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2-24 05:10:08

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班为特征,是一种获得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皮肤色素脱失症,是影响美容的常见皮肤病。易诊断,治疗难。其病因不明,疗效欠佳。我科以前主要用中药治疗,疗程长,见效慢。笔者于2009年9月开始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结合中药治疗,并分别与单用中药和单用NB-UVB治疗进行了分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来自我科门诊2007年7月~2012年7月的白癜风患者。共162例(男85例,女77例),年龄9~68岁,平均21.9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6.7年。根据文献标准分型[1]:散在型67例,局限型58例,肢端型16例,泛发型14例,节段型7例,进展期患者69例,稳定期患者93例。入选标准:无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无白内障、青光眼病史;无光敏性疾病史;非孕妇及哺乳期患者;近一个月内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其他系统用药及光感药物治疗,也未接受紫外线治疗。按病程及受损部位,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分为3组,并且在性别、年龄、皮损情况及病程上无差异,有可比性。患者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订同意书,服从医嘱。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全部口服中药,方剂组成:白蒺藜250g、旱莲草120g、何首乌120g、丹篸60g、白芷60g、姜黄60g、补骨脂60g、甘草30g。研末加工成水飞丸,12岁以下患者每次服6g,12岁及以上服9g,2次/天。同时配合NB-UVB光疗,照光方法:使用(上海西格玛公司生产的SS-03B311nm)窄谱光疗仪,照射间距为10~20cm,每周照射2次,首次剂量为0.2J/cm2,以后每次照射增加0.01J/cm2,至最小红斑量维持,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1:只服中药,不做光疗。对照组2:只做光疗,不服中药。3组均外用复方卡力孜然酊和卤米松软膏。做NB-UVB照射治疗时,患者戴紫外线防护眼镜,注意遮盖男性生殖器部位。

1.3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标准:痊愈为白班全部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显效为白斑部分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皮损面积的50%~90%;有效为白斑部分消退或缩小,恢复正常肤色的面积占皮损面积的10%~49%;无效为白斑无变化,或色素再生或范围扩大。痊愈和显效例数的百分比合计为显效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在照射6~8次后,即45~60天时间,大部分于白斑区出现色素岛,疗程结束后痊愈18例,显效26例,有效12例,显效率78.5%;服用中药组出现色素岛在2个月以后,有部分白斑出现色素岛,数量少,疗程结束后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2例,显效率37%;NB-UVB组出现色素岛在照射后6~8次,出现色素岛的数量少于治疗组,疗程结束后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显效率57.1%。3组进行χ2检验,P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5例出现疼痛性红斑,停止照射1周后恢复;服用中药组有3例出现胃脘部不适,嘱其减少服药量后消失;NB-UVB组有4例出现疼痛性红斑,停止照射1周后恢复。

3 讨论

白癜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皮肤色素脱失性疾病。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主要是具有遗传素质的个体在多种内外因素的激发下,出现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及内分泌代谢、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生化异常等多方面功能紊乱,导致皮肤和毛囊的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系统功能减退、丧失而引起[2]使患处色素脱失。特别是发生在面部等暴露部位时,影响外观,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顽固难治,方法多样,但大多不能令人满意。NB-UVB是目前治疗白癜风的主要方法之一[3],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免疫调节作用,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皮肤局部淋巴细胞数量[3];NB-UVB照射通过刺激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内皮素-1、IL-1、白三烯等细胞因子诱导毛囊外毛根鞘黑素细胞增殖,产生黑素并移动到白斑区,可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刺激黑素合成;可促使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白三烯等刺激毛囊外根鞘多巴胺阴性的无色素细胞增殖,产生色素并移行到色素脱失部位致色素恢复;大剂量的NB-UVB照射可介导黑素细胞凋亡,具有黑素细胞毒性,还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不利于黑素细胞增殖及合成黑色素功能的恢复。NB-UVB在治疗白癜风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期应用有增加光老化和致癌风险,目前有研究报道[4]:NB-UVB治疗到一定次数后疗效进入平台期,此期出现后增加NB-UVB剂量,不会提高疗效。

中医认为,白癜风的病因多为患者素体虚弱,风湿外侵、气血失和、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血热加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濡养皮肤而发生白斑。中药方中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主要成分含莿蒺藜苷、紫云英苷、山奈素以及少量的挥发油[5]。现代研究发现[3],其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具有混合性激活作用,说明它既能促进底物与酪氨酸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促进黑素产生,又能提高酶的活性;旱莲草、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白芷、姜黄芳香通窍,散风除湿;丹参活血祛瘀,除烦安神;补骨脂补肾助阳,温脾止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所含的香豆精类具有光敏作用,受到日光和紫外线照射,所照部位色素增加,白芷中所含的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亦有相同作用;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和药性。全方共奏补益肝肾,活血祛风,清热除湿之功。

综上所述,内服中药加NB-UVB照射较单一治疗疗效明显提高,克服单用NB-UVB照射出现的平台期,及单服中药见效慢,用时长。将中药和NB-UVB结合应用,能取长补短,起到优势互补,增强疗效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广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白癜风的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64-65.

[2]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650.

[3]茅於彤,朱晓芳,王琴.卤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4):615-616.

[4]郑其乐,任丽珠.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次数和剂量对白癜风患者疗效的影响[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35-37.

[5]涂彩霞,任凤,林熙然.47种中药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及酶动力学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6):456-458.

[收稿日期]2011-09-25 [修回日期]2012-11-27

上一篇:口服胶原蛋白水解产物对皮肤的作用 下一篇:人情练达即文章以茶为礼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