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七味之米

时间:2022-02-24 08:19:25

乡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似乎比较陌生。虽然我们经历过上山下乡,但随着时间的磨砺,也渐渐地把那种似乎可以称之为乡愁的感觉淡漠了。

我虽还未退休,可年龄相当的女同学、女荒友们都已经退休一段时间了,自然聚会越来越频繁。话题除了日常的琐碎客套之外,更多的还是对于儿时(少年、青年)的追忆。慢慢地,就像打开了一本尘封的诗集,润物细无声。而乡愁,就像书中文字的墨香,也浸染上自己的胸口心头。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从记忆源头驶来的那条船上的一叶陈帆,渗透着故乡的气息;乡愁是夹在儿时课本中的一片枫叶,虽然色彩渐褪,可清晰的叶脉却溶解着多彩的无猜童真;乡愁虽然不是甜咸苦辣的味觉极端,可它好比几滴香醋,使你本来紧绷的生活增添了些许亲和、几缕温馨。而乡愁对于我,可能不像林海音、龙应台那么细腻缜密、柔情万种,我对于乡愁的界定,就是我儿时的东板桥,以及对我有异样感受的那个特别普通的粮店。

东板桥一条街,从东板桥北口数起,西边这溜儿:菜站(中转级批发站)、饭馆、酒铺、羊肉铺,然后是副食合作社,那时叫13店。然后是菜铺,接着就是北京卫戍区司令罗舜初家。东边这溜儿:剃头棚龚家、粮店、回民小吃白家、车马店,又是一个小杂货铺。再过了织染局胡同口,又一个剃头摊老杨家,然后就是北京的肉食品加工厂。这么密集的商业设施,在50年代就这么个规模,可见东板桥的人气。

我要说的粮店就设在东板桥这条小街的东北角。一个居民区,总有一个粮店。在上个世纪,粮店是和副食店、菜店、烟酒店分开的,这很正常。可为什么偏要说起粮店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打我记事起,或者说我能够打酱油的时候起,买副食、买粮食的事情就由我――这个家里的小男子汉担当了。从每次买5斤分量的单一的棒子面、标准粉,到品种的增加,分量的加重。每次将近半月吃食的购买,都是我来操办。

其实,这对于当时那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正常中蕴含着特殊,因为买一次粮食总得花掉几块钱,可谓一大笔支出。所以有时候,管家的母亲总会留出毛八七的余份,作为母爱的恩赐。而这些钱,对我就是“大钱”了。所以,每月我总惦记着,又该买粮食了。

另一个更本质的原因,我的父亲也在粮店工作,但一直是在北京的远郊。原来在石景山,“”期间调到丰台。据母亲讲,因为早间家里靠父亲的工资买吃食,所以我的大姐每每哭的时候,母亲就哄她:MEN,火车来了,爸爸回来了。所以,我大姐的小名就叫MEN。在我有记忆的日子里,父亲从来没有完整地休息过法定假日,而每周的星期一晚上,他才赶回家来,休息到星期二下午,就又走了。每到星期一时,母亲总会留下一些钱,让我到东板桥的小酒铺打上二两酒,买一些酒菜来。因为时间总是错开,平时我很难和父亲呆上一整天,所以当时对于父亲只是一种理性大于感情的概念。

因为父亲也是在粮店工作,我为了了解父亲,对我所接触的这个粮店格外注意了起来。后来,学校组织作文比赛――“我的(母亲,父亲)”,我就开始认真观察起父亲来。

可以说,父亲没有什么爱好,平常也不多说话,只有我哥哥偶尔和他谈起篮球的时候,眉飞色舞。说到杨伯镛、钱澄海,如数家珍,三步上篮,联防盯人,绝对是行家老手。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是部级的二级篮球裁判(业余的不评一级裁判)。平时他到家,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事,只是在不停地抄写一些东西。我曾经偷偷地看过,原来是各种粮食品种,各种粮食分量购买时的不同组合。当时,商业提倡学习张秉贵“一把抓”(不是后来谣传的“一团火”),而粮食系统就搞“一口清”。父亲异常地认真,到家后不是抄写,就是默诵,好像他回家除了到烟袋斜街鑫园浴池洗个澡,就剩下这么一件事了。我当时看着觉着很好笑,给我唯一的感觉就是,父亲的钢笔字比我们学校教书法的老师写得还要好很多。现在想起来,无非父亲还真是把这种能够写得出留得住的字,作为一种硬笔书法修身养性了呢。

