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美术档案夹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2-27 01:58:39

小班化背景下美术档案夹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孩子们生活在一个自由、梦想的王国里,他们能不知疲倦地游戏、兴致勃勃地画画。正是这样一种无所顾忌的独特视角成就了他们在视觉表达上的原味,而这种原味恰恰是最可贵的。美术档案夹就是这种原味的保质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班额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美术档案夹的使用往往是“虎头蛇尾”,没有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应有的作用。现在,小班化的实施为美术档案夹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为美术教师,如何在小班化背景下更好地指导学生科学应用档案夹,使档案夹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美术教师们深思的问题。

一、现实:华丽外衣下的尴尬

1.体验不实后的无趣

美术是记录人类心灵深处的感悟的一种视觉艺术,这种感悟必须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层体验上。美术档案夹所呈现的内容应是典型、客观、真实的,而现在美术教学中的模式化、概念化不断侵蚀着孩子们丰富而神奇的童话宝库。当我们在儿童画比赛时看到千人一面的太阳、大树,表情生硬的动物、人物时,再华丽的技法也掩饰不住语言的苍白。创作过程没有切实体验,也就不会产生打动人心的思路和素材。美术档案夹中如果都是这种作品,学生将会逐渐失去使用档案夹的兴趣。

2.原味不在后的无味

“档案夹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由于美术档案夹是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的,美术档案夹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独特的个性。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统一规划、整体要求,在美术档案夹的建立和使用过程中缺乏师生、生生及家长方面的互动,没有真正做到把“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长此以往,美术档案夹的使用会失去应有的味道,最终沦于无味。

3.繁忙经历后的无奈

我们知道美术档案夹这一评价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等方面起着较为突出的作用。但这一评价方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重点不在于档案夹的建立,而在于使用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和体验。现实却是我们往往只是存在建立档案夹的热情,由于时间、精力等种种原因缺乏对过程的体验,最终使美术档案夹的使用在繁忙过后归于平淡,甚至很有可能落于不了了之的无奈。

二、探索:小班化背景下童心的放飞

1.张扬个性,回归童真

小班化的核心在于“发展每一个,精彩每一个”,美术档案夹从建立到使用都应体现小班化的优势,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特点。笔者在运用档案夹的过程中构思了《我设计的美术档案夹》一课,学生知道了是在为自己设计成长记录袋,热情高涨,充分发挥他们那充满童真的想象,为档案夹的制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如有的学生提出在档案夹上贴上卡通画以增加亲切感,有的提议把档案夹做成各种形状,还有的想把档案夹做成多功能的,可以分类存放各种东西……制作完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与互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在一堂课的教学中,学生不仅明确了档案夹的作用和意义,为今后的教学评价作好了铺垫,还自己设计了学习工具,在档案夹的制作与实施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也根据学生的一些建议,指导他们设计出了符合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展现学生个性的档案夹。

2.以生为本,尊重童趣

世界上凡是做出过卓越成绩的杰出人才,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强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更应很好地在小班化教学的背景下把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及校本教材《行知苑》的教学,笔者引导学生图文并茂地记录自己收集到的各种信息,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童趣,使美术档案夹的完善过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以此培养学生使用档案夹的兴趣,丰富其承载的功能。另外在建立美术档案夹的过程中,还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访问、游戏、音乐等形式,使学生在玩中了解自己目前的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完善美术档案夹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3.多维互动,放飞童心

在美术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利用小班化在时空方面的优势,实现全员互动,有效实施个性化教育。笔者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如在艺术档案中采用“家长联系单”的形式,多运用一些如“你怎么画得这么好!”“我发现你是一个艺术天才!”这些充满激情的鼓励性语言,学生在家中也能受到父母的尊重,容易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重、自爱、自强的良好品质,学习的信心也会倍增。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在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反思。在实际教学的评价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交流,关注、发现同学的闪光点,不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给对方打分数或等级上。否则不但无助于学生向他人学习,还往往会造成同学之间的攀比心理,只关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使评价变成互相挑毛病和指责。

4.发挥优势,回归童味

从语义分析上来看,档案夹,即英文“portfolio”,意为代表作选辑的意思。最初使用的是我们的画家及后来的摄影家,他们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向预期的委托人展示。美术档案夹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代表作整理成册,以便科学、合理、全面地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并依此对学生作出发展性评价。

虽然美术档案夹的使用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中重要的评价手段之一,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使美术档案夹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班化教学中学生多,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繁重,疲于应付,又何谈追踪分析。但小班化教育却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可能,教师在评价中应有针对性地对作品进行指导、分析,给出中肯、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帮助学生进行一些档案夹内容的筛选或辅以各种收集资料的手段,如为学生的作品装裱、拍照、刻录光盘,适当地为学生的作品写一些短评,对学生的成绩表示肯定等。这样,使美术档案夹的实施成为美术教学评价的常态,并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美术学习档案夹才会更丰富,才会回归童味而不流于形式。

三、展望:记录童年的原味,感受成长的快乐

实践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好的思想,只有通过实践,使它成为现实,才有实际价值。从教师层面上来看,小班化背景下美术档案夹的实施需要靠全体中小学美术教师去落实、去推进。因此最重要的是,全体美术教师首先要确立“教育孩子六年,为孩子的六十年、民族的六百年负责”的思想,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同时在美术档案夹的实施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和交流,从过去只考虑学生发展的模式,转向学生发展、班级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四维发展模式。

重视学生参与,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是当前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美术档案夹的一个重要特点与要求。小班化在教学规模上与大班相比处在劣势地位,如果在美术档案夹的应用过程中依然要求整齐划一、统一要求,那么效益低将是阻碍其发展的致命障碍。因此,在小班化背景下使用美术档案夹,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同时,要构建多维的、活泼的、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对学习负责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使美术档案夹真正成为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载体,成为记录学生童年原味的平台,让他们感受成长的快乐。当学生们通过美术档案夹,回头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回味自己童年的梦想时,他们感受到的一定是春风拂面、绚丽多姿,透过那童言稚图,触摸到的必将是人生最初的原味。

上一篇:独立的孩子有出息 下一篇:心情不好时,怎样与孩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