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SWOT分析

时间:2022-02-24 01:24:08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SWOT分析

摘要:

公允价值计量是现代会计计量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的结果。合理与科学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能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得到更加客观的反映,能有效地增强企业的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信息质量,提升企业的资产价值。通过SWOT分析法,深入剖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和劣势、威胁和机遇,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公允价值计量。

关键词:

SWOT分析;公允价值;历史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15302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变化,按历史成本反映的企业经济资源的账面价值己经严重偏离了其市场价值,影响了社会相关经济决策者的正确决策。在这种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剖析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威胁(opportunities)和机遇(threats),能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公允价值计量。

1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优势———S(strengths)

在众多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计量之所以得到会计界和金融界的大力推崇,主要在于其自身独有的一些比较优势。

(1)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公允性优势。基础性质的公平交易、提供信息的公正性和信息使用者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公认性均体现了公允价值的公允性。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为基础,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自愿形成的价格,不受时间和计量主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纵向的时间维度和横向的空间维度内均具有可比性,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更加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及偿债能力,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

(2)公允价值计量具有现时性优势。公允价值计量在时间上是动态变化的,其现时性决定了它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计量能及时地反映企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化,是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当前的市场情况为基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计量的结果。比如,对于各种金融及其衍生产品来说,它们的价值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用公允价值计量比历史成本计量更加可靠。而对于资产负债而言,公允价值的运用也没有否定历史成本:在初始计量时,历史成本等于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是公允的;在后续计量或重新计量时,历史成本不再等于公允价值;未来市价或未来成本的时间基础则要通过折现的方式,将未来某一时点与公允价值置于同一时间基础之上进行计量。

(3)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估计性优势。公允价值是建立在交易双方达成一致共识的基础上,它的确定不在于其交易业务是否真实发生,而在于双方的一致同意,既可以建立在实际交易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在假想交易的基础上。如果公允价值是在假想交易基础上的或虽然在实际的交易中但不确定的情况下,那么其交易价格就是根据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采用某种估价技术估计得出的。因此,公允价值最适合于对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计量,尤其是期货、期权、远期合约、互换以及票据等发行便利的衍生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的交易和事项可能并未实际发生,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亦未履行,不产生历史成本,传统会计计量模式失效,只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4)公允价值计量具有相关性优势。会计核算的相关性原则是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应当满足各类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求,使其通过财务报表及附表和披露就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判断。相对于只存在于过去一个时点的历史成本而言,公允价值计量改变了过去轻资产负债表、重利润表的观念,能够较好的披露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价值和所获得的现金流量,从而更确切的凸现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5)公允价值计量具有更科学的配比原则。目前,企业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企业成本费用却按历史成本计量,收入与成本费用间的差额——利润则由“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各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两部分组成。企业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核算利润时,往往会忽视收入、成本和费用等计量的不配比,即对利润的这两部分不加区分,使得最终计算出的收益缺乏准确性,出现收益超分配、虚盈实亏等现象。如果企业按“公允价值计量”计算收益和成本费用,收益是现时收入与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克服了“历史成本计量”的配比缺陷,既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公允价值计量的劣势———W(weaknesses)

没有任何一种计量属性能够完美地计量一切会计要素,公允价值计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相对于其他计量属性而言,其存在以下能力上的限制或缺陷。

(1)公允价值计量的“非公允性”。公允价值计量难以实现事实上的“公允性”,它是一个模糊性的计量概念,在财务报表中提供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公允价值计量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它要求交易双方充分了解市场情况,任何商品都有可以公开查阅的市场价格并据此确定交易价格,但是现实中几乎没有真正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2)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在公允价值计量的估计性方面,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或不存在相似的资产出售和负债的转移(或清偿)等可供观察的输入参数时,人们在计量公允价值时就会存在较大的主观判断而出现偏差。在公允价值估价技术方面,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和负债)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需要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量。但是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这就提高了运用现值计量估计公允价值的复杂性和实际操作的难度。

