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休闲活动特征的研究

时间:2022-02-23 05:56:06

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休闲活动特征的研究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校在校本科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状况调查。研究普通高校普通大学生群体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的特征。主要结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且具有多元化特征;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学生比较缺乏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兴趣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转移;余暇时间比较充裕但是善度余暇的能力不高;休闲活动中体育锻炼所占的比例较低;学习方面的因素是影响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的主要客观原因。

关键词:体育锻炼;休闲活动;普通大学生;特征;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7-0106-05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Leisure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Sheng-chao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Abstract: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and leisure activities was made by the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 statistic method,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 and leisure activitie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purposes of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xercise are distinct and multiple. Most studentsare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daily life. Students have plenty of spare timebut make less good use of it. The proportion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leisure activities is low. Study is the major objective factor that affecting physical exercise and leisure activities.

Key words: physical exercise; leisure activities; college students; characteristic; factors

投稿日期:2010-12-30

作者简介:王胜超,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自2009年10月至11月对我国部分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健康与体育锻炼情况的专题调查,目的是掌握当代大学生健康与体育锻炼状况,以及进行体育锻炼和休闲活动的特征。旨在通过本次调查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体育锻炼行为和余暇时间休闲活动的情况,获得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在我校更好的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我校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增进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参考信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选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陕西(西安工程大学)山东(山东大学)、辽宁(沈阳建筑大学)、吉林(东北师范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广东(广州大学)、河南(河南工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湖南大学)、黑龙江(哈尔滨理工大学)四川(西南政法大学)、江苏(苏州大学)、福建(集美大学)等13个省市的15所大学2006级至2009级在校本科生528人。其中,按性别分类,男生占31.2%,女生占68.8%;按年级分类,2006级人数占18.9%,2007级人数占24.8%,2008人数级占28.5%,2009级人数占27.8%;按专业分类,文科专业人数占38.6%,理工科专业人数占40.2%,艺术类专业人数占22.2%(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性别、所在年级及所学专业构成

人数/人165363528100131150147528204212112528比例/%31.268.810018.924.828.527.810038.640.222.2100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发出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50份,问卷回收率91.67%;在收回的550份问卷之中,有效问卷528份,回收有效率96%。

问卷是在借鉴前人研究结果和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经过试调查后设计而成的,问卷中的分量表及总量表经过SPSS信度分析后,信度值科隆巴赫(Cronbach) a系数均在0.80以上,符合问卷设计的要求。本研究中通过对15位专家的咨询,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并采用内容效度比指标进行衡量。CVR的计算公式是:CVR(ne-)/其中,ne为持肯定评判意见的人数,N 为评判者总人数。经过咨询,问卷的内容结构评价CVR0.8,结构设计评价CVR0.72。而一般认为CVR在0.7以上就属于高效度,可见指标体系内容和结构效度较好。

1.2.2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数据采用交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统计结果进行的独立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与列联系数检验及定序回归。全部数据的统计由SPSS统计软件包完成。

1.2.3 献资料法 收集、查阅国内外有关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分析

2.1.1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明确,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同时其目的指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分别指向消遣娱乐、减肥健美、社交和治疗疾病等多种目的,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需求

差异程度检验:*为差异显著,**为差异非常显著,/为没有差异。

以增强体质作为体育锻炼的首选目的,一方面反映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是清楚一致的,另一方面是学校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体现,显示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与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趋于一致的。消遣娱乐排在体育锻炼目的的第二位,显示出对体育本质属性的一种认同与回归。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组别之间既有一致又有差异,以增强体质、消遣娱乐、社交、参加比赛、治疗疾病作为目的而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百分比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不同组别之中对这几项目的认同率趋于一致。在男女组之间比较,以减肥健美为体育锻炼目的者,其中女生为60.6%,男生为20.7%,女生高于男生39.9个百分点,出现非常显著的差异(P

