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移位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时间:2022-02-27 01:32:38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移位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移位的因素和处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0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移位的影响因素。结果 40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中,22例出现结石移位,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游离输尿管过程操作粗暴、结石段输尿管显露后是否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是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移位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导致结石移位的因素较多,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游离输尿管过程操作粗暴、结石段输尿管显露后是否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是引起结石移位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加强对影响因素的预防,减少术中结石移位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移位;因素;处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6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c)-0049-03

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结石类型,发病率较高,患者常出现血尿、绞痛症状,治疗不及时易出现输尿管梗阻、感染,引发肾积水,进而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2]。临床对于较少结石多采取保守治疗,对于较大结石多采取手术治疗[3-4]。

本研究选取我院的输尿管结石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出现结石移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结石移位的主要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03例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CT、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KUB+IVU)等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均为上中段结石;排除其他部位结石;排除其他输尿管疾病;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入选患者中,男性185例,女性218例;年龄22~71岁,平均(45.8±11.6)岁;结石直径为0.6~2.3 cm,平均(1.2±0.6)cm;结石位置:146例左侧,163例右侧,94例双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术中严密观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对于术中出现结石移位的患者,及时采取针对性方法治疗,必要时需采取开腹手术治疗[1]。

治疗后需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手术过程进行回顾,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对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贫血、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肾脏既往手术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史、输尿管解剖异常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对患者的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手术麻醉后输尿管平滑肌舒张状况、游离输尿管过程操作状况、结石段输尿管显露后是否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3观察指标

总结术中出现结石移位的状况及处理效果,比较术中出现结石移位患者和未出现结石移位患者的相关因素(年龄、体重指数、合并症、肾脏既往手术史、ESWL治疗史、输尿管解剖异常)、结石相关因素(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手术相关因素(麻醉后输尿管平滑肌舒张、游离输尿管过程操作粗暴、结石段输尿管显露后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术者经验)等分布状况,统计术中出现结石移位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1术中结石移位发生状况及处理效果分析

403例患者在进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过程中,22例出现结石移位,术中结石移位发生率为5.5%。

2.2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结石移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术中结石移位患者的体重指数≥28 kg/m2、结石直径

2.3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中结石移位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游离输尿管过程操作粗暴、结石段输尿管显露后是否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是术中结石移位的独立影响因素(表2)。

3讨论

在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寻找输尿管及结石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5]。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在游离结石段输尿管后,因结石移位未能找到结石而导致手术失败,这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医疗费用及患者的痛苦[6-7]。加强对术中结石移位状况的预防是改善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结石直径、肾脏既往手术史、肾积水程度、游离输尿管过程操作粗暴、结石段输尿管显露后是否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术者经验是术中结石移位的影响因素,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游离输尿管过程操作粗暴、结石段输尿管显露后是否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是术中结石移位的危险因素。原因分析:①体重指数较大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手术操作幅度较大,增加了结石转移风险。结石直径较小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时,因结石较小,在输尿管中易出现移位状况[8]。②肾积水中重度患者病情较严重,而病情严重状况也直接反映了患者的输尿管梗阻状况。当患者肾积水较轻时,表明梗阻较轻,结石更易移动[9]。③游离输尿管过程操作粗暴、结石段输尿管显露后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均是手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手术操时,若操作粗暴、操作幅度较大,可引起结石移位发生[10]。采取手术治疗时,需将输尿管切开,在患者结石段进行手术操作时,若对患者结石部位输尿管未进行控制,或对结石下段输尿管进行牵拉时,也可引起结石移位发生[11-12]。④不同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结石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手术经验不足的操作者在进行操作过程中,难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手术操作,极易因操作不当引起结石移位[13]。因此,临床进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时,相关手术操作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操作水平,并加强对患者结石的术前检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结石等状况,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手术操作,不断加强手术治疗操作的规范性;在进行输尿管切开前,需加强对患者结石上段输尿管的控制,可采取相关血管夹辅助钳夹输尿管结石上段,降低术中结石上移至肾盂的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治疗成功率[14-15]。

综上所述,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结石移位的因素较多,患者因素、结石因素和手术因素均是引起结石移位的影响因素,临床需加强对影响因素的预防,减少术中结石移位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晓阳,丁献凡,马亮,等.应用膀胱软镜处理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时移位至肾的结石[J].健康研究,2014,35(3):299-300.

[2]张文刚,孙方浒,洪涛,等.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改进[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4):557-559.

[3]杨科,高智勇,吴万瑞,等.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8):837-840.

[4]陈楚红,龚F,胡巍,等.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 15(15):1763-1765.

[5]王宏权,刘川,胡自力,等.改良腰部斜切口在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3,42(8):877-878,881.

[6]Fang YQ,Qiu JG,Wang DJ,et parative study on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and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 for treatment of unilateral upper ureteral stones[J].Acta Cir Bras,2012,27(3):266-270.

[7]李丽,徐勇,齐士勇,等.输尿管镜碎石术中防止结石移位策略的研究进展[J].天津医药,2015,43(7):822-825.

[8]金向阳,苗环宇,张洋,等.输尿管上段结石肾镜取石术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2):42-43.

[9]刘清学,高飞,彭洪,等.输尿管封堵器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5,35(7):972-975.

[10]钟东亮,郑少斌,单炽昌,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42(17):2809-2811.

[11]谢圣陶,陈广瑜.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上段复杂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 14(4):348-349,369.

[12]邵红刚,袁光亚,辛宇鹏,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处理ESWL后残留结石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3,3(14):148-149.

[13]徐刚,郑奇传,储旭,等.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套石篮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 19(2):186-188.

[14]张鲁忠.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62例分析[J].贵州医药,2015,39(6):510-512.

[15]覃智标,雷华,黄瑞旭,等.输尿管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5):14-17.

(收稿日期:2016-07-13 本文编辑:祁海文)

上一篇:谈语文本色教学“三结合” 下一篇:中职学校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