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时间:2022-02-25 06:24:59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像学特点以及与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实验组,54例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设为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影像学的检查结果和发生脑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发生部位。结果实验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35.19%)、脑干梗死发生率(31.48%)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4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14.81%)、脑干梗死发生率(11.11%)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属于心血管疾病中致残和死亡的发生率最为突出的,已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进展性缺血性卒中主要是指在发病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不十分严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加重,进一步增加了患者临床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引发缺血性卒进展的发生因素在临床上十分多见,其中最引人注意和值得深入研究的是脑动脉狭窄。为了进一步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进行研究,我院特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同期选取非进展性患者进行对比,同时也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脑动脉狭窄的发生与其之间的关联,现将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54例为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6.00±15.69)岁;合并高血压35例,合并糖尿病40例,合并冠心病29例。54例为非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7.00±14.78)岁;合并高血压33例,合并糖尿病38例,合并冠心病26例。入选诊断标准:(1)年龄>18岁;(2)经过临床诊断,两组患者分别确诊为进展性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在4~25分;(3)CT扫描未见颅内出血;(4)发病时间

1.2诊断方法

DSA检查步骤如下。

术前准备:了解患者的病况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项目检查,依据CT、MRI等检查确定病变部位,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向患者讲诉有关手术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禁止术前食用食物,保留导尿管等,术前准备好器械和药物。

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调整头部处于适宜位置,固定患者的上肢,将两腿向外展开,将监护导联进行连接;在双侧腹股沟区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在穿刺点周围以中心但向周围不断扩大进行消毒;取4块手术巾,记为A巾、B巾、c巾、D巾,A巾放置在脐部到会阴之间,B巾与A巾垂直放置在穿刺点的正上方,c巾和D巾放置在A巾和B巾穿刺点左右角度为90度的一般;将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等医用仪器要使用无菌套套好;使用肝素盐水对使用器械进行浸泡,连接冲洗管、Y型阀和三通;抽吸利多卡因和造影剂,然后进行穿刺置鞘,先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穿刺点确定后进行局部麻醉,再进行股动脉穿刺,将动脉鞘缓缓放入同时抽出导丝,使用肝素盐水进行来回抽拉,接着进行持续冲洗。然后分别在不同的动脉部位进行造影,如主动脉弓、双侧颈、颈内、锁骨下等,仔细观察血管组织结构的异常情况。

1.3观察指标

影响学检查结果主要包括分水岭梗死,额、颞、顶叶梗死,基底节区梗死,脑干梗死,小脑梗死。脑动脉狭窄发生部位有大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或闭塞、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或闭塞、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椎基底动脉狭窄。

脑动脉狭窄确诊标准1一最狭窄处半径的2倍的绝对值占狭窄远端动脉半径的2倍的百分比为狭窄率。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小于50%为狭窄轻度,在50%~69%之间为狭窄中度,在70%~99%之间为狭窄重度,完全闭塞则说明狭窄程度为100%。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影像学的检查结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脑干梗死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发生脑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发生部位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脑动脉狭窄、大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以及溃疡性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脑血管造影结果见图1~4。

3讨论

进展性脑卒中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其发病的原因与机制在临床上仍然备受争议,在临床上给予常规的溶栓治疗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控制患者的病况,但患者的病情仍不断进展。一旦患者病况不受控制,其病变部位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甚至不断扩大范围,会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该病的病因十分复杂且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的危险因素是高血糖、糖尿病、病毒感染、血压过高或过低等。目前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检验手段呈多样性,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为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和分析影响其进展的危险因素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脑动脉狭窄的发生对于诱发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已成为现在临床医学的研究重点。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基底节区梗死、脑干梗死和分水岭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进展性卒中患者应在早期尽快给予DSA检查,可以早期对于血管狭窄或溃疡型斑块进行早期诊断并进行相关治疗,可以提高对于进展性卒中的进一步控制。

上一篇:人工智能与印刷合体的畅想曲 下一篇:立法“盘活”乡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