2.1.2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特征 通过对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和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结果统计发现,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9.9%,每次进行体育锻炼30 min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1.6%(表3,表4)。而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和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二者之和达到34.3%;甚至超过了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这组数据客观地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群体中有1/3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缺乏体育锻炼或完全停止了体育锻炼,有70%的调查对象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天数少于3 d,有近40%的调查对象每次锻炼少于30 min,这与阳光体育所要求的“85%以上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相距甚远,也必然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

表3 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统计

表4 大学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时间统计

2.1.3 大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的场所 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首选场所是校内的运动场,以高达78.8%比例排在第一位,比排在第二位的宿舍(或家中)39.7%比例高出近1倍(表5)。这也是实际的反映,学校运动场理应成为大学生的首选,选择宿舍(或家中)进行体育运动的大学生中,女生和一年级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女生为50.9%,一年级的大学生为51.2%,(二年级只有22.6%的大学生选择此项),在不同性别和年级组别中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与一年级刚入校需要适应环境和女生比较羞涩有关。免费运动场馆、空地、收费运动场馆进行体育运动分列第3、4、5位,其比例在15%~34%之间,相对女生而言,男生对于免费运动场馆和收费运动场馆这两个运动场所喜爱程度较高,特别是收费的运动场馆,在性别组差异性检验中达到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也客观的反映出男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更高,对于体育的投资力度要比女生更大。其他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所占比例不足10%。

表5 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

2.1.4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项目特征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各种球类运动以78.8%的比例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排在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内容的第一位(表6)。排在第二位是跑步,为38.1%。在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组别中大学生对这两项内容的认知情况相同,未见显著性差异。长走、健身操与舞蹈分列于第三位和第五位,这两个项目可算是女生的最爱,其喜爱程度大大超过男生,在性别组差异性检验中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游泳、登山和武术与气功虽然也是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项目,但受消费水平和项目本身普及度的影响其比例和排位顺序偏低。

2.1.5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方式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更喜欢选择与同学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在所有选项中占总比例的83.8%,排在第一位(表7)。个人单独锻炼的占总比例的38.4%,排在第二位。有11.6%的比例选择与家人一起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还有11.1% 的比例选择在专业教练指导下锻炼,有8.8%的比例选择在体育俱乐部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在性别、年级、专业各组别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这种锻炼方式的多种选择反映出被调查者把体育锻炼活动看作是集健身、休闲、娱乐和社交于一体综合行为,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个人的健身行为。

表6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内容统计

表7 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

2.1.6 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 对平均每月用于体育器材、体育服装和体育锻炼等方面消费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每月消费50元以上者占9.8%,每月消费20~50元之间者占31.3%,每月消费20元以下者24.3%。从这组数据反映出,参加体育锻炼已经不再被看作可有可无的事情,投资健康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并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有34.5%的人基本没有体育消费,这可能与中国人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以及家庭生活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2.2 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 将上述因素以外在客观因素与内在主观因素来区分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外在客观因素表示不受自身控制,内在主观因素则为自身主观因素。那么外在客观因素中学习忙没有时间占第一位,在内在主观因素中惰性大不愿意参加占第一位,相比之下客观因素的影响大于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前两项的认知在性别、年级、专业不同组别中无显著性差异。但场地因素对女生的影响要比对男生的影响程度大,对女生的影响程度高出男生14.9%,在卡方检验中具有显著的差异(表8)。

表8 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缺乏技术指导、没有兴趣、缺乏技术指导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比例在10~20%之间。其中缺乏技术指导在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的差异性检验中具有非常显著和显著的差异,在受到这一原因的影响程度中,女生大于男生,一年级的学生大于二年级的学生。担心他人讥笑、身体弱不宜参加和没有锻炼的必要是三个比较次要的因素,其影响程度的比例在10%以下,影响程度较低。

上文已经对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节对上述因素对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发生频率进行分析,探索哪些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最大。剔除不显著的因素,保留显著性因素使用spss软件对上文中的显著的自变量做定序回归(ordinal regression)将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运动次数作为因变量,并对因变量进行整合,将因变量调整为4级选项(每天、经常、偶尔、从不)以更有利于辨别哪类自变量显著[自变量为体育消费情况、活动内容、活动场所等(仅选自变量选项前三的答案进入模型)]。从表9来看模型拟合表来看,p值显著拒绝零假设,说明纳入方程的自变量可以很好的预测因变量,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9 全模型拟合

Link function: Logit.

