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时间:2022-02-26 02:21:50

如何培养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摘要:关键词搜索是网络搜索索引主要方法之一,把它引用到我们地理学习当中,就是利用教师的双眼和大脑搜索出能够准确反映有关地理区域或地理事物突出特征的文字、数字、符号、图表或图形等有效的地理信息,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在平时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把握关键词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地理信息;提取和解读;例谈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53-1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方法”的内涵,包含地理思维方法、地理学习方法以及地理观察、实验、调查、计算等各种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等。准确把握关键词,图文结合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学生解决地理问题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进行了一些尝试。

案例一:在学习八年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节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文字性选择题:“乐乐的家乡地势平坦,一望无际,草原辽阔。从自然条件考虑,她的家乡最适合发展以下哪个部门A.渔业B.种植业C.林业D.畜牧业。”我在甲、乙两个平行班级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在甲班把题目展示给学生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直接作答,结果显示甲班33位同学中有28位同学能够正确选择发展畜牧业,约占总数的85%,其余5位同学信息提取不全,只注意到“地势平坦,一望无际”,忽略了“草原辽阔”错误的选择了发展种植业,约占总数的15%。在乙班展示题目的同时提出要求:认真读一读题干,找出并圈出能够反映该地特征的关键词,经过提示学生不难发现关键词“地势平坦”、“草原辽阔”,结果显示乙班34位学生中有33人能正确解答,约占总数的97%。乙班正确率明显高于甲班,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甲班同学在老师有意识的提醒下,能够相对较全面地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日常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多做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准确、全面把握关键词,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案例二:在学习我国众多的人口一节时,课堂反馈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右图为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统计图,回答问题:

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A.快速上升B.逐渐上升C.逐渐下降D.基本持平”。检测结果显示每班约有十人出现错误。错误原因分三类,第一类关键词提取错误,把人口增幅理解成总人口的增长,只看柱状图,无视下方图例中增幅线条;错选了B逐渐上升,第二类读图不仔细,认为图中增幅线条变化不大,错选了D基本持平;第三类只看文字,无视图的存在,仅凭感觉错选了A快速上升。当部分学生出现了以上这几种情况时,我们教师要因人而异加强指导和训练,做到把题干中的关键词和图中的文字、符号等有效信息相结合,正确解答地理问题。

反思一:加强审题,把握关键词是关键

要解题,第一道关口就是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入口,审题是解答题目的“钥匙”,是对问题的最初感知和初步定向。教师必须首先持有这把钥匙,才能有效提升解题能力。因此,加强审题,把握关键词的训练是进行解题训练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本人觉得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注意审题与解题时间的分配。学生重解题轻审题的现象比较普遍,往往匆匆浏览题目后便下笔解答,结果常常“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因此,在解答地理问题时应留出一定的时间审清题目,明确题干要求和考察意图。

2.注意结合相关学科审题。地理试题信息主要由文字信息、地图信息和图表信息等构成,它们分别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数理常识。可见,语文、数学等学科的相关能力在地理试题审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加强一定的训练。

3.把握关键词,标出适当标记。为了帮助审题,防止信息遗漏,建议学生养成在审题时将关键信息标记上重点符号的习惯,如打圈、标着重号等,可以提高审题的准确率。

反思二:图文结合,加强读图指导与训练是必然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显著特色,图文结合,加强读图指导与训练是必然,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更是地理中考的能力要求,也是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手段,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地图表象,做到图文结合、图文转换,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长期不懈的正确训练。选择一种恰当的读图、用图步骤,加强对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循序渐进地培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常用步骤:第一步:读地图名称或图表标题,明确地图表示内容和所属,切不可张冠李戴,这是读图的前提。第二步:读图例、注记,弄清图例、注记的含义,这是指导学生看图的基础。第三步:精读图表内容,看时要细,要详,要结合图表标题提取有效的信息,培养筛选判断能力。第四步:表述地图,运用提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综合,当众表达自己的读图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素质。

总之,学生把握关键词、图文结合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教会学生学会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注意授之以“渔”,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图文结合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不仅对解决地理问题有益,而且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

上一篇:运用表现性学习理念设计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 下一篇:巧设问题链,构建知识链,激活物理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