(3)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成本大。首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动态计量属性,要求会计和审计人员必须在每一个会计期间都要考察企业资产各类会计信息、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计量,取得公允价值信息的工作量的增大、信息获取成本增大。其次,如果企业会计人员不能取得准确的公允价值,就要聘请独立的评估机构对企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会计人员依据评估值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这样就增加了企业评估费用和工作量,增加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

(4)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财务报表的波动性。一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企业资产价值变动被计入损益,导致企业经营业绩波动。比如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产、合并项目等可能在短期会造成财务报表某些项目的频繁且幅度较大的波动,增加企业经营业绩的不稳定性(忽高忽低),给投资者留下企业经营不稳定的印象,甚至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尤其是那些不了解公允价值报表的使用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惑、做出错误的决策。

3公允价值计量的机遇———O(opportunities)

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成功推广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将给公允价值计量的推广带来机遇。

(1)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要求统一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准则制定机构逐渐将公允价值引入金融工具的计量实务,并且逐步扩展到其他资产和负债的后续计量中,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的趋势日益明显,公允价值计量已成为统一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的必然选择。

(2)现代动态经济环境要求更合理的相关性会计计量模式。在传统静态经济环境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可以较准确地确定企业产出中的保值和增值部分。而在现代动态经济环境中,企业所代表和拥有的是一种生产能力或创造未来有利现金流量的能力,社会需要一种最相关的会计计量,而公允价值计量恰能适应这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可以取代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

(3)报表使用者要求财务报表信息完整及时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表最初是报告管理当局对企业资源的受托责任,公允价值变化所导致的未实现损益不能反映管理层的业绩,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在控制范围之外的事项,从而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现代动态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人员有责任把现行价值或者公允价值体现在财务报表中,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得出财务报告,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内在的财务状况,降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决策价值度,以利于投资者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4公允价值计量的威胁———T(threats)

新事物的推出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和推广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1)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可靠性取决于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如果市价是在一个活跃的、流动的和健全的市场中形成的,那么它就为公允市价提供了最好的依据。如果市场环境不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结构,就会缺乏公平价格机制,资源价格就不能反映市场的公允性。对于绝大多数资产和负债而言,现有的市场机制并不健全,市场信息不能充分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其公允价值难以确定。

(2)会计计量技术决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价值大于实用价值。目前,公允价值的运用不仅缺乏成熟的现值计量理论和公允价值应用理论的指导,还缺乏公允价值衡量标准的统一规范,加上会计制度在公允价值的确定方面不详细、不具体,造成公允价值的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方面,公允价值的确定往往依赖于会计、评估人员的大量假设和职业判断,而这些人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技术方法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公允价值的评估参数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的评估机构、同一评估机构的不同评估师对同一资产的估价差距可能会很大,大大降低了资产公允价值的准确性。

(3)会计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程度。公允价值的计量有多种选择,而有选择就不可避免地要受人的因素所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正确使用,必须聘用一批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高素质的会计人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系统学习公允价值计量,掌握公允价值评估技术、方法和相应数据库的运用。

(4)公允价值计量的违法滥用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由于现有会计法规上的漏洞,公允价值会被人为地高估或低估,从而成为某些企业(人)利润操纵的工具,以达到其不法目的。企业的经营者比所有者在获取信息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可以在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易中利用公允价值伪造会计信息、润饰财务报表,人为低估资产公允价值以创造重组利润,借助公允价值操纵利润、降低资产负责率等。

综上所述,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可以采用SWOT战略。SO战略———利用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遇:提高自身会计信息质量,积极跟踪国际公允价值研究和最新动态,借鉴其成熟经验。WO战略———利用外部机遇减少内部劣势:提高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降低公允价值信息获取的成本,完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ST战略———利用内部优势减轻外部威胁:充分利用审计、评估等中介机构和专家以强化企业外部监管,加强内部会计实务监管,加大会计实务违规操作的惩罚力度。WT战略———克服内部劣势避免外部威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公允价值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制定适合自身的公允价值计量细则规范。

参考文献

[1]倪娟.公允价值应用的SWOT研究[J].财会通讯,2011,(10).

[2]雷成娟.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生产力研究,2008,(12).

[3]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研究[J].财会月刊,2006,(10).

上一篇:安徽民营中小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策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