当我把这件事写到我的作文里的时候,在学校里得了第一名,但是事后老师跟我说:“你说的一口清,描写你父亲‘爱岗敬业’很生动,但是东板桥的粮店怎么就没有这种事呢?”为此我不服,我特意到东板桥的粮店去观察,这里的确和郊区粮店不太一样。售货员更宽泛一些,买什么用算盘一扒拉,也慢不了半分钟,差不了半分钱。所以,我就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感到了诧异。

因为如此,再加上我每月总去买粮食,所以对于当时粮食的一些事情了解得比较清楚。有时,为了和父亲搭话,便开始问各种各样跟粮食有关的话题――什么叫好米?什么叫籼米?什么叫碎米?什么时候我的粮食标准该长了?为什么北京没有半两粮票……只有这样的话题,父亲才可能给我说出几句完整的话来。通过观察父亲和我见到的粮店售货员,当时的我暗暗发誓:这辈子绝不当又脏又累、和家人没有感情交流的“卖粮食的”。

后来,长大上山下乡,与粮食最直接相关的就是全国粮票。当时,按每个人一个月的定量换全国粮票,在报上临时户口的原则之下,转化成当地粮票的同时,还可以含有半斤油票。那个时候,北大荒只有麦子(白面),所以有时候从家里带来几斤好米,几个同学晚上偷偷地围坐在火炕上,几乎不就任何蔬菜,只细品大米的清香。除了怀念家人,更体味到了家乡带来的大米饱含着的深情厚意。

等我返乡回城,父亲退休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老人家乘鹤西去。在整理旧物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份写得工工整整的检查材料。(这份检查,我至今珍藏着。)看过之后,原来母亲和我聊起的一些关于父亲的零散事情,一下串联了起来。而对于母亲说父亲是一个老实人,一个“绝不给家里惹事”的人,我才有了真正的理解。

我的爷爷是商震的一个军官,抗战之后退役赋闲。父亲是长房老大,备受宠爱,后来考取的是辅仁大学财会专业。解放后,作为留用人员进入了粮店系统。因为出身的关系,只能是最低级的普通营业员。毕竟学历在身,所以在那个小粮店里,工资是最高的。这必然引发各种问题,但父亲知道自己出身的症结,所以直到临退休的时候才涨了一次工资。粮店的工作无非两种,一是收款开票,一是柜台售粮。父亲可以称得上专业知识分子了,但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别人开票总有差漏,而父亲收款一清二楚。一来二去,父亲就基本是干收款开票了(非体力劳动)。虽然还是有人不时地找茬闹事,但父亲从来都不争,服从安排,放眼常宜,有容乃大。据我推想,当时的父亲为了维持家庭,忍辱负重,用自己的忍耐换得一家的平安无事。说起来简单容易,可人要是大半辈子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换作我肯定受不了。而正是因为父亲对于家庭的大爱,使得我家在“”的时候没有让人抓到把柄。面对这一沓材料,我流泪了――这才是真正的父亲,这才是真正的爱。

近几年,我总去拍胡同,也经常去东板桥,除了到东吉祥胡同我家的旧址去看一看之外,必定要走到东板桥的街口,总想看看那个粮店还在不在。其实,粮店是最早拆没的,但是我每每站在雪泥鸿爪犹存的废墟砖石之前时,晃动着的不仅是那个记忆犹存的粮店,更仿佛又见到了我的父亲――他那平和包容的伟岸心胸,他那知足常乐的只言片语。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要从心底说,男人,我的父亲!

上一篇:丢不起那人买得起那车, 下一篇:晨光夕照老鸹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