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to look策略

时间:2022-02-28 07:38:42

摘 要: 观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低年级学生观察力虽具备,但有待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本文从四方面结合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课堂观察力。

关键词: 低年级 观察力 to look 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学习中,讲究策略:“To look,to read,to listen,to say,to think,to ask,to image,to write.”与其说是学习英语的策略,不如说是在英语学习中要达成的各种能力,且它们都是重要的、无可取代的。之于低年级英语学习,“to look”是起点,是开始。“to look”我把它理解成“看,深入细致地看,即观察”。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低年级学生,在平素的生活及幼稚园的学习中,也具备一定的观察力。但是他们观察时的目的性经常不是自觉的,还不善于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的任务。观察常常是有计划的,而低年级学生不会有系统地进行观察,而且观察常常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情绪和兴趣在观察中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向学生提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的要求,这就使学生的观察力不断地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有计划的、能够有意坚持的心理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由此可见,“看”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达尔文曾认为自己的成就主要应归功于自己具有“精细的观察能力”,因为认识源于观察。而现代人则以更加实证的科学手段,证明人的绝大部分知识来源于视知觉。观察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感知的精确、思维力的发展。在英语学习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英语思维的展开离不开“观察所得”的输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一、培养浓厚的“看”兴趣,发展整体有序的观察能力

的确,在中低年级,“说”的确是首位的。但“说”是离不开“情景”。特别是低年级,需要他们看的情景很多,字少图多。所以教师一开始要激发他们看的兴趣。1)导“看”,就是引导他们。对于孩子,不如少说多做。开学时,不要一开始就教新内容,而是带着他们把书看一遍,通过“看”这本书,在交流“书里的故事”时,他们认识到书里的小朋友们和他们一样要上学,认识老师,认识新朋友,一起上体育课,和爸爸一起逛超市,和老师一起去农场,过新年收礼物,上美术课用不同的颜料画画,唱歌做游戏……让他们了解到英语其实很接近我们的生活,在“看”这个过程中,拉近了英语与孩子们的心。2)在游戏中“看”。教师可通过“魔力眼”、“神探眼”等游戏,让学生投入到“看”这个活动中。比如我们呈现“Touch your nose”和“This is a nose”,然后给8张图片,让他们观察哪2张是配这2句话的,并且可以区分开来,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同时在游戏中“看”得快乐又轻松。3)在谈论中“看”。低年级学生经常会遇到图片情景的题目,在训练时,不要急着做,而是大家先看3分钟,思考一下他们具体在讲些什么,在讨论中剖析细节,自己把这个对话编好,然后再去完成题目。形成习惯后,学生自己做题时,也会产生这个思维过程。

二、明确“看”的目的,发展由此及彼的观察能力

有时候,呈现一幅图片的时候,他们不知道集中点在哪里,需要“看”什么,亦不知道“看”要同思考练习在一起。所以一开始教师要点明“看”点在哪里,有时候“看”是想象与建构,有时候是通过“看”来比较,有时候“看”是搜索。

案例1.牛津英语1A第五单元,一句是“Is this a banana?Yes,it is.”这是一个在超市的情景,Helen和爸爸在超市里挑选水果发生了这个对话。所以我在教完句型后,回到课文,并非是听读课文就了事了,认真“看”了这幅图,我抛给他们“谁who,在哪里where,干什么what,焦点focus,为什么why”等问题。他们接收到任务之后,很仔细地观察,你一言,我一句,整齐有序,不时还能撞出些火花来:“Helen和爸爸一起逛水果店,看到香蕉就问爸爸,这个是不是香蕉,然后爸爸说是的。”“老师,这个是超市,不是水果店吧,爸爸的篮子里有其他东西。”“她拿着香蕉问爸爸,这个是香蕉吗?爸爸说是。”“她不知道这个绿色的是香蕉,所以才问爸爸的。”然后我总结说:“Helen和爸爸去超市,走过水果区的时候,看到像香蕉又不是香蕉那个颜色时,就疑惑地问爸爸,这个是不是香蕉,爸爸说是。也就是说这句话不是随便说的,如果Helen确定,她是不需要问的。所以我们有时候不确定时,可以用这句话Is this...”虽然有时候觉得可能浪费时间了,但是在做听力或match时,感觉学生们比较轻松。

三、以“看”为点,建构“看点”,引发创造性思维

我们很多时候只知进,不知道退。往往是呈现情景,让学生分析情景,亦不知呈现句子,让学生建构情景。

案例2.牛津英语1A Unit 10的rhyme:A cat and a dog,a cat,a cata white cat.a dog,a dog,a black dog.因为这些单词一些课上已经渗透过了,所以我没有呈现任何图片,学完这个儿歌后,大家都知道有一只白猫和一只黑狗。我就说:“Follow me,闭上your eyes,眼前出现了一片大森林,你看到了吗?然后有一只白猫和一只黑狗,他们住在森林里,他们会有什么故事呢?请你把你想到的告诉我。”有的小朋友说白猫是老师,命令黑狗“touch your nose”。有的小朋友说:“他们在互相介绍自己。”“Hello,I am white cat.hi,I am black dog.”有的小朋友说:“黑狗说:‘Is this your骨头?’白猫说:‘Yes,it is.但是不给你。’”本来是简单很无趣的一首儿歌,经过他们自己的建构,非常有趣。

上一篇:高职院校乒乓球选修课(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下一篇:合作学习让他们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