P值分别为1和0.1807均大于0.05,说明模型拟合良好。表11的参数估计及相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在显著水平5%以下,对大学生体育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的有4个解释变量,详细结果见表8。

表10 模型拟合优度

1)体育活动目的的偏回归系数β1<0(当X10时,β1-1.086;当X11时,β1-0.416;当X12时,β1已被模型设定为0)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与体育锻炼目的属于较高级别的概率,简言之增强体质比减肥健美有更高的体育锻炼频率;消遣娱乐比减肥健美会导致更高的体育锻炼频率。可见,从体育锻炼的目的来看,大学生将增强体质作为体育锻炼的目的对体育锻炼的频率的影响更大。

2)体育活动内容的偏回归系数β2<0(当X20时,β2-0.536;当X21时,β2-0.313;当X22时,β2已被模型设定为0)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与体育锻炼内容属于较高级别的概率,球类运动比长走会导致更高的体育锻炼频率,跑步比长走也会导致更高的体育锻炼频率。

3)体育锻炼方式的偏回归系数β3<0(当X30时,β3-0.143;当X31时,β3-0.048;当X32时,β3已被模型设定为0)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率与体育锻炼方式属于较高级别的概率,在学校锻炼比与家人锻炼会产生更高的体育锻炼频率,单个人锻炼比与家人一起锻炼会产生更高的体育锻炼频率。

4)体育锻炼场所的偏回归系数β4<0(当X40时,β4-0.972;当X41时,β4-0.337;X42时,β4已被模型设定为0)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与体育锻炼场所属于较高级别的概率。表明在校内相对于在免费场地更能提高体育锻炼频率,在宿舍内相对于在免费场地更能提高体育锻炼频率。

5)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偏回归系数β5<0(当X50时,β5-0.003;当X51时,β5-0.031;当X52时,β5已被模型设定为0)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频率与体育锻炼因素属于较高级别的概率。表明惰性相对于场地因素对体育锻炼频率的干扰更大,学习忙相对于场地因素对体育锻炼的频率的影响比较大。

表11 模型回归系数估计

Link function: Logit.

3 大学生余暇时间和休闲活动方式的特征与分析

3.1 余暇时间休闲活动的方式和内容 目前普通大学生在余暇时间经常进行的主要休闲活动方式和内容的详细调查结果,见表12和表13。在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中,与朋友同学相聚是首选,其次是个人独处,进行体育锻炼排在第3位;在休闲活动内容的选择中,看电影、电视的比例最高,其次是阅读书报和电脑上网,进行体育锻炼排在第7位,其位置和所占的比例都是比较低的。在年级、性别、专业不同的组别进行的差异性检验中,在年级和性别组中显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女生非常显著性的低于男生,二者相差19.8个百分点,客观地反映出,男生相对于女生更热衷于体育锻炼,在未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男生起着排头兵的作用,而提高女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是一个重点工作。

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余暇时间主要是用来休息娱乐和学习,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多以静态活动为主,其所带来的直接副作用是造成大部分学生缺乏运动,易导致一些“亚健康现象出现。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较少,特别是女生,显示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其健康意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健康休闲内容和休闲方式其价值还未能被大学生完全认识到,客观地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对体育深层文化教育的触动不大,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对体育价值观的认知不够深刻,从而导致我们往往把体育教育的目标任务限于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技能技术的传授,割裂了与高校整体教育的本质联系。对大学生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因素的提高重视不够,忽视了大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还不能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对体育锻炼基本知识、健康知识、休闲指导及生活准备等内容要素的教育还较为匮乏。

