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时间:2022-02-27 01:58:50

浅析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摘要: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本文通过浅析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一步研究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订单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就业率;订单培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24-02

一、引言

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和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培养出社会、企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是我们要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就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的教学模式之一,它能使学院、企业、学生三方受益,是一个值得推广深化的教学模式。

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1.校企合作推动就业率提高。就业率是高职院校办学优劣的重要指标,各职业院校应对人才培养有清晰准确的定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有力推动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德国职业教育是从招收学徒工开始,进行职业教育,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企业与学校”这一培训比例始终贯穿双元制职业培训。其特点是:同生产紧密结合、企业的广泛参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

同理,我们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打瞌睡、玩手机、迟到、早退现象减少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减轻了学院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了学生就业率。以我院为例,目前我院汽车专业已与丰田、雪铁龙、标致、福特、日产等汽车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每年合作企业就可以消化吸收一半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

2.校企合作调动企业积极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系部经常与企业勾通,深入企业调研,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广泛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及认证考核,同时企业积极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研讨,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及教材,使校企双方利益尽量均衡,校企合作持续深入向前发展。一方面学院为企业减少了培训费用,另一方面企业为学院培养人才方案提供了宝贵意见,使得人才培养目标切合实际,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3.校企合作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一方面学校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另一方面合作企业可作为毕业生顶岗实习基地,使学生大部分时间能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可以向企业输送适用人才,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

4.校企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校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方式,充分利用了校企二者的资源优势,为学校人才的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有效接轨探索了新途径。前期学生在学校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后期学生到企业实习,校企双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将来要承担的职责,共同制定并实施联合培养方案。诸如:丰田班、雪铁龙班、标致班、福特班等,涉及岗位有汽车维修、服务顾问、销售顾问、汽车钣金等,学生通过校企合作了解生产管理过程,在各个生产环节受到锻炼,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就业做好准备,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做到毕业生毕业工作能力与企业“零接轨”。

5.校企双方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获得企业在技术、人才、师资、信息和教学实践等教学资源方面的支持,有助于走向开放式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引进高级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改善学校师资结构,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使每位教师一专多能;还可以建立轮训制度,派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边学边用,相互学习、相互咨询,到企业现场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为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我院汽车专业教师大部分都参与了合作企业老师培训,获取证书22本;学校还可以把企业的专家请进学校做专职教师,带来企业最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推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和发展。

6.校企合作使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参与企业培训,获得企业培训师资格的同时,也学到了企业培训中许多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普遍感觉是企业培训互动性强,而不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大多善于形象思维,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采取形式多样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微观教学方法上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小组讨论法等;在宏观教学方法上,以不变的普适的职业资格抽象的工作过程(六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这种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今后不仅能有饭碗,而且能有好饭碗,在条件变化时,还能获得新饭碗。

7.提升技能大赛成绩,创立了学院知名度。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外出培训学习,大大提高了指导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以我院为例,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我院汽车专业学生每年省赛基本上都获得一等奖,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在2010年国赛荣获团体三等奖,2012年国赛荣获团体二等奖,2013国赛荣获团体三等奖,汽车营销专业2013国赛荣获团体二等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创立了学院知名度。

三、校企合作注意解决的问题

1.解决好校企合作资源共享问题。随着校企合作的开展,学院、企业、学生尝到了甜头,以致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然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校企合作资源共享问题,学院的场地、设备利用率将大大下降,这给深化校企合作带来制约。就企业而言,期望有独立的场地以便渲染企业品牌文化,就学院而言,期望其场地设备能发挥更大的效益。为此,校企合作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协商解决这类问题,如培训设备、教室尽量做到共用。

2.解决好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不少教师从学校一毕业就进入学校教书,没有实际生产实践经验,教学难免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脱离实际。为此,每位职业教育的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应通过下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岗位要求,积极编制校企合作教材,从而使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四、结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使学校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并不断改进教学,使教育与社会实践贴近,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高少华(1956-),男,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研究及教学。

上一篇:校企合作机制的国内现状探析 下一篇:如何提高西餐实践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