的前期规划工作,详细论述了数据中心规划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工作,我们可以初步形成数据中心的系统观念,理清数据中心的核心要素,权衡用户的需求和项目的局限性,并提出具体的项目要求。数据中心的项目建设者完全可以依照这样的流程和方法,高效的指导项目的前期工作,也为下一步的项目具体实施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克信.浅析IDC行业的市场发展与趋势[J].科技创业月刊,2011(05).

[2]郭亮.2012-2013 IDC的成就和发展趋势[J].现代电信科技,2013(02).

[3]郭亮.对IDC测评体系的探讨[J].现代电信科技,2011(11).

[4]张万夹.通信项目管理控制要点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22).

[5]吴越峰.广电的IDC建设[J].广播电视信息,2011(10).

上一篇:电气电子设备环境标准化进展分析 下一篇: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