表12 大学生度过余暇时间的方式

表13 大学生余暇时间的活动内容

3.2 影响余暇时间和休闲活动的因素 针对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比较缺乏这一状况做出的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多种因素中,学习忙没有时间为第一位,占69.7%。前文3.1.7已经叙述,此处不再赘述。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利于健康因素普遍存在,针对此问题做出的调查显示(表14)。缺乏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生活无规律,缺乏体育锻炼是排在前三位的三大主要因素,其影响程度在54.8~67.9%。

表14 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生活的规律性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针对造成“生活无规律” 这种不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主要原因进行的相关调查和进一步深入分析结果,见表15。在造成生活与作息时间无规律的原因中,属于个人生活习惯的占44.7%,居第1位,与第2位相差14.9%,差距比较大;因为学习生活无规律的占29.8%,居第2位;由于学业重经常熬夜的占26.5%,居第3位。经过对不同性别、年级和学习专业之间的大学生进行的差异程度检验发现,个人生活习惯和学习生活无规律两项原因在不同年级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性别和不同学习专业之间则趋于一致。受到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二年级为54.0%,一年级为37.7%,其影响程度二年级大于一年级;受到学习生活无规律的影响,一年级为35.1%,二年级为23.0%,其影响程度一年级大于二年级。这一结果可以认为是大学生实际生活的客观反映,一年级的大学生刚刚由高中进入大学,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比较陌生,需要有一段时间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因此感到学习和生活的规律性较差并受其影响比较强烈。而二年级的大学生经过一年大学的生活,已经熟悉并适应了大学的生活环境,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因此受到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比较强烈,但这也说明了一点,正是因为学习生活无规律和学业重经常熬夜,二者之和达到56.3%,使得大学生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来自学业方面的客观原因是影响普通大学生休闲活动内容和方式的主要因素。

表15 造成生活与作息时间无规律的原因

据本课题针对大学生睡眠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3%的大学生每天平均睡眠时间达到8 h以上,有22.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睡眠不足6 h,其余74.2%的大学生每天平均睡眠在7~8 h之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体育锻炼目的的指向具有多元化特征,消遣娱乐排在体育锻炼目的的第二位,显示出对体育本质属性的一种认同与回归。女生对减脂、健美的关注度大大高于男生。

2)在日常生活中有超过70%的普通大学生比较缺乏体育锻炼,其中30.5%的人只是偶尔参加锻炼,3.8%的人完全不参加体育锻炼。女性平均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低于男性,无论从锻炼的次数上还是从每次锻炼的时间上都与“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相差甚远。

3)大学生更多的选择与同学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客观地反映出体育锻炼不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健身行为,已成为一项集健身、社交、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在项目选择上各项球类运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健身操与舞蹈和长走最受女生欢迎。可以说是女生的长项。而校内的运动场是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首选场所,男生在体育场馆上的投资明显高于女生。投资健康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对健康的投资已在大学生的意识中形成,并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4)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诸多因素之中,学习忙没有时间在客观因素中占第一位,惰性大在主观因素中占第一位,客观因素的影响大于主观因素。女生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如缺乏体育锻炼场地和缺乏技术指导)的影响程度大于男性,因此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困难大于男性。

5)大学生余暇时间主要是用于朋友同学聚会、休息娱乐和学习,在休闲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之中,体育锻炼所处的位置比较低,所占的比例比较少,分别排在第三和第七位。

6)在影响参加体育锻炼和造成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缺乏规律的多种因素中,影响作用最大的是来自学习方面的客观因素,学习忙、学习生活无规律和学业重经常熬夜是主要原因。

4.2 建议 1)在全面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应从重视技能技术的传授和学习,转向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和提高,这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目标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上一篇:给你一个撒野的理由 下一篇:六省市重点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比较研...