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02-27 03:25:00

脑卒中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12月的141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作相关因素分析。结果:398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141例(35.43%)。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卒中部位、卒中性质、意识状态等有密切关系。肺炎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是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结论: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避免感染的易患因素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脑卒中;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

脑卒中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人类第二大致死原因。在我国,脑卒中是仅次于癌症的第2位致死疾病,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现有脑卒中幸存者600万一700万,其中75%有不同程度的残疾,40%为中重度致残。脑卒中患者由于高龄、患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易并发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往往加重脑血管病,甚至成为脑卒中的直接死因。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41例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确定相关因素,以有效防治感染的发生,降低脑卒中的病死率提供循征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内科和康复科收治的398例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141例,其中有57例因脑卒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人院。

1.2 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依据发热、咳嗽、咳痰、肺部音等临床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增高,胸片炎症表现及痰培养的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SPSS11.0卡方检验,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98例患者平均年龄(74.37±10.52)岁。其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141例,平均年龄(77.52±11.24)岁。相关因素见表1。

2.1 年龄和性别:男性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2.72%(53/162),低于女性37.29%(88/236),P<0.05。60岁以下年龄组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20.31%(13/64),低于60岁以上年龄组38.32%(128/334),P<0.05。

2.2 卒中性质: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3.82%(117/346),低于出血性脑卒中46.15%(24/52),P<0.05。

2.3 卒中部位:①中心型:病灶位于内基底节、丘脑等处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4.25%(112/327);②外周型:病灶位于脑叶、侧脑室旁,并发下呼吸道感染44.68%(21/47);③幕下及其他部位病灶于小脑、脑干等处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3.33%(8/24)。P=0.082。

2.4 意识状态:有意识障碍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80.65%(25/31),明显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31.61%(116/367),P<0.05。

2.5 基础疾病:伴有糖尿病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48.94%(46/94),高于无糖尿病者15.79%(48/304),P<0.05。伴有COPD基础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56.67%(34/60),高于无COPD者31.66%(107/338),P<0.05。

2.6 下呼吸道感染并发呼吸衰竭45例(11.54%),死亡11例(2.82%)。

2.7 细菌培养:141例痰培养标本中,36例检得病原菌,阳性率为25.5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8株(22.22%),肺炎双球菌5株(13.89%),肺炎克雷白菌6株(16.67%),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1 6.67%),表皮葡萄球菌9株(25.00%),真菌2株,为白色念珠菌(5.56%)。药敏:肺炎双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仅为16.6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耐药率为22.30%,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则为21.60%。

3 讨论

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可加重病情,促进死亡,且增加医疗费用。因此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有助于积极防治,减少患病率和病死率。纪学悦等报道我国脑卒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11%~60%。本文显示发生率为35.43%,包括了因感染人院和院内获得的感染病例。

脑卒中患者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首先与发病年龄有关,本文显示大于60岁老年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壮年。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屏障功能削弱、纤毛活动力弱、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减弱导致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有关。其次,误吸口咽部定植菌也是发病的内源性机制之一,因卒中后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吞咽困难,或异常咳嗽和不正确鼻饲方式(如平卧位、大量灌入流质)等增加误吸的可能性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第三,脑卒中患者多为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大多存在基础疾病,卒中后长期卧床,肺底肺泡不张,易于发生坠积性肺炎。第四,脑部功能受损,神经一体液调节功能混乱,易产生神经源性肺水肿、肺淤血,使病原菌易于在下呼吸道繁殖而致肺部感染;加上气管插管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本文显示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机会显著升高。由于脑卒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黏膜炎性改变,黏液分泌亢进而无力咳出;而吸烟可使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可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及杀菌功能、降低肺内溶菌酶水平,易于感染。脑卒中合并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升高,抑制白细胞吞噬功能,影响抗体形成,导致呼吸道局限性免疫缺陷,肺泡巨噬细胞中合成溶菌酶减少,不利于杀菌,使感染率升高。有糖尿病基础疾病的脑卒中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糖尿病本身也易并发感染。

从脑卒中性质出发,本研究显示出血性卒中合并感染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虽低于缺血性脑卒中,但感染率却高于缺血性脑卒中,这与出血性脑卒中病情多危重、意识障碍重、并发症多有关,如发生吸人入性肺炎等。本文显示病灶部位邻近中线结构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机会少,机制尚不明确。脑卒中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病损、颅内压增高,可以引起脑水肿导致呼吸衰竭,而缺氧又可以加重脑水肿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其恶性循环的形成也是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

至于性别差异:本文提示女性患者感染高于男性,主要考虑女性在绝经期后免疫力下降所致。但是性别与下呼吸道感染是否相关尚不能完全肯定,这一点需要进一步验证。

据报道,近年来脑卒中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比例已相当高,且有时为多重致病菌。本研究也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率很高。

下呼吸道感染若诱发呼吸衰竭,使死亡率明显增高。

总之,脑卒中患者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且患者与年龄、基础疾病、卒中部位、卒中性质、意识状态等有密切关系。故需明确易患因素,及早预防。具体措施包括应提高对医院内感染的重视程度,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糖尿病者的血糖;对意识障碍者要加强护理:勤翻身拍背,清洁口腔,鼓励主动咳嗽、咳痰;对反复长时间使用脱水剂者或进食少的患者适当补充水分,并予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每天2次;合理使用抗生素,若控制不好,易加重病情,引起死亡;需及早进行痰培养,并根据药敏积极抗生素治疗。

上一篇:腰椎间隙变窄与椎间盘病变350例CT扫描分析 下一篇:护士生活质量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